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核心價值觀;核心競爭力;知識服務;提升
摘要:從價值體系視域研究公共圖書館知識服務功能的提升,對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綜合功能、提升讀者滿意度、保持競爭優(yōu)勢和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戰(zhàn)略目標等都具有顯著意義。公共圖書館通過不斷加強和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觀,著力于“知識管理、知識教育、知識服務”,有助于 “通過系統(tǒng)收集、保存與組織文獻信息,實現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社會功能”[1]等現代圖書館核心使命的實現。
中圖分類號:D0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2-0113-03
收稿日期:2014-01-23
作者簡介:張瑋(1968-),河南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1“知識服務”是公共圖書館最核心的價值觀
構成我國公共圖書館價值體系的要素是多樣而系統(tǒng)的。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fā)展,公共圖書館不僅擁有多種形態(tài)的文獻資源、館舍建筑以及配套服務的硬件設施,同時還擁有專業(yè)的人才隊伍和管理隊伍,構建有較為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加之圖書館還在社會和公眾心目中享有較高的聲譽,這些硬件、軟件有機結合起來所形成的價值,就是公共圖書館最直觀、最常規(guī),同時也是最大化的價值所在,是公共圖書館的顯性價值。同時,公共圖書館長期面向社會和公眾開放,其本身所蘊含的知識的、信息的、科學的、人文的、教育的、倫理的等多重氛圍也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影響著讀者和社會的價值取向、生活方式,對促進終身學習風氣的蔚然成風、構建學習型社會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這些是公共圖書館的隱形價值。在整合館藏資源價值、服務價值、人才資源價值、制度價值、教育價值、倫理價值等元素的基礎上從新定位公共圖書館的角色和價值,就形成了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知識管理、知識教育、知識服務。
2公共圖書館價值體系構成要素淺析
2.1館藏資源價值
館藏是圖書館開展服務工作的基礎與前提[2],如今的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形態(tài)多樣,既有紙質文獻資源等傳統(tǒng)形態(tài),又有數字資源、電子資源以及網絡資源等新介質形態(tài)。由于起點、發(fā)展歷程、歷史積累以及經濟投入等的差異,造成了各家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不同,館藏資源越豐富其綜合價值就越高。館藏數量是重要指標,但更重要的是館藏的質量和特色。公共圖書館的館藏一般具有學科特色、地域特色,這是圖書館在長期建設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優(yōu)勢。有學者認為:“特色館藏、人本管理與知識服務是構建圖書館核心能力的三個重要的基本元素。特色館藏是形成圖書館核心能力的基礎,人本管理是建立圖書館核心能力的保證,知識服務則展現出當代圖書館的核心能力?!盵3]特色館藏建設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 也是圖書館提供特色服務的基礎。建設特色館藏,就要做好特色文獻的收集,并有步驟地開展文獻信息數字化,建設特色數據庫,開展特色服務[4]。
2.2服務價值
公共圖書館是一種特殊的服務領域,其價值主要靠向直接讀者、間接讀者提供知識服務來實現。通過公共圖書館優(yōu)質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文獻流通、閱覽以及咨詢、培訓等服務工作,讀者就有機會便利地獲取圖書館的知識信息服務。大眾通過這些服務進行學習、接受教育所產生的效益將使社會各個領域受益,促進個人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公共圖書館也得以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和收獲服務的價值,而讀者的滿意與忠誠則是公共圖書館服務價值最直接的體現,也是其孜孜追求的終極目標。
2.3社會價值
所謂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簡單說就是其通過向政府、媒體、社區(qū)、科研院所、廠礦企業(yè)等機構提供信息咨詢、知識服務所產生的價值。讀者價值是公共圖書館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重要基礎和主要載體——公共圖書館通過創(chuàng)造讀者價值,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必將會對本區(qū)域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助推作用,這就是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歷史已經證實,自覺追求和致力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會使公共圖書館收獲良好的社會評價,有利于其打造和提升自身形象,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契機。同時,隨著現代咨詢業(yè)在經濟社會中的方興未艾,公共圖書館以長期積淀的人才、信息、情報、網絡等資源為依托,既可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科學民主的決策依據,又可推動科研成果的市場化轉化,同時也有利于圖書館自身的良性發(fā)展,可謂一舉多得[5]。由國內一些先行者的經驗來看,公共圖書館在決策咨詢、管理咨詢、工程咨詢、技術咨詢以及專業(yè)咨詢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這項服務正越來越成為公共圖書館的高端服務領域之一。
張瑋:就核心價值觀論公共圖書館知識服務功能提升張瑋:就核心價值觀論公共圖書館知識服務功能提升2.4人才資源價值
公共圖書館具有人才密集的特點,一位合格的圖書館館員通常都擁有某一學科的專業(yè)背景,有些甚至是知識結構全面的復合型人才。公共圖書館管理層需要做的是依靠制度等措施將這些術業(yè)有專攻的各類人才整合成高效的知識管理、知識教育、知識服務團隊,以發(fā)揮其最大效益。當下公共圖書館要積極推進績效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等措施,通過精神激勵、物質激勵等手段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煥發(fā)其自覺為讀者、為社會、為圖書館事業(yè)奉獻聰明才智的內驅力。
2.5制度價值
