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吉
摘 要:幼兒園把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脈搏,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幼兒素質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中,探索出一條幼兒素質教育的新路子,幼兒園的“講故事、認事物、做游戲、玩電腦”的多媒體電腦教學模式在提高幼兒素質能力方面有較好的構建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性情、提高興趣、形成自覺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幼兒素質教育;知識經濟時代;建構主義;創(chuàng)新教育;娛樂教育
當代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必須面向以智力資本為第一資源,以全方位持續(xù)創(chuàng)新和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一勞永逸地獲取知識已經成為“神話”,一如既往地生活已不太可能。人們需要做而且可能做的是終身學習如何去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系,學習如何去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而教育應該做而且必須做的是幫助學習者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在這種形勢下,幼兒教育價值定位的著眼點只能是培養(yǎng)幼兒不斷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和能力,以及積極適應社會生活的態(tài)度和能力。應該說幼兒的發(fā)展歷來是幼兒教育價值定位的重要著眼點,但這個著眼點往往放在為入小學作準備上。由于傳統(tǒng)小學教育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幼兒園也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準備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并滿足于表面的、易察覺的教育成效上。事實證明,這種“近視”的做法不僅不利于幼兒的長期發(fā)展,而且短期的效果也不十分理想。通過對由幼兒園升入小學一年級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適應小學學習生活的情況普遍存在。主要表現(xiàn)為:(1)相當多的幼兒雖然知識技能掌握較好,但學習能力很差,無論是數(shù)學還是語文,幼兒完成知識型測試題目的成績明顯優(yōu)秀于能力型題目,知識型題目的平均得分率為71.6%,能力型題目的平均得分率卻只有41.8%,低近于20個百分點。(2)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這是幼兒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在學習中的集中反映,嚴重的形成“5+2=0”(即學校5天的教育,回家兩天就能將其教育效果全部抵消)。(3)社會適應性較差。不少幼兒缺乏學生的角色意識和相應能力,充滿的是在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的意識。在有關任務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的測驗中,得滿分者僅為被調查人數(shù)的25%,獨立管理自己學習和生活的能力也很差,“經常”和“有時”掉東西,用完東西不收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的幼兒約占總數(shù)的75%;能主動與人交往、不懂的問題敢問老師、敢在老師面前發(fā)表意見的兒童不夠50%。(4)心理品質差,由于幼兒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是“小皇帝”“小公主”式的教育,中國幼兒表現(xiàn)出的是散漫、懦弱、自我中心意識、怕苦怕累和依賴性強等心理品質,幼兒教育危機四伏,它不僅是當前適應小學學習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其一生不斷學習和適應社會的動力性基礎,而這些基礎品質,又恰恰是在幼兒期開始形成的。(5)幼教人員及家長素質的多層次、不平衡現(xiàn)象嚴重。(6)幼兒園傳統(tǒng)教育跟不上知識經濟時代的步伐,只是一味地附和家長的要求,未注重幼兒整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呈現(xiàn)出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差、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脫鉤等弊端??傊?,由于幼兒教育價值的不正確定位所造成的問題,已成為幼兒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的障礙,在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今天,這種狀況如不徹底改變,則有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面對這種狀況的幼兒教育,僅靠傳統(tǒng)的方法很難奏效,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手段,尤其需要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的幫助。
幼兒教育如何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如何利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的幫助來克服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許多幼教工作者(包括一些望子成龍的父母)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實踐證明,只有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幼兒才有興趣學習,家長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養(yǎng)成教育。
(作者單位 青海省門源縣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