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來,一股香甜的氣味鉆進鼻子,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八弧边@聲音小而尖細,像小蟲子在耳邊說悄悄話。我立刻清醒過來——是鍋里的紅薯在“唱歌”呢!
媽媽常說,燜紅薯最講究火候。要是時間不夠,紅薯外面看著紅通通的,里面卻硬得像石頭。作為家里的“紅薯小管家”,我每天早上都會守在灶臺邊,耳朵緊緊“盯”著鍋里的動靜。只要聽見紅薯皮發(fā)出輕輕的“嘶嘶”聲,就知道它們已經(jīng)熟透啦!我挽起袖子把軟軟的紅薯從鍋里撈出來?!昂艉簟贝瞪釟?,咬上一口,甜蜜的滋味一直暖到心頭。
“嗞啦——”是油條下鍋了,油花四處亂濺,只見油條冒著泡,油花也唱起了歌。一口咬下,油還在嘴中“滋滋”地響。
“咕嘟咕嘟——”灶臺上的奶鍋也不甘示弱,像是有群小精靈在鍋底開派對。鍋蓋被頂?shù)谩班表懀议_鍋蓋的瞬間,濃稠的牛奶像瀑布一樣歡快地沖進玻璃杯,表面浮著的小泡泡“噗”地爆開,甜絲絲的奶香立刻填滿整個廚房。坐在餐桌前,左手捧著熱乎乎的烤紅薯,右手捏著剛出鍋的油條,再“咕嚕咕嚕”喝一大口暖乎乎的牛奶……這樣溫暖的早餐時光,成了我最珍貴的回憶。
那帶著聲音的香氣,每當想起,都覺得暖烘烘、甜滋滋的。
老師小評
小作者突破聲音的傳統(tǒng)形式,將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巧妙融合,用聲音描寫出紅薯的甜糯,油條的酥脆,牛奶的絲滑。畫面鮮活立體,充滿童真趣味。
【作者系福建廈門市思明區(qū)湖濱小學六·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