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慶
【關鍵詞】加法交換律 數學思考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A-0069-02
加法交換律是學生學習運算律時接觸的第一個規(guī)律。如何在這個內容的教學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教會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筆者帶著以上的問題,進行了以下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出示口算:51+35= 12+76=
40+26= 130+12= 126+143=
師:算式126+143中,我們把126和143分別叫什么?(加數)把得數叫什么?(和)
師:你們能驗算“51+35”的結果是否正確嗎?
生1:用減法驗算,86-51=35。
生2:還可以用加法驗算,35+51=86。
師:用減法驗算是因為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加法。那你知道為什么可以用交換加數再加一遍的方法驗算嗎?(學生在思考……)其實,在加法中還藏著我們不知道的一些規(guī)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加法運算中的規(guī)律。(板書:加法運算律)
二、探究新知,總結規(guī)律
1探究規(guī)律
師(多媒體出示一幅畫面):同學們喜歡體育運動吧,看屏幕上的這些同學,他們在做一些體育運動,你能根據圖中的數學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生1:跳繩的有多少人?
生2:一共有多少名女生在活動?
生3:參加活動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師:我們一起來解決剛才提出的幾個問題。先解決生1的問題:“跳繩的有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
生:28+17=45(人)
師:還可以怎樣列式呢?
生:17+28=45(人)
師:解決生2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女生在活動?”可以怎樣列式?還可以怎樣列式呢?
生:17+23=40(人),還可以列出23+17=40(人)。
師:解決生3的問題:“跳繩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還可以怎樣列式呢?觀察、比較每組中的兩個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每組中兩個算式的結果是相等的。
生2:可以得到三個等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17=17+28,17+23=23+17,28+23=23+28。)
生3:我發(fā)現(xiàn),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師:從這三個式子就總結出這樣的規(guī)律,是不是說服力不足。你還能說出像這樣的等式嗎?
生1:8+9=9+8
生2:79+58=58+97
師:能不能舉出加數是小數的例子?
生1:01+02=02+01
生2:06+07=07+06
師:能不能舉加數是分數的例子?
生1:+=+
生2:+=+
師:再觀察同學們舉出的這些例子,是否都能反映出剛才的這個規(guī)律?
生:都能反映這些規(guī)律。
2創(chuàng)造規(guī)律
師:我們把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加法交換律。我們剛才說出了這么多的反映加法交換律的等式,這樣說下去能說得完嗎?你能想一個辦法把這些算式都表示出來嗎?
生1:牛+羊=羊+牛
生2:甲+乙=乙+甲
師:我們可以用文字表示這里的兩個加數,但是我們一般選擇后一種。還能怎樣表示?
生3:□+○=○+□
生4:逗號加句號等于句號加逗號。
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我們一般選用數學符號表示。還能怎樣表示呢?
生5:a+b=b+a
生6:m+x=x+m
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我們確實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在數學中我們一般就用字母a+b=b+a表示加法交換律。那這里的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數?(整數、小數、分數)
三、應用規(guī)律,拓展提高
1判斷:下面哪些算式運用了加法交換律。
(1)23+89=89+23
(2)254+100=100+254
(3)35+19+65=35+65+19
(4)31×7=7×31
師:第(4)題是否應用了加法交換律?
生:沒有,好像用到了乘法交換律。
師:大家同意嗎?是的,這個題目確實用到了乘法交換律,你能說說乘法交換律的內容嗎?
生: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
2應用規(guī)律,填一填。
(1)15+36=( )+( )
(2)○+( )=△+( )
(3)03+( )=06+( )
(4)35+28+65=35+( )+( )
師:第(4)題應用了加法交換律之后,我們再計算的時候,就要先算什么?你發(fā)現(xiàn)這樣有什么好處?
生:先算35+65的和,正好是100,然后用100加28,這樣計算起來要簡便一些。
師:在這里,加法交換律的優(yōu)點體現(xiàn)出來了,就是可以使計算變得簡便。
師:你們能夠應用規(guī)律,直接計算出下面兩個算式的結果嗎?
19+36+81 57+78+43
……
3應用規(guī)律,進行驗算
(出示二年級數學課本P32的內容)師:如右圖,這是我們在二年級時學習的加法,課本提醒我們怎樣驗算的?你知道這樣驗算應用了什么規(guī)律嗎?
生:加法交換律。
師:計算下面各題,并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357+218 409+296 77+845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解決了課始提出的問題,知道了為什么可以用交換加數的方法進行驗算。這給我們一個啟示:數學知識前后的聯(lián)系是十分緊密的,希望大家要掌握好每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把數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教學反思】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加法交換律作為一種運算規(guī)律,其內容屬于理性的概括,學生掌握好這部分知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進行歸納概括。在教學中,如果僅僅出示幾個算式就讓學生總結加法交換律,學生對于這樣的規(guī)律認識不會很深刻,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后繼學習加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內容也是不利的。本教學中,借助學生經歷的跳繩、踢毽子等活動情境,讓學生根據呈現(xiàn)的信息,提出相應的問題,而后通過學生解答實際問題,初步發(fā)現(xiàn)三個等式“28+17=17+28,17+23=23+17,28+23=23+28”,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加法交換律的內容。學生通過解答實際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深刻理解規(guī)律內容,降低了理性概括規(guī)律的難度。
2在鏈條式知識體系中理解規(guī)律
加法交換律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加法,并且在二年級的時候,教材上就明確指出可以運用交換加數的方法進行驗算。而且,教師平時在教學加法計算的時候也經常使用此法要求學生進行驗算,但學生對“為什么可以用加法進行驗算”這個問題缺少思考。教師抓住了這一問題,在課始通過出示一組口算題并讓學生驗算,并提出這個問題,讓學生對熟知的用加法進行驗算的這一行為產生疑問,引發(fā)學生的深刻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后在課的末尾再呈現(xiàn)二年級教材上的這部分內容,讓學生明白原來早就接觸過加法交換律,接著安排學生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練習,通過這樣的問題和練習銜接前后知識,形成知識鏈條,同時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3在合情推理中總結并遷移規(guī)律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數學理性思維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理作為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始終,而推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本課中當學生針對三個加法算式總結出加法交換律的內容之后,教師并沒有及時給予肯定,而是提出了這樣的推理顯然不夠充分的說法。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列舉出多個加數是整數的、小數的、分數的等式,在此基礎上再總結出加法交換律的內容。這樣的推理方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預設的提問滲透給學生的,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掌握了進行歸納總結的推理方法,可見受益之大。通過歸納總結,學生對于以后再學習加法運算律推廣到小數、整數中就容易多了。
4在培養(yǎng)符號意識中升華規(guī)律
數學家羅素說過:“數學就是符號加邏輯?!痹跀祵W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學生要能夠理解并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北M管用字母表示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加法交換律這部分內容之后呈現(xiàn)的,但如何結合加法交換律這部分內容進行孕伏,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在本節(jié)課中也有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總結出加法交換律的內容——如何用更簡單的方式進行表達,這就是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升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舉出了不同規(guī)律的概括方式,“牛+羊=羊+牛”是文字符號的概括,“□+○=○+□”是圖形符號的概括,“逗號+句號=句號+逗號”是標點符號的概括,“a+b=b+a”是字母符號對于規(guī)律的概括,從學生舉出的規(guī)律概括性的內容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逐漸向著數學方面聚焦,學生在舉例的過程中理解這些文字、符號、圖形、字母表示的數可以是整數、小數和分數,為后面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打下了基礎。
(責編 韋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