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提出:“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lián),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痹诔踔姓Z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跨學科學習,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形式和方法,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能夠在多學科的教學體驗中把握多學科內涵,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語文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切實提高名著閱讀教學質量。
一、初中語文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必須掌握的技能,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閱讀思維框架,還能夠促進學生分析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主動將所學知識與閱讀內容相結合,獲得對閱讀文本的完整理解[1]。初中語文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的開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主動探究知識,理解知識間的關聯(lián),從而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凸顯跨學科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二)有助于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部分初中學生的課余自主閱讀時間較少,不利于閱讀視野的拓展,而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的開展能夠及時彌補這一缺口。教師可通過文本內容引申課外資源,幫助學生了解各類文學作品,使學生真正意識到閱讀的益處,增長知識和閱歷,不斷開闊學生知識視野[2]。
(三)有助于學生形成多元價值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初中學生社會閱歷有限,很難有效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和價值觀,導致部分學生跟隨大眾思維思考問題,忽視了問題的多元性??鐚W科閱讀教學的開展,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認知,使學生意識到不能用單純的“對”與“錯”判斷事物的好與壞,而是要運用發(fā)展和辯證的眼光,多角度思考問題,有助于學生多元價值觀的形成[3]。
二、初中語文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推進策略
(一)深入研讀教材,布置綜合性閱讀任務
教師通過研讀部編版教材內容,發(fā)現(xiàn)教材內容主要由五個版塊組成,其中綜合性學習是最核心的教學內容。綜合性學習模塊蘊含著豐富的主題和育人價值,是教師開展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的首選[4]。因此,教師應深入研讀教材,運用綜合性學習模塊開展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這樣既能夠發(fā)揮名著閱讀的優(yōu)勢和價值,又能夠激發(fā)學生跨學科閱讀的活力,提高學生名著閱讀熱情。
以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名著導讀《簡·愛》的教學為例。本單元是一個古代詩文單元,從多個角度反映古代先輩的政治生活和征戰(zhàn)實例。基于此,教師針對單元主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綜合型閱讀任務:梳理單元文本內容、了解單元文本大意、建立單元人物檔案、剖析名著內涵等。為完成閱讀任務,學生要借助信息技術主動搜集名著資料,并繪制思維導圖,完整地呈現(xiàn)故事的發(fā)展過程,同時詳細介紹名著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設計深意[5]。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高信息技術運用能力,還能提升對名著的整體認知,為接下來深入剖析名著內容奠定基礎。此外,教師還可以立足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角度,為學生設置閱讀任務:“請你從思想道德的角度分析主人公在面對生活磨難時的人生態(tài)度,并以具體的片段內容為例,闡述文章描繪了主人公怎樣的婦女形象?”教師通過帶領學生深度剖析名著內涵,完成具有針對性的名著閱讀任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能夠促使學生體會到名著中蘊含的人文素養(yǎng)和價值,進而獲得有益的知識經驗。
(二)構建跨學科閱讀情境,培育閱讀高階思維
1.以言語智慧構建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言語智慧是一種新型的表達形式,囊括遣詞造句的藝術。在初中語文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言語智慧為學生構建真實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促使學生真實體會情境。基于此,教師可以借助真實歷史事件為學生構建情境,使學生的思維與名著內容緊密貼合[]。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紅星照耀中國》的教學為例。此名著是一篇紀實性報道作品,主要講述1936年6月至10月作者在中國西北延安根據(jù)地的所見所聞?;诖耍處熆稍O置名著導讀任務:了解紀實性報道寫作技巧;小組合作查閱資料,講述革命先輩在此時期所經歷的事件以及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言語智慧為學生構建閱讀情境,使學生真實體會到1936年延安根據(jù)地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帶入紅色的抗戰(zhàn)年代,切實體會革命先輩的不易與偉大。
教師還可以借助名著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問題中思考,主動聯(lián)系其他學科知識,開展名著跨學科閱讀。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名著導讀《昆蟲記》的教學為例?!独ハx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chuàng)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書中記錄100多種昆蟲的種類、習性和特征,對學生了解大自然、探究生物知識具有推動作用。教師可基于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昆蟲一一螞蟻,運用言語智慧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螞蟻是什么類型的昆蟲?有哪些種類?它的基本習性有哪些?”借助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名著內容、查閱資料并結合自身生活經驗,了解螞蟻的基本特征。
教師運用言語智慧創(chuàng)設名著跨學科閱讀情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習得更加豐富的生物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愛護動物的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
