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華
當今學生,缺少兄弟姐妹間的嬉戲打鬧,少了我們當年烤紅薯、擲陀螺等有趣的游戲,更多的是傷害眼睛的電腦網(wǎng)絡(luò)游戲等等。成長的學生看似成熟,卻又幼稚非凡。剛升入初中的他們,這方面更是如此。所以,班主任難當?shù)?,尤其是初一的班主任?/p>
這群初一的學生對新學校有新鮮感,對未來充滿著幻想,如何更好地引領(lǐng)他們步入初中的殿堂,班主任是關(guān)鍵,班會課更是關(guān)鍵。接到新一屆的學生,為了帶好班級,假期看了很多書籍。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就是我學習的榜樣。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必須理清思路,把帶班的前三堂班會課上好。于是,我在開學初,精心安排了三堂班會課。
一、拉鉤的承諾——懂得一諾千金
初一的孩子是需要一些老師的引導(dǎo)的。但是很多人會說,我說了他,他不聽,這有什么辦法。其實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要讓他承諾,懂得一諾千金。
第一堂班會課——主題:“拉鉤的承諾”。時間:開學第一天。準備:開學初讀給學生的第一封信、音樂《清晨》(班得瑞)、話筒等。主持人:班主任、班長、組長。
開學初,我就模仿李鎮(zhèn)西老師寫了一封信,并且在第一堂班會課上(即開學第一天)讀給大家聽:
“同學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老師,也是好朋友了。仔細想來,多年前的緣分讓我們走在了一起,有了今天的相遇。從今天開始,我成了你永遠的老師,你也成了我永遠的學生。
……
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幸福!知道嗎?公共汽車上,你可以為一位老奶奶讓座,那樣那位老奶奶就會因為有你這樣的乘客而幸福?!?/p>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幸福并不困難,老師覺得咱們一定能做到。
今天,班會課上,我的承諾‘拉鉤儀式現(xiàn)在開始?!?/p>
在這個班會上,我與大家一起拉鉤,組員與組長拉鉤,組長與組長拉鉤,共同承諾要做到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后來,這個班級大部分人能做到遵守承諾,經(jīng)常聽到鄰班的老師稱贊我們班級。于是我又將別人的稱贊寫在黑板的角落,讓學生自己產(chǎn)生幸福感,久而久之,班級里“文明多了”。
拉鉤是童年時代一種最單純的游戲。我把“拉鉤”用于我的班級,是讓每一個孩子回歸童年的淳樸、善良,引領(lǐng)他們一步步走向成熟。我想:作為一個教師,要“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很多人一直吶喊——教育是心靈的藝術(shù)。剛步入初中的稚嫩的孩童,用說教的教育方式,未必能與學生之間構(gòu)建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相互之間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愛是最好的教育?!眴拘阉昀镒罴冋娴臇|西,也許是教育好他的重要前提。事實證明,這份童真的再現(xiàn)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記者招待會——實現(xiàn)主人的愿望
記得很多人說過,童年的游戲里不僅僅是“過家家”,很多游戲可以與班會課結(jié)合起來。這可以更好地教育好學生?!伴_記者招待會”就是一個好方法。它可以讓學生找到當主人的感覺,成為管理班級的主人,自己決定班規(guī),討論管理班級的方法。
第二堂班會課——主題:“記者招待會”。時間:第一周班會課。準備:學生問題預(yù)設(shè)即預(yù)設(shè)答案、照相機、話筒等。主持人:班長、學習委員。
在新接初一的班級第一個星期,我讓大家一起召開一場“記者招待會”,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等9名委員和我一起坐在臺前,一一解答大家對管理班級的提問。
一開始任務(wù)布置下去,我以為大家不會在意。后來,卻發(fā)現(xiàn),很多人做了精心的準備,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班級差生“差”在哪里,你怎么看待這兩個字?做一個好班委有哪些方法。等等。學生的提問很多,我和9個班委一一做了解答。為了讓班會更有快樂感,我還委派了宣傳委員擔任報道員,將班級的事情寫成報道稿貼在班級報刊欄,副宣傳委員還拍了很多照片作為紀念,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這樣的活動,給了學生一份自信。學生是自由的,提問后解答的問題是公平的,也愿意做到。班委坐在前臺,也擁有了一份光榮感、神圣感。后來,班委很愿意辦事,因為不好好辦事,他們在記者招待會上的承諾就難以實現(xiàn)。
記得曾經(jīng)看過的《班主任工作藝術(shù)》上,一篇《師生溝通大法》也曾經(jīng)提到這一點。著名的班主任李鎮(zhèn)西、魏書生也曾經(jīng)在班級搞過這樣的班會。在經(jīng)過這樣的班會后,我想:其實學生與老師之間缺少的就是溝通,當你成了他們心目中的偶像,那么,什么問題就都解決了,他也會很聽話。這樣既民主了,又得人心了,何樂而不為?
三、蘋果樹下的責任感——理想宣言
沒有理想是不行的,尤其是初一年級,正是充滿理想的時候。我想,要讓孩子們在快樂中乘上理想之舟,開啟自己的人生航程。在班級的第三次班會課上,我設(shè)計了“蘋果樹下的責任感”一堂班會課。而這堂班會課就是讓學生在樹上貼上屬于自己的“蘋果”。
第三堂班會課——主題:“定理想,定目標”(即宣讀自己的近期理想)。時間:第二周的班會課。準備:在班級的墻壁上懸掛上圖。圖上是電腦設(shè)計的一顆蘋果樹,樹上枝繁葉茂,就是缺少果實。為每位同學準備一個蘋果型的便利貼,每位同學準備鉛筆。班主任準備3分鐘發(fā)言稿。主持人:三位班長。
班會由三個班長主持。班會課上,班長宣讀了自己的理想,副班長利用課件再現(xiàn)了名人的理想。而我,也以朋友的身份講了自己幾個年齡階段的理想,和近期的理想。接著,我請大家思考三分鐘,靜靜地在分發(fā)到的便利貼“蘋果”上寫上自己的理想。然后,在一段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中,孩子們靜靜排著隊,鄭重地將自己的理想貼到蘋果樹上??煜抡n時,一顆掛滿了蘋果的蘋果樹就這樣呈現(xiàn)在班級的墻面上。那飄著孩子夢幻一般的童年夢想之花,就這樣被悄悄在心中綻放。
我想,剛步入初一的孩子,還是那么稚嫩,那么對人生充滿著好奇,我們要讓孩子們在童年的天空里埋下理想的種子。教育孩子,永遠是一大難題。作為教育者,深愛著孩子的教育者,只要把心交給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那么,會結(jié)下豐碩的果實。
(如皋市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