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軍梅
(山西省大同煤炭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3)
何謂習語?習語即習慣用語,是指在長期的語言使用過程中逐漸形成、提煉出來的固定表達方式,是語言中的精華部分,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生產(chǎn)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積累,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就其廣義而言,它包括諺語、俗語、俚語、典故、成語等。習語帶有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地方色彩,習語也是語言中主要的修辭手段,前后對稱,音節(jié)優(yōu)美,韻律協(xié)調。習語有的意思明確,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由于習語具有以上這些特點,所以在翻譯時,一定要有要求和標準。譯者除了“忠實”“通順”地保持原文之外,還應盡量保持原文的比喻、修辭、民族特色等。在習語翻譯方面我國有很多學者都早已探討過它的原則、策略等,如陳黎紅、盧進菊、吳軍贊等。其中論文中也不乏優(yōu)秀之作,但習語翻譯的關鍵究竟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就在于如何在譯文中表現(xiàn)源語習語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意義,也就是說習語中所蘊涵的諸多文化信息造成了習語翻譯中的障礙。比如,地理環(huán)境差異、宗教信仰差異、文化習俗差異、歷史典故差異等等。尤金·奈達(Nida)曾經(jīng)說過:“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因此,用什么方法才能很好地翻譯習語是本論文探討的主要問題。
所謂直譯,是指在符合譯文語言規(guī)范化的基礎上,在不引起錯誤的聯(lián)想或誤解的前提下,在譯文中保留英語習語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等的方法,讓譯文具有形神兼?zhèn)?、原汁原味和異國情調的特點。因此,要讓讀者更真實、更貼切地去了解國外人民的語言精華、民族特點,最好的方法是直譯法。故而,直譯法便理所當然的成為英語習語翻譯最主要的方法。例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濃于水),To break the record(破紀錄),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moss(滾石不生苔),A cat has nine lives(貓有九命),fast food(快餐),white collar(白領),green food(綠色食品),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協(xié)定),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If you playwith fire,you getburned(玩火自焚)。以上習語都是絕對的直譯法。保持了源語習語的結構、意境等,從而譯出了原汁原味、形神兼?zhèn)涞睦硐胱g文。
有的英漢習語在內容和形式都相符合,兩者不但有相同的意義和修辭,而且還有相同的或大體相同的形象和比喻,或相同的說理方式。也就是說,它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很容易推斷出來時,對于此類英語習語的翻譯,我們就不妨直截了當?shù)靥子脻h語習語。例如:
1、雙方有相同的形象比喻。如Easy come,easy go(來得容易,去得快);Practice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e(禍不單行);When wine is in,truth is out(酒后吐真言);Habit is a second mature(習慣成自然);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穿石);Praise to the sky(捧上天去);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Walls have ear(隔墻有耳);Be on the ice(如履薄冰);Add fuel on the fire(火上澆油);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s(渾水摸魚);以上這些同義習語的套用,有的學者把它歸為直譯范疇,因為譯文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的形象、比喻等。
2、雙方有大體相同的形象比喻。我們知道,英國是一個島國,航海業(yè)和漁業(yè)十分的發(fā)達,由此英語中產(chǎn)生了大量的與航海和捕魚有關的習語。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農(nóng)業(yè)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習語的很大一部分與農(nóng)業(yè)有關,因此,比喻花錢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w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如果譯成“花錢如流水”既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又不體現(xiàn)源語的形象比喻。英語中還有許多有關船、水的習語在漢語中無法對照?!發(fā)augh off one’s head”譯成“笑掉某人的”,在譯時把“head”套譯為漢語中經(jīng)常說的“牙齒”?!皃aint the lily”譯為“畫蛇添足”,因為在西方人的心目中“l(fā)ily”(百合花)是潔白、純凈的象征,再進行“paint”的話就多此一舉了。
英漢習語中還有一些形象意義不同,但其文化內涵及意義相連的,例如:“l(fā)ike a duck to water”(如魚得水),“a lion in the way”(攔路虎),“the four tigers of Asia”(亞洲四小龍),“l(fā)ike a drowned rat”(像只落湯雞),“black sheep”(害群之馬),“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殺雞取卵),“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貧如洗),“as timid as a hare”(膽小如鼠)。
