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森
【摘 要】:在航空類高校中,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如何正確處理航空航天主題教育與學分建設的關系,使其發(fā)揮引領和導向作用是我們關注的熱點問題。航空航天主題教育與學風建設互為辯證關系,前者為后者提供環(huán)境條件和興趣動力,后者為前者提供思想保障和方法指導。
【關鍵詞】: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學風建設;辯證關系
航空航天產業(yè)是關乎國防安全和大國地位的重要戰(zhàn)略性產業(yè)。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航空航天事業(yè)取得了豐碩成果。代表航空先進技術的C919大飛機的立項研制,載人航天技術的關鍵性突破,無不令國人歡欣鼓舞。對學生開展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愛黨熱情,培養(yǎng)航空航天情結。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加強和改進學風建設是高校教育的長線工作。如何將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和學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握二者的辯證關系,是航空類院校學生工作者思考的關鍵性問題。
一、航空航天主題教育的內涵
高校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強大動力【1】”。對于航空類高校來說,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是特色教育活動。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是以航空航天為教育為主要內容,以弘揚航空航天精神為導向,采取集中觀看、主題座談、主題征文、知識競賽、科普教育等形式對大學生開展的主題性教育活動。它是情境教育中的一種方式,航空類院校學生活動中較為常見。旨在使大學生在以航空航天為主要內容的情境中,接受教育,蕩滌心靈,建立以情境為導向的感性認識,以此內化為成長成才的內在動力,達到引領積極向上的自我教育的目的。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具有主題性、內化性和實效性等鮮明特征。
二、學生學風建設的內涵
學生學風,從廣義上講就是大學生在治學精神、治學態(tài)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面的風格,也是大學生的知、情、意、行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學風建設就是從教、學、管三方面入手,以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加強學生日常管理等為切入點,在外在教育和內在激勵兩方面雙管齊下,加強和改進學風的系列舉措。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學風建設旨在改變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的是成才意識。學風建設同樣具有主題性、內化性和實效性等鮮明特征,這與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基本相同。
三、航空航天主題教育與學風建設的辯證關系
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和學風建設,兩者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補充的。作為一種主題活動方式,航空航天主題教育為學風建設營造有利氛圍,發(fā)揮情境育人的內化作用。另一方面,航空航天主題也能從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愛校愛專業(yè)的熱情,從而為學風建設提供原始動力源泉。作為航空類高校的一項重點工作,學風建設將為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提供必要的思想保障。對于航空類院校的學生來講,只要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以積極地態(tài)度參與到學習當中,必然有利于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1.航空航天主題教育為學風建設提供環(huán)境條件
航空航天主題教育作為情境教育的一種方式,必然通過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來內化人的心靈,達到認同教育效果的最終目的。比如開展集中觀看神舟九號發(fā)射等活動,基于發(fā)射活動本身再加上活動氛圍的營造,勢必將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并形成持久的激勵作用。從中可以看出,氛圍營造的作用是無窮的。學生深感航空航天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直接來源于祖國科技的強大,對學習、對理想、對成才的追求也就更加地強烈,這就是情境育人的作用所在。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必然為學風建設提供必要的環(huán)境條件。通過主題教育活動,逐步引導學生把“個人理想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理想【2】”中, 以此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對學生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航空航天主題教育為學風建設激發(fā)興趣動力
對專業(yè)的認同是提升學風興趣的關鍵所在。對于航空院校的學生來講,有些學生所錄取的專業(yè)并非是第一志愿專業(yè),有的甚至是參考專業(yè)。其中一部分學生為調劑錄取。這些學生的專業(yè)認同感是不強的,或多或少的對專業(yè)認識不清,就業(yè)方向不明確。上述緣由使這些學生或多或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更談不上具有成長成才意識。主題教育必須與群體特征相互適應【3】,對航空類院校的學生開展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將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愛校愛專業(yè)的熱情,從而激發(fā)出原始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航空類高??筛鶕W生工作現狀,適時組建航空航天科普宣傳團隊和未來飛行器設計團隊。前一團隊是面向中小學生源基地,組織學生團隊到學校開展航空航天科普教育,發(fā)揮學生的專業(yè)優(yōu)勢,增強學習專業(yè)的信心和動力。后一團隊是組隊參加校級或省部級以上的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類似于上述活動的開展勢必使學生增強對專業(yè)的正確認識,以切身行動投入到活動中,學習的動力更足了。
3.學風建設為航空航天主題教育奠定思想保障
對于初到大學的學生而言,剛剛完成由高中到大學的轉變,身雖已到大學,但心卻還在高中,思想的轉變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生活上的不適應,學習方式上的差別,是剛入學的新生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在這當中,也定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因此,對于剛入學學生的學風建設來講,首先應解決思想認識上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舉措,讓學生主動去接觸新生事物,去學會適應新的環(huán)境和學習方式,應該說是學風建設的首要任務。思想問題解決了,態(tài)度端正了,學習也就主動了。其實對于學風建設整個工作,思想認識應該是根本問題。誤區(qū)的糾正為自主學習清除了不利障礙,也為學生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及航空航天情結提供了思想準備。打消了思想顧慮,學生也就愿意去思考自己的專業(yè)以及與專業(yè)相關的問題也更愿意投入到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活動中去。
4.學風建設為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提供方法指導
學風建設的基本方法對于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從一般意義上講,學風建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主題教育、結對對接、興趣引領、動力激發(fā)等。如此的策略和方法也同樣適用于主題教育,為之提供方法上的指導。主題教育是航空航天教育的常用方式,結對對接可以用在開展學生科研實習活動中,興趣引領和動力激發(fā)是學風建設和航空航天教育的通用策略。
四、結論
學風建設是高校學生工作的永恒主題,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學風建設與航空航天主題教育的辯證關系,發(fā)揮彼此的促進作用,為做好人才培養(yǎng)工作提供必要條件。在理順好兩者的辯證關系后,如何利用這種辯證關系并實現兩者有效嫁接是個關鍵性問題。
參考文獻:
1.王貴鋒、徐忠杰、胡國慶. 《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及其品牌化研究》.《職教探索》,2012.11.
2.白義香.《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模式的探討》.《湘潮》,2007.9.
3.周彩根、劉鎖娣.《建設主題教育體系 創(chuàng)新和延伸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常州學院學報,2011.6.
注:
本文系基金項目: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教改項目《航空航天主題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