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芳
【關鍵詞】幼兒教育 創(chuàng)造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A-0094-01
幼兒教育對孩子以后的學習、發(fā)展起著穿針引線、不可磨滅的作用。然而,在現實的幼兒教育中,幼兒教師并未起到很好的牽引作用,不少幼兒教師在教學時總是以教師講解、幼兒模仿為主。殊不知,這樣的幼兒教育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天真想象,還扼殺了幼兒愛問“為什么”的好奇心。那么,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該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呢?
一、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編能力
在幼兒園里,我們時常看到,幼兒一聽音樂就全身合著節(jié)拍輕輕地動彈。可見,音樂能讓幼兒放松心情,活躍思維。因此,幼兒教師不妨在幼兒學習歌曲時,利用音樂歌詞,讓幼兒續(xù)編歌詞或用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這樣一來,幼兒不但學得投入,而且激發(fā)了想象力。
例如,在學習歌曲《變變變》時,“一只手指頭,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在學完第一句后,我讓幼兒進行歌詞改編。我要求學生注意觀察“一只手指頭”像什么,然后讓他們仿編。有的幼兒編出了“一只手指頭,變呀變呀,變成小鉛筆?!薄耙恢皇种割^,變呀變呀,變成小筷子。”……在學完整首歌曲后,我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變成什么,同時要說出為什么。教室里立刻活躍起來,有的孩子說想變成機器貓、有的說想變成米奇……還有一個孩子說自己想變成仙人。雖然孩子的想法有些奇特,但是這都是他們獨立思考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從仿編歌曲過渡到創(chuàng)編歌曲,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二、在美術教學中,啟發(fā)“創(chuàng)造的靈感”
幼兒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生動有趣的。但由于幼兒還不會寫字,他們常常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懂得美術對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繪畫教學中,應利用幼兒喜愛繪畫這一特點,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有趣的車》繪畫活動中,一開始我問孩子們:“小朋友們喜歡汽車嗎?”“那你能說說汽車是什么樣子的嗎?”“長長的”“有點扁”“還有方形的車”……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澳銈兿氩幌氘斣O計師,給自己設計一輛汽車呢?”“老師要求你設計出我們身邊沒有看到過的汽車,你會嗎?”“會!會!”“那就利用你們手中的筆,畫出你心目中的汽車吧!”在我的提問和引導下,幼兒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沒多久,一輛輛栩栩如生的汽車在孩子們的筆下誕生了。有的孩子畫出了面包形狀的面包車,有的畫出了花朵車、蘋果車、樹葉車,還有的畫了太陽能汽車、風力汽車……這一幅幅小小的繪畫中,隱藏著每個孩子不同的創(chuàng)造意識。
三、在手工課中,讓幼兒有展現“創(chuàng)造作品”的平臺
說起“手工”,幼兒就特別興奮。在幼兒教育中,“手工”是開發(fā)幼兒動手能力的途徑之一。給幼兒一張紙,他們通過折、撕等不同的方法能變出不同的作品;給他們一塊橡皮泥,他們能捏出各種形狀的東西??梢?,幼兒通過手工活動,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這就要求教師能充分地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手工活動,利用手工課讓學生開動大腦、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例如,在一次橡皮泥的手工課上,我先是出示一朵布做的玫瑰花:“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漂亮的玫瑰花?!薄澳阋材苡孟鹌つ嘧龀銎恋拿倒寤▎??”孩子們臉上立刻表現出“想做”的表情。我沒有示范、講解如何做玫瑰花,而是讓幼兒自己觀察,然后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做出自己心目中想要的玫瑰花。孩子們憑著自己的想象,低頭忙碌著。很快,各種造型的玫瑰花在孩子們的手中誕生了。有的用黃色橡皮泥做成花心,用紅色橡皮泥做成花瓣,用鉛筆做成花莖;有的用紅色橡皮泥做成花心,白色橡皮泥搓成長條狀壓扁,然后纏繞成花瓣兒;有的用綠色橡皮泥做成葉子,用毛線做花莖……在手工課上,幼兒大膽地想象著、創(chuàng)造著,從中體驗到無限的樂趣。
四、在游戲中,陶冶幼兒“創(chuàng)造的心靈”
“游戲”在幼兒的學習中往往起到催化的作用。在游戲中,幼兒感到無比的開心。在平時,幼兒所玩的多數游戲其實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所以,在幼兒教育中,教師首先要為幼兒擴大游戲的空間。其次,要準備好幼兒游戲的工具和材料。游戲工具和材料往往能刺激幼兒的神經,讓他們產生一定的聯想,從而創(chuàng)造出別有趣味的游戲活動。最后,在游戲中,教師要加以引導和啟發(fā),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幼兒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為幼兒提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空間與平臺;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利用好各種活動,正確對待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各種表現,并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幼兒的再創(chuàng)造,讓幼兒能體驗到創(chuàng)造帶給自己的快樂。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