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華
摘 要:本文簡要論述了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原因,并從防止傷害事故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具體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預防
受場地、器材、環(huán)境及自身因素等條件限制和影響,學生在體育課或課外體育鍛煉中難免會受傷,不加注意,造成傷害事故,可能危及生命。面對體育教育存在的風險,學校有苦難言,體育教師擔憂,學生害怕。因此,必須重視校園體育安全。
一、事故原因
(一)學校因素
學校體育場館建設標準低;體育器材日久失修且不符合體育運動的安全標準;體育配套設施不完備。這些都會給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埋下安全隱患。
(二)教師因素
體育教師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責任心不強,制度不落實,管理不到位,未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課余訓練及比賽組織不夠嚴密;課堂組織松散,紀律松懈,安全事故趁虛而入。
(三)學生因素
學生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校園體育安全制度;未按體育常規(guī)和要求進行鍛煉、訓練和比賽;出于學生身體原因且學校毫不知情時出現(xiàn)傷害事故。接二連三地發(fā)生的長跑猝死和球架砸人事件都是學生麻痹大意造成的校園悲劇。它以警鐘警示體育運動參與者要遵循運動規(guī)律,注意人身安全。
二、預防措施
(一)學校方面
1.建立校園體育安全制度
學校要建立校園體育安全制度,成立安全管理機構。目的是提高體育教師安全意識,規(guī)范體育教學行為,定期對體育器械和場地進行檢查和保養(yǎng),防止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課堂上,體育教師通過反復對學生進行體育安全教育,以增強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讓學生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班主任應結合入學教育、安全教育日、班會課及講座等不同形式,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guī)教育和安全教育。
2.建立學生健康檔案
學校要關心學生身體健康,確保學生茁壯成長。一是安排學生每年都進行一次體檢,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及時向家長通報子女健康狀況。二是在新生入學時,統(tǒng)一由學生家長如實填寫學生健康登記表,尤其要寫清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班主任及時通知體育教師,讓體育教師心中有數(shù),有備無患。三是學生每年體質測試結果除了上報市、省教育部門,還要反饋給學生家長,讓家長知道子女的體質狀況。
3.加強體育教師安全培訓
體育運動技術復雜,戰(zhàn)術多變,過程競爭激勵,對抗頻繁,肯定會有危險。實際上,無論怎樣精心準備,周密組織,意外體育傷害都是不可避免,無法杜絕的。事故發(fā)生后,在第一時間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事故處理才是關鍵。因此,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安全培訓,尤其是對學生突發(fā)疾病的應急救助和創(chuàng)傷急救的處理訓練。
(二)教師方面
1.提高體育教師責任意識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要克服僥幸心理,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憂患意識。課前要檢查運動場地、體育器材是否安全;學生在使用危險器材或練習有一定難度動作時,必須做足安全保護措施;控制好課堂教學秩序,對體育教學要有一種“感覺”,留意頑皮學生,及時阻止其“練”抓籃圈、扣籃、空翻等危險動作;教會學生自我醫(yī)務監(jiān)督,學生身體不適要及時告知體育教師,避免悲劇發(fā)生。
2.及早識別高危學生
體育課的高危學生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指有急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其他嚴重疾病的學生。課堂上,體育教師應該對這類學生給予特殊照顧,重點保護。第二類是有發(fā)燒、感冒、例假、不舒服的學生,要及時請假,注意休息。第三類是運動中出現(xiàn)臉色蒼白、嘴唇發(fā)紫,同時伴有出大汗、心率不齊等現(xiàn)象的學生,一定要立刻停止運動,及時通知醫(yī)務室,以防不測。
3.加強場地器材管理
加強對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及設施的維護和保養(yǎng),確保師生使用安全。戶外的體育設施日曬雨淋,生銹變形,要及時更換;部件松脫,要及時維護;斷裂有危險,要及時拆卸;跑道漬水,球場濕滑,要及時清理。體育場館要專人管理,并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要保持活動場所有序,場地清潔;定期對器械設施進行檢測。只有這樣,才能為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提供安全保障。
(三)學生方面
1.端正安全認識,提高安全意識
體育鍛煉必須在安全基礎上進行。然而,有相當多學生認為做準備活動是浪費體力,準備活動草草了事,急于參加運動,這種認識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一方面是因為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沒有被充分動員起來,突然增加活動量,心臟負荷增加,心血管功能極易出現(xiàn)紊亂,很易出事。另一方面是因為此時機體其他系統(tǒng)都沒有調動起來,肌肉力量差,反應遲鈍,關節(jié)不靈活,動作不協(xié)調,運動起來既難受又易傷。因此,確實要提高學生體育安全意識。
2.拋棄麻痹大意的思想
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其心中有數(shù),在運動時會量力而行。有疾病的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時會很注意適可而止。反倒是那些身體健康、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運動時喜歡逞強,往往容易出事。另外,現(xiàn)在的學生習慣了熬夜上網(wǎng),對身體是很大的消耗,第二天不能進行大運動量,應該適當休息。再者,空腹或飯后不宜過度運動已是人人皆知,但仍然有很多學生明知故犯。
傷害事故只不過是偶爾事件,學校應積極投保校方責任險,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妥善處理學生傷害事故,減輕學校的經(jīng)濟理賠壓力。體育教師為了學生身心健康要大膽工作、銳意進取。學生要掌握身體鍛煉的正確方法,提高身體素質。實質上,絕大多數(shù)校園體育傷害是人為疏忽、麻痹大意造成的。因此,只要學校思想重視,制度落實;體育教師規(guī)范教學,盡職盡責;學生遵守紀律,規(guī)范行為,提高警惕,有效預防,就能減少和防止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廣東省教育廳.《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EB/OL].http:∥www.gdhed.edu.cn∕.2013-12-02
[2]郭艷菊等.中小學校體育安全事故成因及預防措施[J].體育科研,2012(1).
[3]武傳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產(chǎn)生因素及防范措施[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8(4).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