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紅
摘 要:作為一名從教20余年的語文教師,批改學生作文是任務最重的事情。以前,作文都是一本本精批細改,白天改不說,還要把晚上和周末的時間搭上。但即使這樣,效果卻差強人意,學生往往只是看一下等級,瞥一下評語。這回跑題下回還是照舊。學生作文能力根本得不到明顯提高。
關鍵詞:互批互改;語文教學;作文;指導
老師的勞動成果得不到尊重,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在一次偶然上網(wǎng)中,閱讀了教育名家魏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批改能力讓學生互批作文的事跡后,我試行學生作文互批互改的方法,受益匪淺。具體做法如下:
一、躬親示范
如果在從來還沒自批或互批過的班級,突然讓學生自己互批作文,他們一定會感到無所適從、無從下手。所以每學期的第一篇作文我一定要精心批改,從錯字、病句、段落到眉批、總批,有等級,有指導,有激勵,各個方面都給學生學習批改做借鑒榜樣。
二、提出標準
在學生批改作文前,我先對作文批改亮出批改標準,以下十個方面是魏書生老師在指導學生自批互批作文時亮給學生的標準:1.格式是否正確;2.卷面是否整潔;3.找出錯別字;4.修改病句;5.標點符號是否正確;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7.看文章的選材: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8.看文章結構: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9.看表達方式;⒑看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
三、指導方法
我是這樣指導學生的:讀第一遍,找出錯別字、病句,看語句是否通順,不通順的句子試著改通順;讀第二遍,找出好詞、好句,做批注,下眉批;讀第三遍,看文章的段落是否條理清晰,中心是否鮮明,下總批。剛開始批閱作文時,有的學生不知道總批怎樣寫,寫些什么內容,無從下手。我提示學生可以參照第一篇作文中老師的批改,在總批中指出文章的優(yōu)點、缺點,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或者激勵的話語。另外,我還提示學生在下批語時要注意書寫,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寫出自己最拿手的字,學做小老師。
四、批改簽名
為了增強學生批改的責任心,務必讓學生在已批改的作文本上簽上自己的大名,以便表彰先進,督促后學。
五、督促達標
因為在進行學生自批或互批作文之初,有不少學生隨便應付交差了事,所以對學生已自批或互批的作文,還有必要再進行翻閱,查閱學生自批互批的效果,然后,在下次作文講評課上,對不認真的學生進行通報和點評,對下一次的作文自批或互批將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學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處呢?在我的指導下,一個學期下來,我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都有了不同層次的提高,我也從中體會到許多益處。具體體現(xiàn)在:
1.經(jīng)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可以準確記住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讓學生更加明確作文的努力方向。有些學生對于作文應該怎么寫的認識是模糊的,可能他自以為明確,但一旦到了評價別人作文的時候就顯露出問題來了。為了讓自己的評語準確,他必須弄清楚相關要求,不然評錯了,會鬧出笑話。當然,有時評語會出現(xiàn)分歧、爭論,這是好現(xiàn)象,問題是越辯越明。爭論問題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刻。
2.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試想:學生每批改一篇作文至少要讀三遍,三遍讀過后就對文章有了較深刻的印象,再通過下批語,基本上就把所批改的文章記下來了。
3.促使學生自覺提高作文水平。某個學生在讀了別人的作文后感嘆說:“讀你的文章,讓我感到悲哀。你的文章寫得太好了,對比你的文章,我才感到自己的文章是多么差勁。”這種感覺讓學生有緊迫感,為了縮短與班級作文高手的差距,水平差的學生會自覺加強閱讀和寫作。一旦學生自己行動起來,你就不用擔心他的作文水平提高不了了。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就會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別人的長處。而對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也會引以為戒。
4.學生的書寫有了明顯的進步。試想:當學生批改作文時,他們的身份成了小老師,老師當然要比學生寫得好,所以每位小老師寫批語都是認認真真地寫出最拿手的字。長此練習,不知不覺便養(yǎng)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
5.把老師從批改作文的苦海里解救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備課查資料,或者從事閱讀寫作。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如果語文老師疏于閱讀和寫作,那么寫作水平自然會降低。另外,語文老師不寫作,對學生作文評價的準確度和深刻度會大打折扣,對作文的指導也只能停留在理論的高度,脫離寫作實際。讓學生互批作文,教師就可以騰出時間對作文進行宏觀調控,并從作業(yè)批改的大山重壓下解放出來,進行自身的素質提升與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李義增.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的實踐思考.新課程:小學,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