制度要素與職能要素、核心價值觀要素等一起建構起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價值體系。研究圖書館核心價值必須研究制度。圖書館核心價值和制度存在一致性,圖書館核心價值是制度的基石,它從總體上主導著制度的基本方向;制度是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外在彰顯,也是其實現的保障[6]。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公共圖書館本身就是制度的產物,這種制度安排的最大目的在于保障獲取知識信息的公平和自由。為了保障公共圖書館職能和愿景的順利實施,其內部建構有較為系統(tǒng)的制度體系,同時也預留有制度創(chuàng)新的巨大空間,未來需要我們進一步將民主、平等等法制理念適時引入圖書館的制度建設和創(chuàng)新之中,用更好的制度來保證公共圖書館最大化地挖掘和發(fā)揮自身功能。
2.6社會教育價值
圖書館社會教育是指圖書館利用館藏及其網絡資源對用戶所進行的各種形式的知識教育,是除學校正規(guī)教育外的一種輔助教育形態(tài)[7]。相關研究已經證實,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是讀者獲取知識信息的物質保障,其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傊矆D書館的文化傳承性、公益性等屬性,較好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使其在社會教育中占據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其社會教育價值會越來越被各界重視,在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中擔當越來越重要的使命。
2.7倫理價值
圖書館倫理價值是圖書館在文獻信息服務活動中所形成的具有共識性的價值觀、倫理意識、倫理價值目標和職業(yè)理想,是圖書館員職業(yè)行為的原則立場和根本態(tài)度。它包括公正服務、敬業(yè)、忠于職守和職業(yè)人格等基本要素[8]。公共圖書館的倫理價值取向既與員工個體品質有關,同時也會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各年齡群體的圖書館用戶必須能夠找到與其需求相關的資料”“館藏資料和圖書館服務不應受到任何意識形態(tài)、政治或宗教審查制度的影響,也不應屈服于商業(yè)壓力”[9]“知識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等應當是公共圖書館最基本最核心的倫理觀念,從倫理角度考察圖書館服務活動中的職業(yè)行為、圖書館定位以及圖書館和讀者之間關系,可以為圖書館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建立深厚的倫理支撐和精神底蘊提供理論支持。
3樹立知識管理理念,提升知識服務水平
3.1高度重視館藏等資源的建設
公眾之所以走進圖書館,首先是被其館藏所吸引。所以,樹立知識管理理念、提升知識服務水平要從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重視館藏等資源建設做起。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我們在館藏建設時除了要重視傳統(tǒng)的紙質資源,還要高度重視數字資源。尤其重要的是,既要重視館藏數量,更要強調館藏質量,這除了要多方爭取資金支持外,還需一支懂行的、廉潔的、高效的采購人員來執(zhí)行。對本館有特色的館藏文獻,則要加快數字化建設步伐,以便讀者使用和更廣泛范圍的共享。
3.2強化人才資源建設
公共圖書館事業(yè)最需要的是既熟諳圖書情報信息管理,又在某些領域具有廣博知識、能夠為讀者提供專業(yè)咨詢的復合型人才,遺憾的是在我國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組織中這樣的人才目前還是鳳毛麟角。可以說,人才數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提升知識服務水平的最大短板和瓶頸,因而,我們除了要下大力氣引進優(yōu)秀人才,更重要、更務實的做法是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再教育,通過培訓、進修等措施使其盡快成長起來。
3.3圍繞“以讀者中心”“服務為本”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是保障公共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但我們現在執(zhí)行的很多內部、外部管理制度還是傳統(tǒng)管理模式下的產物,甚至帶有濃重的計劃經濟、行政管制色彩,這顯然滯后于知識管理、知識教育、知識服務的需要。因此,構建符合時代需要的圖書館運作制度,必須體現“以讀者中心”“服務為本”等原則,在價值取向上崇尚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在具體條款中要與時俱進,充分滿足知識管理、知識服務的需要;在具體執(zhí)行時要常抓不懈、落到實處,使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在制度文化的氛圍中發(fā)揚光大。
3.4整合資源,合力助推公共圖書館核心價值觀的實現
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是多元的,將諸多要素有機整合在一起,才有助于其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比如:館藏是公共圖書館發(fā)揮知識服務功能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但如果沒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缺乏高水平的文獻整理、加工和開發(fā),缺乏專業(yè)、熱情的借閱咨詢服務,豐富的館藏也難以發(fā)揮出多少作用。又比如:如果一家公共圖書館制度建設不力、執(zhí)行不到位,肯定會出現管理混亂、人浮于事等弊端,知識服務功能必將因之而大打折扣。此外,如果公共圖書館不重視組織文化建設和倫理文化建設,偏廢公益性的教育培訓工作,不僅會使知識服務的使命落空,也會影響社會和公眾對其的評價、關注。優(yōu)秀的公共圖書館需要館藏資源、人才隊伍、制度文化、服務意識等的多維支撐,所以需要我們用整合的理念,使公共圖書館現有的多種價值要素相輔相成,合力助推公共圖書館核心價值觀的實現。
參考文獻:
[1]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服務宣言(2008)[J].圖書館建設,2008(10).
[2]于春麗.圖書館館藏發(fā)展與管理戰(zhàn)略——香港城市大學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8(9).
[3]王劍波.構建圖書館核心能力的重要元素——特色館藏、人本管理與知識服務[J].現代情報,2005(11).
[4]王超湘,現代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J].情報資料工作,2005(1).
[5]張鑒遠.淺析高校圖書館的經濟咨詢功能[J].市場研究,2013(5).
[6]白君禮.圖書館核心價值與制度關系摭談[J].圖書館建設,2008(12).
[7]邵艷.信息時代圖書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J].中州學刊,2010(5).
[8]孔令新.論圖書館倫理價值[J].情報雜志,2008(1).
[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1994)[J].江蘇圖書館學報,1995(4).
(編校: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