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武 俞立平
摘要:從單個指標選取、指標數量、評價方法、評價反饋四個方面構建分析框架出發(fā),分析了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評價中的若干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評價
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清晰,人們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地集中于適合職業(yè)教育特點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了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建設的成果進行考察,各種各樣的評價體系應運而生,高職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是根據專業(yè)教育目標和標準,對實踐教學適應社會需要和培養(yǎng)目標的程度進行的一種價值判斷??陀^公正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對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良好運行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高職實踐教學評價領域,許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朱雄才、陳麗能、伍建橋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高職畢業(yè)實踐教學質量。李進從管理、內容、效果、師資、設備五個方面構建了廣西高職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張旭輝、王宇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進行了評價。于俊樂、許永龍利用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了高職院校實驗教學體系的質量??傮w上,在高職實踐教學評價領域,學者的研究較多,但在指標選取、數據獲得、評價方法等方面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評價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評價問題分析
本文從單個指標的選取、指標數量、評價方法、評價反饋四個方面構建分析框架,如圖1 所示,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
數據獲取的難易程度實踐教學評價指標數據的獲取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人們傾向于選取那些數據易于獲得的指標,而較少考慮這些指標是否合適,這樣勢必導致某些方面指標偏多,而某些方面指標偏少,不能反映評價對象的總體特征。比如學生對實驗指導教師的評價,要取得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高職學生有可能給要求不嚴的教師打高分,這種現象是比較普遍的。
中間評價指標與最終評價指標高職實踐教學評價的一級指標一般有實踐教學管理、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實踐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如果有很好的方法能夠測度出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其實是沒有必要對實踐教學管理和教師進行評價的。比如一個熟練工人加工一個合格零部件需要40分鐘,而某高職院校某專業(yè)90%的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也可以完成,那么實踐教學的質量是有充分說服力的,再進行教師評價與實踐教學管理評價就沒有意義。因此,在最終指標不能很好地測度的情況下才能選取部分中間指標。目前,幾乎所有的實踐教學評價,教學效果作為最終評價指標僅占很小的權重,對于一些教學效果相對較好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評價,顯然是不合適的,而現在幾乎所有的高職實踐教學指標體系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不同專業(yè)實踐教學評價千萬不能“一刀切”。
指標數量的選取目前的高職實踐教學評價,少則20個指標,多則60多個指標,幾乎囊括了高職實踐教學管理的所有細節(jié)。指標數量多,數據搜集不易,增加了處理成本,同時也使評價工作變得非常復雜;指標數量少,又不容易反映全面信息。指標選取過多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由于指標間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性,除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可以適當降低指標間的相關性外,采用其他方法進行評價一般都會導致重復計算,影響評價的精度和效果,目前指標間相關關系的修正還是個難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評價方法眾多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有幾十種,各有特點,根據權重確定方式結合評價原理,本文將其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主觀賦權評價,多數采取綜合咨詢評分確定權重,然后對無量綱的數據進行加權匯總,如綜合指數法、專家會議法、德爾菲法等等。第二類是客觀賦權評價,根據各指標間相關關系或各指標值變異程度來確定權數,然后進行加權匯總,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權法等等。第三類是系統(tǒng)評價方法,其特點是綜合運用運籌學、模糊數學、系統(tǒng)工程等領域的方法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不是根據原始指標值直接加權匯總,結果可以有具體的分值,也可能僅是排序。在評價過程中,該類方法有些賦權,如ELECTRE法、模糊綜合評價法、PROMETHEE法等等;有些不賦權,如突變理論、數據包絡分析等等。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同一評價對象,選取相同的指標,采取同樣的數據,但不同評價方法得出的評價結果不一致,結果難以得到公認。
評價中“你有政策,我有對策”的效應評價機構與評價對象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評價結果公布后,評價對象一般會根據評價指標進行調整,力圖提高自己的水平。在高職實踐教學評價中,各種各樣的豐富指標集中在一起,反映了實踐教學的全貌。在正常情況下,指標體系中指標間的關系大致均衡穩(wěn)定。在實際評價過程中,考慮到方便和節(jié)約成本,人們有時往往用少數有限的指標來進行評價。因此,某些高職院校為了提高自己的評分值,人為采取措施提高少數有限的幾個指標值,有時會破壞原有所有指標之間的均衡關系,總評分值高了,但并不能真正說明該高職院校真實的實踐教學水平同步提高了。
關于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評價的思考
區(qū)分實踐教學評價與實踐教學管理實踐教學評價與實踐教學管理是有區(qū)別的,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均制定了一系列實踐教學相關的管理制度,如果將這些制度的要點全部抽取出來,就變成了若干控制指標,其數量是極其龐大的,這也正是目前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指標眾多的主要原因。其實,只要嚴格區(qū)分實踐教學管理和實踐教學評價,有針對性地選擇若干重要指標,是可以大大減少評價指標數量的。
評價指標數量不宜過多在音樂方面,中國古代有五音——宮、商、角、征、羽;西方音樂有七個音符。《易經·乾鑿度》中有:“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復變而為一”,“陽起于一,正于七,極于九”,認為自然萬物遵循著“一、七、九、一”的往復偱環(huán),而七恰好居于正中。因此《說文解字》中有“七,陽之正也”的說法,可見,1、5、7、9是幾個重要的數,反映了自然界某些變化狀態(tài)。美國心理學家米勒(G.miller)通過測定得出一般成人的短時記憶平均值。米勒發(fā)現,人的記憶廣度平均數為7,即大多數人一次最多只能記憶7個獨立的“塊”,因此,數字“7”被人們稱為“魔數之7”。在層次分析法中,對指標評價的標度為9,也有一些專家提出3、5、7標度,因為人的區(qū)分能力是有限的??傮w上,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從教育評價的角度,也應該有類似的規(guī)律,即在綜合考慮評價目的、數據可得性、數據搜集成本的前提下,評價指標的選擇最好以3~9個指標為宜,或者至少二級指標的選擇應該是在這個范圍內。
注意信息融合,提高評價結果的認可度對于同一實踐教學評價對象,選取相同評價指標,但用不同評價方法評價結果不一的問題,至今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目前,完全不考慮專家因素的客觀賦權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即使采用主客觀相結合的評價方法,也不能解決不同評價方法評價結果不一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建議,可以采用評價結果信息融合的方法進行適當優(yōu)化,其步驟如下:首先選取各種可行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然后將評價結果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級,如分為優(yōu)、良、中三大類;接著將所有評價方法中評價結果一致的評價對象挑選出來,構成學習樣本;最后再用學習樣本進行回歸得到各指標的權重,再用該權重進行評價。
采用綜合指標應對“對策效應”為了防止“你有政策,我有對策”的對策效應,在高職實踐教學評價中應適當采取一些綜合指標進行評價,因為,綜合指標往往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反映了指標間錯綜復雜的稽核關系。比如,校外實訓基地數量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指標,而應該采取人均校外實訓基地容量指標。
參考文獻:
[1]朱雄才,陳麗能.高職生畢業(yè)實踐教學質量的模糊綜合評價[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
[2]伍建橋.應用模糊集理論評價高職實踐教學質量[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5).
[3]李進.廣西高職高專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的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
[4]張旭輝,王宇.應用型工商專業(yè)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6,(10).
[5]Miller G. 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The Psychological R.
作者簡介:
李洪武(1969—),男,揚州職業(yè)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信息化領域教學。
俞立平(1967—),男,博士,揚州職業(yè)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信息經濟、技術經濟、科學計量領域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