鄧 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 (以下簡稱《語文標準》)中,強調對小學低年級的寫話要求是無需太過注重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一致性,應該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記錄下來,消除寫作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的狀態(tài)。然而,6—8歲這個階段的學生缺乏寫話的素材,生活經(jīng)驗貧乏,詞匯量少,使他們對寫話課缺乏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很多嘗試,總結了一些提高低年級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方法。
小學低年段的孩子不懂得任何寫作技巧,他們的寫話主要是毫無章法地記錄和表達。作為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堂這個平臺,向學生推廣和指導寫話。
《語文標準》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到: “讓學生樂于在寫話中多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毙W低年段的學生喜歡模仿,也善于模仿。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模仿課文的表達方式,多閱讀、多思考、多與別人溝通交談,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內心的心理感受。例如,人教版第二冊 《胖乎乎的小手》:
師: “這雙胖乎乎的小手還能做些什么?”
生1: “這雙小手還能幫爸爸倒茶?!?/p>
生2: “這雙小手可以幫爺爺遞報紙?!?/p>
師: “當你的小手幫助親人做事情的時候,小腦袋里會想些什么呢?”
生1: “當我?guī)蛬寢屖垥r,我會想著媽媽您辛苦了,多吃點再多吃點。”
生2: “爸爸回家滿頭大汗,我?guī)桶职诌f毛巾時,我會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順爸爸?!?/p>
……
師: “那我們寫一寫。今天,當我________時,我心里想________?!?/p>
對于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每天都充滿欣喜,比如每天的天氣,路上的變化,同學的新面孔,教師的著裝打扮,課室里發(fā)生的事情,操場上的所見,植物園里植物的生長,小昆蟲的活動,心情的起伏,對事物的感悟,學習上的啟發(fā),對喜愛課堂的回顧等等,這些都是寫話教學的好素材。因此,結合語文教材中詞匯、句子等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設計大量的一句話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
我在一年級的教學中建議學生寫 “一句話日記”,內容格式不限、自由發(fā)揮。比如:①今天很開心,我在課堂上被老師表揚了;②今天吳高樂給了我三只小蝸牛,我把它們放在富貴竹的葉子上了。
為了開闊學生視野并給予自信心,激起他們繼續(xù)寫話的欲望,我在課堂上或者課前五分鐘采取轟炸式的表揚或獎勵,向學生大量展示敘事完整、表達正確的日記句子,引導學生模仿、續(xù)寫;利用展示的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參照學習。同時多鼓勵學生如 “說話簡單明了,你有了很大的進步”、 “你的句子比起前天寫的通順多了”、 “你的想法很有意思,值得同學們學習”。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我會建議他們向 “三句話日記”過渡。如:①今天,我終于有了一張自己的床。它很漂亮,是白色的。下面是拖床,上面是木板床。我和毛毛一起擰了螺絲,真好玩。②今天下午輪到我去廣播室讀古詩。我把昨天準備好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第一首是 《飲酒》,第二首是 《歸田園居》,兩首都是陶淵明寫的。能和同學們一起分享,我心里格外高興。
看圖寫話是小學寫話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但低年段的學生語言水平不高,個體知識儲備不豐富,對于 “圖”的表達能力薄弱,觀察事物隨意,缺乏正確地方法和順序,很多情況是看得明白,寫不出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 “標號法”來幫助學生從直觀形象的畫面過渡到抽象邏輯的文字中去。
“標號法”是把形象直觀的圖畫中的主要元素抽象成簡單文字的一種學習方法。它能幫助學生理解、理清事物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啟動想象的大門,并為文字表述的條理化提供基礎。
例如根據(jù)圖1的教學可以如下。
圖1
師:你看到這幅圖是第一感覺是什么?
生1:這是很美麗的風景。
生2:這幅圖好像我去江西老家看到的湖景。
……
師:請問你在圖畫里看到了什么?
生1:有一座拱橋。
生2:有三只小鴨子在游泳,真可愛!
……
(此時學生們踴躍發(fā)言,但是答案較為分散。)
師:同學們都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景物。我們按從下到上的順序把它們標出來吧。 (強調觀察的順序,在投影上和學生一起標序號,如圖2)。
在學生標上序號的同時,引出以下內容:①荷花盛開說明是夏天;②鴨子游泳說明是天氣暖和,環(huán)境靜謐;③一座拱橋說明是人工景物;④艷陽高照說明時間是白天;⑤小鳥高飛說明是晴空萬里;⑥樹木茂盛說明時間是夏天;⑦遠方有塔說明地點是景區(qū);⑧游人游船說明地點是景區(qū);⑨我可以是其中一個游覽者。
通過這樣的標示,學生就不難發(fā)現(xiàn)此圖描繪的是初夏,在一個美麗的公園或景區(qū)里,湖面水平如鏡,到處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氣息。圖畫的中心主題躍然于紙上,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帶出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以及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的寫作知識。
在寫話教學中,還有的學生雖然看懂了圖中大意,但寫話內容單一、不夠豐富、語病較多,
此時教師可以通過 “標號法”幫學生理清思路。例如《過河》 (圖3)的用看圖寫話。
圖3
一位學生寫道:小兔和小猴看到對岸有一棵小樹它們就想辦法可是怎么也想不到。它們就一起說起來,后來它們想到了一個辦法用木頭當船。它們高高興興就過了河對岸。
面對如此 “大作”,很是頭疼!但是用 “標號法”可以醫(yī)其 “病”。
我先是邀請該生一起在原圖上寫下標注 (圖4)。
然后,每一幅圖都用一句話概括:①小兔和小猴子發(fā)現(xiàn)河對岸有一棵桃樹。②它們一起想辦法過河。③想到了!它們搬來一截大木樁當做船。④小兔和小猴一前一后坐上木樁順利到達對岸去摘桃子啦!
圖4
最后和該學生一起展開想象,加上主角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連成一個精彩的故事。這個 “修改”的過程簡短輕快地醫(yī)好了之前的 “病”。比起滿頭大汗地修改原文,此法高效很多。同時也能夠推廣到常規(guī)課堂上。
看圖寫話最終的目的是 “寫話”,要寫完整、寫具體,教師必須清晰地引導思路, “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要做什么”,步步為營架設學生思路的階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串編內容,實現(xiàn)從看到寫的完美結合。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課程活動的趣味性、教師態(tài)度的親切和藹是他學習的主要動力,所以在第一學段的寫話評價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保護學生的寫話興趣,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在對學生的評語中要做到以下三點:①在批語中能明確寫話的方向或努力的方向,能改正不足之處;②懂得要修改和補充。教師要對學生的語言規(guī)范嚴格把關,不正確的書寫一定要及時糾正過來;③教師要強化學生正面的道德思想以及評判,最好能同時學習品味文字的魅力,陶冶性情。
①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組織編寫.《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版)解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②潘天正編著.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原理 〔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