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升
摘要 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也不斷增加,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和幫扶工作是政府和學校的重要責任,高校的資助體系和幫扶政策是國家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而制定的。怎樣才能更好的完成資助工作值得大家不斷地思索。
關鍵詞 貧困大學生 經濟資助 家庭經濟困難
1 現行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存在的問題
(1)現行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調查以及貧困生認定制度在實際操作中缺少實際調研,缺乏可信度。在我們學校,每年申請的學生超過在校生人數的40%以上,能夠確定為貧困學生的能占到30%。每年的9月,根據學生自己提出的申請和所帶的各種證明來進行確定,而這些證明是由當地村委、鄉(xiāng)鎮(zhèn)、縣級民政部門來出具。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出示由村、鄉(xiāng)鎮(zhèn)級甚至縣級部門開具的家庭情況調查表是件相對容易的事情。而部分學生因為家人外出打工或者孤兒等原因,辦理不了相關的證明而失去申請貧困的資格?,F在大學生有從眾和自卑兩種心理。有些家庭并不困難的學生,看著別的同學都申請,就跟著也申請,這種從眾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有少數困難學生心理有自卑感,自己又好面子,不想讓大家知道自身情況,所以即便真正需要資助也不申請。在資格認定結束后,到了各類獎助學金評定的時候,就沒有機會獲得資助了。有的班級提出申請的學生就少,那么在接下來的資助環(huán)節(jié)上,只要申請的學生就能享受到資助。
(2)等級高的國家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以學習成績?yōu)闃藴剩簧僬嬲щy的學生沒資格申請。國家和省級獎學金是為家庭經濟困難,勤奮好學并且學生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專門設立的,在學習成績優(yōu)異相仿的情況下應該多考慮家庭經濟相對困難的學生。如果說學生綜合表現優(yōu)秀,可是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卻不困難,那就不符合申請的條件。而現在許多班級的在評定工作中,就出現了有些不把家庭經濟困難放在首位。也有些學生看著勵志獎學金的5000元獎金非常眼紅,從一開始的困難學生認定申請就表現非常積極;有的班級害怕沒有特別符合條件的,致使分到班級的名額浪費,輔導員或班主任就對于比較積極的學生適當放松了條件,這就致使不少學習成績相差無幾,但是家庭經濟真正困難的學生就不到資助,使獎學金設立的初衷出現了偏差。
(3)國家助學金金額大,資助廣,家庭情況不困難的學生獲得的資助也在增加。原先的國家助學金分三個檔次,根據不同的困難等級享受不同的資助標準。隨著國家資助力度的加大,現在上調到每人3000元,國家助學金的政策能覆蓋到全國430多萬名困難大學生,這樣就能幫助絕大多數家庭真正困難的學生解決日常生活問題,而不再需要家里給生活費。
每年大概有約20%的在校大學生能夠獲得每生3000元的國家助學金的資助,并且國家的政策讓能獲得資助的人越來越多,現實中有些班級真正需要資助的學生沒有幾個,但分配到班級的名額卻一點不少,這樣就導致了許多家庭經濟不困難的學生得到助學金。
2 應對問題的切實可行的方法
(1)由政府、民政部門牽頭,規(guī)范基層的家庭經濟困難情況調查,增加可信度,提高真實性。貧困生認定工作涉及面廣,并且年年都有,所以要對認定工作加強規(guī)范化管理,從基層抓起,認真做好家庭經濟情況調研。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困難家庭調查工作方面的管理,保證提供的證明及調查表等材料真實可靠。每名學生的家庭困難情況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真實說明。學校很難到每一名困難學生的家里進行調查,這樣就要求村委或者社區(qū)街道辦,以及政府民政部分切實做好基礎調查,保證提供材料的真實性。
學校要完善工作制度,從初期的調查到評議、認定、資助等各項工作,學生管理人員都要認真負責,確保這項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班主任要注意與學生的日常聯系,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性工作。因為學生之間更加熟悉,更能反映出多數實際情況,要經常與學生交談,把認定工作切實做到公平公正。真正地做好困難學生認定工作,需要政府部門做好調查外,也需要學校做好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讓學生懂得感恩,培養(yǎng)和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班主任要注意學生心理變化,尤其是困難學生的心理變化,避免出現自卑等不良的情況。
(2)學校在各類獎助學金評定時要加強監(jiān)督工作。要把經濟困難作為獲得獎助學金的基本條件,不符合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綜合表現優(yōu)異也不能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3)國家勵志獎學金金額大,班主任要認真綜合地對比申請學生的情況,比如學生成績、綜合素質考評等。一般來說,申請學生中學習成績優(yōu)秀,獲得各類獎勵、榮譽次數多,那么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幾率就大。在評定時,要明確勵志獎學金評定的首要條件是家庭經濟困難,當家庭困難情況差不多時再去比較學習的情況,而不是說學習好的前提下看困難情況。
(4)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程度屬于一般困難的學生要加強調查工作,嚴格執(zhí)行助學金的評定標準。
國家助學金的評定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在班級內部進行。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可以和申請學生的舍友,或者平時一起的同學了解他們的日常情況,也可以打電話給困難學生所在地的民政部門進行核實。作為班主任,要通過各種方法,全面了解班級內的困難學生,比如說他們平時在校期間的消費、交往等等情況,讓事實來說話,把這個看作評定依據。
在國家助學金的評定過程中,要想真正體現國家的資助政策,輔導員和班主任就要鐵面無私。在名額分配上要有所側重,根據提出申請的人數按照比例來分配,而不是按照班級人數平均分。在平時要多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況,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到國家助學金評定的時候就能做到公平公正,讓真正困難的學生得到更多的資助。
(5)學校要增設一些勤工助學崗位,通過有償助學,做到物質和精神助困統(tǒng)一。學校根據自身的情況,可以針對學生的需要設立一些勤工助學崗位,增加有償資助的形式,讓困難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一些生活費用。學校在做好政策行資助的同時,應當適當增加一些勤工助學的崗位,讓經濟困難的學生通過勞動的方式獲得一些基本的生活費,變無償為有償,讓受資助的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獲得資助。
每年的學生獎助學金認定以及發(fā)放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各界等大家的共同努力。努力打造資助的工作新模式,做到外部經濟救濟和內在人文精神關懷,切實讓家庭積極困難的學生得到資助,體現出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懷與幫助。
參考文獻
[1] 劉昆,于敏.假貧困生現象暴露高校助學政策漏洞發(fā)人深省[N].光明日報,2007-11-20.
[2] 王迎豐,楊榮.貧困大學生資助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南方論刊,2006-10-15.
[3] 張科.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0-2-31.
[4] 方可.淺議國家資助體系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經貿導刊高教論壇,2010(7).
[5] 張愛芳.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