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每次的試卷分析中,總有一些同學懊惱把會做的題目做錯了,該得滿分的卻丟了分,而這種失分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導致的。臨近中考,在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基礎(chǔ)上,如果能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必將會使成績更上一個臺階。旨在克服思維定式、規(guī)范答題、嚴格審題等方面作了一些分析,并作相應對策供大家參考。
關(guān)鍵詞:非智力因素;失分原因;對策
考試是復雜的智慧活動,它有智力因素的參與,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智力因素是指體現(xiàn)人智慧水平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非智力因素是指對智慧活動起發(fā)動、維持、強化、定向、引導、調(diào)節(jié)等心理因素,它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大量實踐表明: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是先天遺傳的,但相差不大。因而要考好成績、考出水平,非智力因素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初三科學教學發(fā)現(xiàn),導致學生中考科學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有以下原因,并作了相應的對策。
一、思維定式釀禍端
例1.一個重力為0.784 N,體積為100 cm3的物體放入水中,靜止時浮力為多大?
錯解:F浮=ρ液gV排=1×103 kg/m3×9.8 N/kg×100×10-6 m3=9.8 N
正解:
ρ物<ρ水所以物體最后靜止時漂浮在水面上
F浮=G物=0.784 N
失分原因:這是典型的定式思維,先入為主導致的錯誤。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超題量的練習會使學生大腦皮層活動由興奮轉(zhuǎn)向抑制,由于反復多次做同一道題目,在大腦皮層中形成了思維定式,當碰到相似題目時就會不假思索地信手拈來,其結(jié)果必然差之千里,得出錯誤的答案。
對策:在科學考試中,對于“似曾相識”的題目,越要謹慎對待,要克服消極的定式思維帶來的影響,要做到舊題新作,不受定式思維的影響。在復習迎考階段,學生可以將原來出錯的習題再翻出來進行歸類,把錯誤歸因,不斷強化鞏固,克服思維定式。在訓練中查一查自己哪些知識點還有所遺漏,專攻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不斷地修正,不斷地反思,舉一反三,但切忌避免題海戰(zhàn)術(shù)??记耙粌芍軆?nèi)要把書本瀏覽一遍,把做過的試卷多看看,曾經(jīng)的錯題多想想,避免重蹈覆轍。
二、審題不清忙下筆
例2.2013年3月26日晚,廣藥維C銀翹片被央視曝光含毒,引起民眾驚恐。維生素C是“維C銀翹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它的化學式是C6H8O6。
計算維生素C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結(jié)果精確到0.1%)。
錯解:維C銀翹片的主要成分是C6H8O6,其中有C元素,又叫維C,粗心的學生看完題目就以為是計算C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而實際上題目要求計算H元素的質(zhì)量,只是寫成中文字“氫”罷了。
失分原因:考試時一些學生粗心大意,審題不嚴謹,題目沒看清要求就動筆做,結(jié)果做出來的答案也是錯的或者是不完整的。
對策:研究表明,審題不嚴的學生往往都是注意力不夠集中。考試時心理緊張,眼花繚亂,又擔心時間不足,讀題時,粗略地看題目,不是多讀,就是少讀幾個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稍微不注意就會把題目的意思搞錯。那么教師在平時布置作業(yè)、考試時就要讓學生穩(wěn)定情緒認真讀題,讀題時最好用筆指題目的每一個字慢慢地讀,這樣就可以減少漏讀和誤讀的情況。在審題中,對于題目中的重點字可以重讀、反復讀,做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抓住重點字詞句是理清數(shù)量關(guān)系的重要途徑。有些題目單靠讀、推敲是很難分析出來的,必要時候,還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幫助分析。平時務(wù)必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特別要注意題目中的關(guān)鍵字眼。
1.注意題目中肯定和否定的字眼。如“正確”還是“錯誤的”“對”還是“不對的”“有關(guān)”與“無關(guān)”“一定”與“不一定”“符合的與不符合的”“增大”還是“減小”等等,若沒看清楚就下筆,答案就剛好相反,南轅北轍。
2.注意相差不多的字眼。如“生長素與生長激素”“血紅蛋白與血漿蛋白”“化學式與化學方程式”“濃度與溶解度”等。
3.注意排列順序時,“由大到小”還是“由小到大”,類似為“由強到弱”,“由高到低”“由里到外”等。
4.注意題目中是要求寫“化學式、符號還是名稱”,“現(xiàn)象還是結(jié)論”等。
5.注意試題中小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并認真閱讀分析,如題目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考慮空氣阻力)”“(g取9.8牛/千克)”“(填序號)”“(保留×位小數(shù))”“(表面光滑)”等。
為加強審題能力,可有針對性地進行審題能力的訓練。
三、語言表達欠到位
例3.小敏利用海綿、桌子和砝碼進行了如圖所示探究實驗。