在直譯的習語后增加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即添加解釋性文字,幫助讀者理解作者的意圖,此為音譯兼加注法。例如:
1、“Pandoras box”潘多拉的魔盒。出自希臘神話,是主神宙斯命令火神用黏土制成的地上第一個女人。潘多拉下凡時宙斯送給她一個盒了,她違禁打開,致使一切災害和罪惡跑散世上,只有希望還留在里面。喻指突如其來的災害之根源。
2、“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譯為運煤到紐卡索,“多此一舉”,還是不夠的,因為讀者對“Newcastle”不理解,所以必須加注,說明“Newcastle”是英國的一個產(chǎn)煤中心地,運煤到紐卡索是多余的事。
3、“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master carpenter”,其中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屬于加注的文字,魯班在中國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詞,但英語讀者卻不理解,所以必須加注,使源語中的文化信息得到充分體現(xiàn)。
4、“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馬。特洛伊戰(zhàn)爭時,希臘人把戰(zhàn)士藏在木馬里混進特洛伊城,從而攻下該城。喻指暗藏的敵人或危險。E.g.“The senior civil servant they arrested for spying turned out to be a Trojan horse,planted by enemy intelligence twenty years previously”其中“a Trojan horse”應加注,說明他們所逮捕的那位文職人員,原來是20年前敵人情報機構安插的特洛伊木馬(危險人物或敵人).
5、“Itwas Herculean task ,buthemanaged to do it.”其中,“Herculean”是希臘神話中力大無比的英雄,他曾被罰去完成12項極為艱巨的任務,成功后被封為神,喻指雖然任務艱巨,但最終成完成。
就是舍棄原文的字面意思,不能直接采用直譯法處理,如果采用直譯法,譯文就不忠于原文,或不能為譯語讀者所接受,因為中英習語翻譯時,存在著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的差異,此時,應采用意譯的方法。例如:“as easy as a pie”(易如反掌),“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一個不及兩個智),“be wise after the event”(事后諸葛亮),“Each has its ownmerits”(各有千秋),“She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what she likes.”(她生長在富貴之家,認為凡事都可隨心所欲),“Among so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ofwater”(同這么多穿著體面而有教養(yǎng)的人在一起,這位鄉(xiāng)下姑娘感到很不自在)?!皐hite elephant”應譯為“廢物,大而無用的東西,而不是白象”,“do the donkey work”應譯為“干粗活”。
1、不要“死譯”“硬譯”。例如:“black sheep ”“害群之馬”不能照字面意思死譯成“黑色的羊”?!癟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a wet blank”少年們沒有邀請Bob去參加他們的宴會,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掃興的人”?!癊asy come,easy go”譯為“來的容易去的快”,而不能按順序逐字逐句翻譯,如譯為“容易來,容易去”就成笑話了。
2、不要硬套具有民族色彩的譯文。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和漢語習語“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雖然有相同的意義,但英譯漢時決不能套用后者,因為諸葛亮是我國的一個歷史人物,與原作上下文會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譯為“一人不及兩人智”就比較合適,意思既不走樣,又可避免因民族色彩所引起的矛盾。
3、注意英語習語的縮略形式?!癐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you will catch neither.”腳踏兩條船,必定落空,可縮略為“To run after two hares”?!癐t’s no use crying over themilk”(作無益的后悔,覆水難收)以縮略為“To cry over spiltmilk”?!癢here there is smoke,there is fire.”有煙必有火,無風不起浪,可縮略為“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以上縮略形式的翻譯與原完整句相比,含義也不變,給人一種很精練的感覺。
總體來說,英漢習語翻譯方法在國內就是以直譯法、套譯法、意譯法、音譯兼加注法等為主,習語翻譯不僅僅是源語習語向目的語的轉換,最關鍵的還是文化移植。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一定要在不同的情況下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并且逐漸加強自己對中外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只有這樣,譯者才能譯出更加具有異國情調的原汁原味的譯文。
[1]Nida,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EducationPress,1993.
[2]譚衛(wèi)國.新編英漢互譯教程(第三版)[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3]張培基等.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4]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5]盧進菊.論英語習語的文化內涵及其翻譯[J].河南社會科學,2004,(4):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