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陽
摘 要: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新的教育組織形式,其目的不是培養(yǎng)精英,而是普級高等教育。因此,獨立學院的生源與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相比有其獨特性。大多數(shù)學生文化課基礎差,尤其是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給大學英語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課型,統(tǒng)一教學內容,統(tǒng)一進度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已經(jīng)阻礙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使英語教學僵化,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為此,要推行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并不斷提高師資水平。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師資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1-0239-02
一、分級教學是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
南宋理學家朱熹說:“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笨鬃诱J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應根據(jù)其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因勢利導,促進每個人的發(fā)展??鬃舆@種因材施教的思想給后世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教育思想財富。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也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主要的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shù)慕虒W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動機等多方面就會變得十分相似”(朱純,1994)。
國家教育部印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指出:鑒于全國高等學校的教學資源、學生入學水平等不盡相同,各高校應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系統(tǒng)、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導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個性化實際需要?!墩n程要求》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獨立學院由于其生源的獨特性,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給老師的授課帶來很大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這種現(xiàn)狀一方面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挫傷了老師教學的積極性。因此,分級教學勢在必行。分級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功實踐,很多獨立學院都實施了分級教學且取得顯著的效果,因此其優(yōu)越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其深入推廣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
1.大部分學校分級后的班級非自然班,導致管理上出現(xiàn)真空地帶,學生出勤率普遍比分級前低,尤其是中等班和差班更甚。而且分級后的班沒有凝聚力,學生沒有班級榮譽感,一盤散沙,難以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習氛圍。
2.分級后的班級一般班額較大,尤其是差班,有的多達80人,遠遠超出了教育部要求的30人小班授課的原則,所以無論老師采取何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都無法兼顧到所有學生,就更談不上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了。久而久之,就會挫傷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兩極分化。
3.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與其相適應的教材和教法。大部分院校分級后采用的是統(tǒng)一教材。美國著名的應用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認為語方習得是通過接受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而實現(xiàn)的,即習得者能夠很容易理解材料的內容。因此語言的輸入應遵循i+1原則,其中i表示學習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i的水平。如果語言輸入接近或低于學習者的現(xiàn)在水平,即i+0,那么學習者就不可能習得新知識。反之,如果語言輸入遠遠高于學習者的現(xiàn)在水平,即i+2,那以學習者就根本無法理解,語言的習得就無從談起。如果一套教材的難度對于學生的水平來說為i+2或i+0,不是太難了,就是太簡單了,那么教師再怎么調整教學方法,學生也難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果選用一套與學生水平不相適應的教材教師很難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實質性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也就無從談起,只能又陷入單一的教法,導致分級后的班級差別不是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上而是僅僅在教學進度上。
分級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只有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才能不斷地發(fā)現(xiàn)并解決這些問題,使分級教學更加完善,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分級后的班級最好是自然班,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也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習氛圍。實行滾動機制固然可以給學生壓力和動力,但一味地以成績作為激勵手段,未免有些被動和無奈。我們的教學目標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四級過級率上。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而這一目標光靠點名、考試、升降級這樣簡單的、機械的、逼迫的手段是實現(xiàn)不了的。我們應該耐心地、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施教,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用我們去“拉”,學生自然會回到課堂,不用我們去“逼”,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
二、立足校本教研,不斷提高師資水平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指出,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yè)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jīng)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guī)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fā)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概括地說,校本教研,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依托學校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和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
校本研究要為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服務。我們要正視校本研究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意義。如今已不是一個有文憑就能當教師的時代,而是一個要求教師必須盡快從“教書匠”向“教育家”轉變的時代。這就要求廣大大學教師無可選擇地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這種能力,除了終身學習的能力,也就是校本研究的能力。一個教師如果缺乏校本研究能力,那就意味著缺少創(chuàng)新精神和工作潛能,就意味著要被時代所淘汰。其次,我們要懂得一些進行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由于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開的,是針對本校甚至是本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的,這種實用性的研究,很容易形成教師實用性的教學教研素質和后發(fā)優(yōu)勢,以幫助教師出現(xiàn)高位持續(xù)走強。
三、教材要改編
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材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提供語言輸入的主要渠道,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和學生學習的中心內容。隨著語言教學與學習理論的發(fā)展,以及中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出版的大學英語教材層出不窮。然而這些教材的出發(fā)點是針對第一二批本科學生的,并沒有考慮到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大學英語教材的選擇和使用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革。
根據(jù)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對教材的需求,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需要編寫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綱,在編寫教材時將易讀性、實用性和趣味性三方面作為重點評估原則。易讀性。文章不宜過長,練習量適中;難度適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做到從簡到易;口語練習從情景詞匯開始,逐漸強化;寫作與語法結合,進行重點句型及詞組的寫作練習,并學習如何寫好開頭和結尾;提供學習方法及聽、說、讀、寫、譯的技巧。趣味性。采用多媒體教學;豐富選材:歌曲、故事、諺語、文化背景介紹等;文字與圖片相結合;借用報刊材料;采用不同形式的練習:角色扮演、演講等。實用性。每單元培養(yǎng)生活交流技巧:打招呼、自我介紹、展開話題;情景英語,生活口語,辦公室英語;寫作方面分兩部分:一般寫作和實用寫作。
四、結束語
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分級教學是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實踐證明,分級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弊端,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雖然分級教學還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同時,作為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師,也要不斷地提高英語教學能力。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材要改編,要考慮到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大學英語教材的選擇和使用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革。做到教研創(chuàng)新,教學勵行,從即使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白蕓.淺析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利與弊及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2).
[2]付玲.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探索[J].考試周刊,2010,(20).
[3]吳小■.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利弊分析[J].山東文學,2008,(12).
[4]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