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航
【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在語文教學中要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并對朗讀與背誦也有明確的要求,要求朗讀和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詩詞和文學作品。雖然朗讀與背誦是語文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但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是將語文知識通過口耳等各感官的共同配合,輸入到學生頭腦中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提倡朗讀與背誦教學,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朗讀;背誦;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朗讀是一種古老的語文教學方法,是口、耳等各感官共同合作的語言活動。通過朗讀將語言有感情地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體會語言的魅力,而背誦則是在朗讀的基礎上對有聲語言的積累。朗讀與背誦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還能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有必要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口耳并用,讀背兼行。
一、朗讀與背誦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一)朗讀與背誦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語文的教學任務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在朗讀與背誦的過程中,學生將語言信息進行加工,漸漸形成語言的積累,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對語言信息進行加工和輸出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的過程。而朗讀與背誦正是通過感官的互相合作,將語言信息輸入到大腦中進行加工,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材料,為自己建立一個龐大的語言信息庫,以便在語言表達中隨意調取,將語言流暢富有魅力地表現(xiàn)出來。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對詩詞和文學作品的朗讀與背誦,是強化學生掌握語言的基本功,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學生積累的語言信息越多,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就會越強,他們的思維也就更活躍,智力也就得到了發(fā)展。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曾說過:“要理解,必須記憶基本的東西?!边@句話充分說明了朗讀與背誦對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性。通過朗讀,會讓他們在頭腦中形成語言的典范材料,讓他們用這些材料作為衡量語言的標尺,漸漸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語感是學生理解語言的基本能力,語感強的人理解能力自然也很強,對語言也能更好地把握。在寫作中,思路也會變得很清晰,也能夠將內心的所想所感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行文也更流暢。
(二)朗讀與背誦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對一些詩詞和文學作品的朗讀與背誦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種藝術的欣賞過程。在語言藝術的熏陶中,學生對語言的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當學生將一篇文學作品以豐富的情感有聲地表現(xiàn)出來時,會讓語言的旋律給人聽覺上的享受,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為學生營造一片真實的意境,帶領他們體會文章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使他們從中獲得對語言審美的享受,對美好事物的憧憬。
二、提高學生朗讀與背誦的方法
朗讀與背誦也需要在科學的方法下才能實現(xiàn)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總結朗讀與背誦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高效地朗讀與背誦,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
1.有效的朗讀。在朗讀中,要求學生“心到、眼到、口到”。學生做到這“三到”,那么朗讀的效率也就能夠得到提高。教師在引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示范朗讀或者是采用一些課文的錄音,為學生們樹立朗讀的榜樣,讓學生有明確的朗讀目標,以免學生盲目地去讀,抓不住朗讀的要點,不懂得調整朗讀的語速,把握不好語句的停頓和語氣,讓朗讀平淡無味,達不到朗讀的要求。另外,采用范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情感,使學生在朗讀時也能注入情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與作者的思想產(chǎn)生共鳴,感悟文章所表現(xiàn)的生活哲理和優(yōu)美情境。
2.有效的背誦。背誦是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要遵循學生記憶的規(guī)律,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
首先,把握記憶的最佳時間。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記憶的規(guī)律挑選最佳的時間段,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背誦。一般早讀的時間都是比較適合學生背誦的,這是一天中學生的思維最活躍的時刻。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休息,頭腦得到了充分的放松,此時是背誦的最佳時機。然而也有個別的學生,認為在睡覺之前是自己記憶東西的最佳時間。記憶的時間雖然是因人而異的,但是我們追求有效的背誦的目標是一致的。
其次,理解是背誦的基礎。機械的記憶,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也不高,經(jīng)常是記得快忘得也快,這樣就失去了背誦的作用,不光是浪費了時間,還不能將所背誦的語言信息,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材料,對提升語言能力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記憶的水平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而理解的能力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強的。因此,要引導學生理解性地記憶,這樣才能讓背誦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在背誦前要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脈絡厘清,對文章的內容理解性記憶。
再次,溫故而知新。這是將背誦的語言材料進行再加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記憶的規(guī)律,對所記憶的內容往往是前深后淺,如果不及時鞏固,就會慢慢地被淡忘,最終消失在頭腦當中。科學實驗證明,階段性地保持識記材料的重現(xiàn)次數(shù),有助于加深記憶。經(jīng)常調用背誦過的語言信息,可以讓學生提升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材料,實現(xiàn)背誦的目的。
結束語:雖然朗讀與背誦是一種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方法,但是對提升學生的語文 學習能力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通過朗讀與背誦,可以提升學生對語言的審美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因此,朗讀與背誦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教學除了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應該返璞歸真,發(fā)揮一些傳統(tǒng)語言學習方法的優(yōu)勢,讓學生多讀、多記,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所以口耳并用、讀背兼行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韋彩金.語文教學中應重視朗讀與背誦[J].中學教學參考, 2012(13).
[2] 鄒莉雅.有效朗讀:語文教學的價值追尋[J].考試周刊, 2011(55).
[3] 李學勇.背誦:學生語感養(yǎng)成的“終南捷徑”[J].教師, 2010(1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