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英
摘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當給他們以科學的方法指導,以便讓他們在小學階段打好寫作基礎,為將來的中學學習做好準備。
關鍵詞:小學;寫作能力;培養(yǎng)
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在寫作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小學生常感到無話可寫。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重視課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小學生的語言材料,尤其是書面語言材料主要來源于課文,所以課文教學是小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第一步。
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借助課本,通過典型課文或片段講解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的真實性以及表達的準確性,讓學生體會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例如《翠鳥》中的一段話:“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它長得可真漂亮;翠鳥叫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翠鳥捕魚的動作非常迅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边@段描述中使用了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像“漂亮”、“清脆”、“迅速”、“陡峭”,都是很好的語言材料。
另一方面,教師可通過課文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初步掌握文章的寫作層次和結構,初步獲得語言組織能力。上例中的動詞“?!?、“長”、“叫”、“貼”、“住”就是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對翠鳥加以描寫的。通過這些典型片段教學,學生會逐漸掌握描述事物的規(guī)律。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二、重視體驗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兒童認識事物,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要敘述事物,必須先認識事物,了解它們,這唯有下工夫觀察。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呢?
(一)通過觀察實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師可指導學生確定一個事物為目標進行連續(xù)觀察,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留意其具體表現(xiàn)及顯著特點并隨時進行記錄,從而引導學生加深對事物的了解和認識。
(二)運用多媒體,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隨著網絡的普及,多媒體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方面,多媒體也可派上用場。例如,以動畫的形式播放一起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過程,讓學生注意觀察事故場面及背景場面,隨后對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例如:事故發(fā)生的地點、時間、原因、受傷情況等。
三、重視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牛頓能從蘋果落地,進而想象到萬有引力這一個科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都是因為有了想象力。小學生在寫作中的想象能力是指他們在作文過程中。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對大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小學生想象力的豐富程度對他們寫作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呢?
(一)聯(lián)想是想象的基礎
聯(lián)想就是由此及彼。小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要淺顯得多,但教師要教給學生聯(lián)想的方法。例如從彎月想象到英文字母C,從“白日依山盡”想象到“黃河入海流”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的聯(lián)想方向。指導學生打開思路,進行合理聯(lián)想,對學生的不合理聯(lián)想要委婉地加以糾正,但不要過多地限制學生的思路。
(二)利用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閱讀可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字閱讀。引導學生在讀中想,在想中讀,使學生所讀到的文字內容能夠以圖畫的形式呈現(xiàn)在腦海中,能把文字描述的內容想象成一幅幅的畫面,這樣,學生的想象力在無形中就得到了鍛煉。如《驚弓之鳥》一課中的一段描寫:“更贏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掉了下來?!痹谶@一片段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大腦里至少形成這樣幾個畫面:一是“左手拿弓,右手拉弦”:二是“大雁直往上飛”;三是“拍了兩下翅膀”:四是“從半空里掉了下來”。二是圖畫閱讀。畫面是對現(xiàn)實情境的直觀顯示,是幫助學生進行形象思維的階梯,也是啟發(f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的直接憑借。因此,在教學中運用插圖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學生通過讀圖發(fā)現(xiàn)圖中畫的是一只眼睛,不過眼珠畫成了地球,眼睫毛畫成了樹木。這是為什么呢?此時教師要啟發(fā)學生:“眼睫毛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回答:“保護眼睛?!蹦敲从纱吮憧杉ぐl(fā)學生的想象力:樹木保護地球,就像眼睫毛保護眼睛一樣。從而理解圖畫所表達的主要意思:保護樹木。
(三)利用求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求異思維是在思維中自覺地打破已有的思維定式、思維習慣或以往的思維成果,在事物各種巨大差異之間建立“中介”,突破經驗思維束縛的思維方法。求異思維是鍛煉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司馬光砸缸》一文中,司馬光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維定式采用求異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典范。那么,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文時,還可以啟發(fā)學生:除了用石頭砸缸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嗎?此時便是鍛煉學生想象力的好機會。
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細節(jié)描述能力
細節(jié)描述的能力源自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細節(jié)描述可使學生的寫作內容更翔實、更生動。例如,學生在介紹某人物時常會用到“勤快”一詞,那么如何表現(xiàn)該人物的“勤快”則需要帶有細節(jié)描寫的例子。
總之,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當給他們以科學的方法指導,以便讓他們在小學階段打好寫作基礎,為將來的中學學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