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和諧成為社會的高頻詞,“和諧社會”“和諧社區(qū)”“和諧校園”等應運而生,社會上也到處都在講和諧。無錫緊跟時代,提出要建設一個宜居宜商的和諧新型的社會。為了適應大形勢的發(fā)展,作為一個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有11年的“老兵”,進行了一些思量,并結合工作做了一些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學生管理者;家長;和諧班級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好的班集體,需要有一個用心經營教育的班主任。特別是在職業(yè)學校,當班主任有很大壓力和挑戰(zhàn),筆者做了十幾年的班主任,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研究,不僅班級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還在如何構建“和諧班級”,形成一種理想的班級理論管理模式中總結出一些經驗。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構建“和諧班級”中的體會。
一、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和諧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所產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但是怎樣才能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我們立信職教學校提出學生必須“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溝通”,我則以“做人為先,求知第二”的標準來要求和引導學生,始終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教會學生如何去做人。例如,學校規(guī)定“五米關注,三米招呼”,即學生要在離老師五米時關注老師,三米內要主動與老師打招呼,我就利用班會課的時間教學生如何去做,并且以身示范,以禮回之。在實際中,如果有學生做不到,則友善提醒。另外,我們學校充分利用實習班級學生的業(yè)余時間,安排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為老師、為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認為,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建立勞動美的觀念,也有利于學生建立與老師之間的和諧。
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
哲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甭殬I(yè)學校生源素質普遍較低,加上學生的性格不同,行為方式不同,所以學生與學生之間極易產生矛盾,出現摩擦,甚至正面沖突,男生會打架,女生則會賭氣、罵人。對這些問題,我把集體宣傳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宣揚一個觀點:同在屋檐下,就親同兄弟姐妹。同時,積極開展與友誼相關的主題班會和拓展活動,把“珍惜緣分,重視友情,與人為善,淡化矛盾”的理念不斷灌輸給每個學生,對班級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好人好事多加宣傳,正面引導,并制訂一系列的獎勵措施來鼓勵大家。
三、學生與管理者之間的和諧
1.學生與班團干部之間的和諧
班團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級管理的直接實施者,
同時他們也是班級中的普通一員。所以,一方面,在工作上,我始終為他們撐腰,給他們獨當一面的權力,讓他們力所能及地處理一些問題,如果需要我?guī)兔χ笇У奈揖统雒娓深A;另一方面,在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上,要求他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和同學打成一片。并且我在班中宣布L13501班總共有48+1個人,1就是班主任,我會配合大家一起把這個班級建設成為優(yōu)秀的班級,給大家以信心。
2.學生與校管理者之間的和諧
我們學校設立的學生組織有校學生會和文明督導隊,這兩支隊伍都直接參與學校一切學生日常行為管理。我對本班學生的要求是:作為學生一定要配合學校管理者做好工作,并且無條件地服從他們的管理。如果有問題,不要直接起沖突,事后可以向班主任或者學生科領導反映情況,他們會把事情調查清楚并把它解決好。
四、班主任老師與任課老師關系的和諧
站在管理者和教學者兩個不同的立場上,班主任老師與任課老師之間也必須建立和諧的關系。任課老師會因為該班的某些學生的錯誤而產生對這個學生或整個班級的成見,或者是因該班學生本身素質的問題而對該班失去信心。作為班主任的我,從不苛求任課老師,更不因自己班成績的好壞或喜或悲,也從不遷怒于任課老師。每當任課老師向我反映課堂紀律或學科情況時,我總是熱心地與之商討,用“拜托”之詞來表達我的誠摯之意。有時,政治任課老師向我投訴班級有人上課看課外書籍或英語老師說有人遲到,我就會把相關的學生叫過來說服教育一番,從而很好地配合了任課老師的工作。
五、老師與家長之間的和諧
我們學校是一所職教學校,走過招生的低谷,迎來了招生的復蘇,學生的素質相對原來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我們必須嚴抓,要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必須保持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其實,學生本身的素質家長很清楚,現在家長把學生放到學校,可以說是對我們的信任。所以我在與學生家長談話的過程中經常說:“我們之間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你家的小孩教育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將來找個好工作,所以我希望你們家長的配合與支持!”與家長較頻繁地交流,不僅讓他們知道我們教育的目的,也為和諧的家長與老師關系做了良好的
鋪墊。
六、子女與父母關系的和諧
教育靠三個方面:一是家庭,二是學校,三是學生自己。營造子女與父母和諧的關系,搭建學生與家長的橋梁,是班級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進入我們職教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有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是每個人受到的最早、也是延續(xù)時間最長的教育,也是學生潛移默化受影響最深的。在與家長的聯系和交流中,我說得最多的是希望家長能給學生正面的引導、肯定和鼓勵。學生回家得到了父母的表揚和肯定,在學校學習起來也有勁,生活也感到幸福,自然只想表現好,求進步。對于學生,我則要求他們回家盡力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碗、洗衣服、燒飯等日常小事,或者為自己的父母倒一杯水、洗一次頭等。讓學生感受父母的辛勞,從而可以促進學生與家庭環(huán)境的和諧。
以上只是我在構建和諧班級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六點經驗。我也將繼續(xù)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構建“和諧班級”,在班級管理中消除不和諧的音符,演奏出和諧的主旋律,竭盡全力,不懈付出。
參考文獻:
吳秀云.淺談中職學校班級建設[J].成功:教育,2012(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無錫立信中等專業(yè)學校)
編輯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