(1)通過分析甲和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分析乙和丙,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解有:(1)壓力越大,壓強越大;壓力越大,海綿凹陷越深;壓強與壓力成正比等。(2)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大;接觸面積越大,壓強越大;受力面積越小,海綿凹陷越深;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
正解:(1)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失分原因:上面的錯解都缺乏科學性,下結(jié)論時,沒有強調(diào)前提條件,甚至不懂得在研究什么問題,膚淺地認為在研究海綿的凹陷程度。表達不準確,論據(jù)不充足,語言不嚴謹,是時下學生當中的通病。其實從學生的答題情況可以看出,許多題目學生明明知道怎么回事,但苦于不知如何表達,語言缺乏科學性,甚至前后矛盾而丟分,讓教師感到非??上?。常見錯誤有:主賓錯位,如“鹽酸遇紫色石蕊變紅色”;因果倒置,如“增大壓強,減小受力面積”;下結(jié)論時,不說明前提條件,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把現(xiàn)象說成本質(zhì),如“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成“有CO2生成”,還有敘述操作步驟的語言不夠簡練,邏輯性錯誤、操作不切實際等。
對策: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不到位,造成這種局面與教師平時的教學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教師的教學語言影響著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是因為教師必須通過自己的語言才能把信息傳遞給學生,而學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師所講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加以內(nèi)化,才能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科學性、啟發(fā)性、教育性。如果教師的語言不規(guī)范、不嚴謹或條理不清,那么,傳輸給學生的只能是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信息,當學生把這些信息以語言或文字的形式反饋出來時,就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敖忖忂€需系鈴人”,我們教師務(wù)必提高自身這方面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在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中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并不斷地進行強化訓練。臨近中考,時間也緊,若每道題都做,時間有限,所以要求學生多看例題,多看參考答案,對照自己的表述內(nèi)容看否具有可操作性、科學性。
四、書寫不規(guī)易丟分
例4.邊長為10 cm的正方體木塊,密度是0.8 g/cm3,平方在水平桌面上,求桌面上受到的壓強是多少?(3分,g=10 N/Kg)
失分原因:本題錯誤的原因是單位沒統(tǒng)一、步驟簡略、過程不規(guī)范導致的。有些學生過于自信,或想節(jié)約時間,預想一步到位,若是算對,算你走運,但也要扣分,若是算錯,那就全扣了,老師也愛莫能助,真可惜!對于上題,不妨這樣解答:
對策:上例僅僅提到的是計算題答題不規(guī)范,對于分析計算題,要引導學生分步驟解答,這也是在考查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因為中考閱卷也是分步驟給分的。在臨近中考的強化訓練中,教師要告訴學生參考答案的給分情況,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不規(guī)范性答題還表現(xiàn)以下方面:
1.符號不規(guī)范:CO寫成CO、Mg寫成mg、密度ρ寫成p等。
2.錯字連篇:熔化寫成溶化、銨根寫成氨根、藥匙寫成鑰匙、藥勺或勺子、渾濁寫成混濁、神經(jīng)系統(tǒng)寫成神精系統(tǒng)、慣性寫成貫性、并聯(lián)寫成并連,更有甚者,把酒精燈寫成“九斤燈”等。
3.丟三落四:結(jié)果不帶單位、方程式?jīng)]配平、有條件不寫條件、忘寫氣體符號(↑)沉淀符號(↓)等。
4.最終計算結(jié)果寫成分數(shù),如氯化鈉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9/25,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要化算成小數(shù)或者百分數(shù),這樣才有意義。
5.字跡潦草,卷面凌亂,難以辨認,超過掃描區(qū)域等,扣你分沒商量。
良好的智力是成功的基礎(chǔ),但沒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也難以成功。只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學生在考試時才會精神飽滿、松緊適度、狀態(tài)最佳,答題時才會認真審題、規(guī)范答題,才能考出好成績,好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洪娟.中考備考期間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教育教學論壇,2013(07).
[2]麻小芳.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思維定式.科技文匯,2010(05).
(作者單位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qū)實驗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