2.以項目化設計構建情境,提高學生思辨能力
除了依靠言語智慧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還可以對名著內容進行項目化設計,促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提高思辨能力。項目化設計的實施,能夠使學生積極運用學科知識,將想象和聯(lián)想與名著內容進行巧妙結合,讓學生真正沉浸于名著文本情境,感受名著魅力[7]。
在實際開展項目化學習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將名著內容與日常生活經驗和思想相結合,以便學生深刻理解名著內涵,提高閱讀能力。以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名著導讀《水滸傳》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組織跨學科名著閱讀項目化學習辯論賽(見表1),引導學生通過互動性、引導性的辯論賽形式,深入研讀名著內容,多元思考寫作內涵,激發(fā)學生的辯論思維,最終生成具有實際意義的辯論結果,切實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教師利用言語智慧和項目化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讓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主動將各個學科的思維和概念進行整合,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促進學生閱讀高階思維的發(fā)展[8]。
(三)設計跨學科閱讀問題,培育學生多元思維
閱讀是培育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設計多元化的跨學科閱讀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能來探究文本內涵,促進學生多元思維的發(fā)展[9]。
以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舊版)第六單元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從物理、生物、地理等方面設計跨學科閱讀問題,讓學生探究主人公途徑各個地區(qū)所遇到的奇特景觀和事件,不斷拓寬學生眼界,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主人公勇于挑戰(zhàn)未知世界的勇氣及責任感。比如,教師可提問:“請嘗試用物理知識說明潛艇為什么能用海水來發(fā)電?請嘗試用生物知識說明主人公在航行時遇到的抹香鯨、長須鯨、大章魚分別屬于什么物種,有何特點?請嘗試用地理知識說明主人公所經歷的擱淺、土著圍攻、同搏斗鯊魚、冰山封路等事件分別出現(xiàn)在他們途經的哪幾個地點,并分析其原因?!苯處熃柚鷨栴},將學科知識與名著內容進行有效關聯(lián),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名著內容,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名著跨學科閱讀的教育價值[10]。
(四)連接實際生活,開展跨學科閱讀實踐
名著跨學科閱讀的教育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于課堂教學,還體現(xiàn)在與課外實際生活的連接。在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名著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連接,帶領學生挖掘知識與生活間的關聯(lián),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資源。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名著導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教學為例。此名著宣揚了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優(yōu)秀精神,激勵學生不斷奮發(fā)圖強,在拼搏中證明自己的價值。為使學生切實理解這一精神,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和道德與法治學科,觀察身邊具備此精神、品質的人,使學生在生活中切實體悟該精神,獲得人生感悟。如一位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和道德與法治教材,認為在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災的軍民都是具有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精神的民族英雄。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搜集相關的影視資源,并在觀看后與名著中的人物進行分析對比,以此達到深層感悟、體會人物情感內涵的目的。教師通過將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相連接的形式,能夠使學生在今后閱讀名著的過程中,主動將名著內容與生活實際相連接,提高對名著內涵的理解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開展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深入挖掘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名著知識的同時,結合多種學科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切實發(fā)揮跨學科學習的整體育人優(yōu)勢?;诖耍處熆赏ㄟ^布置綜合性閱讀任務、構建跨學科閱讀情境、設計跨學科閱讀問題、開展跨學科閱讀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開闊閱讀視野,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獲得學習樂趣,以此強化名著閱讀水平,切實提高跨學科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林藝容.統(tǒng)編初中語文名著“跨學科”閱讀教學推進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3(9):98-101.
[2」雷冰.跨學科思維下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以《駱駝祥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21(14):18-21.
[3」王燕芳.紅色經典名著跨學科學習實踐探究:以《紅星照耀中國》推介活動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3(9):95-97.
[4」萬晨蕊.初中語文名著導讀項目化學習策略研究[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23.
[5」張賢.跨學科視域下名著閱讀教學實踐探究:以《西游記》教學為例[J].小學語文教學,2023(2):9-11.
[6」張彪.技術支持下的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教學實踐:以《海底兩萬里》名著閱讀活動為例[J」。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2022(9):19-24.
[7」劉琳,劉萍.跨學科學習:讓知識在閱讀情境中活起來[J].中學語文,2023(32):16-17.
[8」陳正.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教育界,2023(31):17-19.
[9」王蓓茹.新課標視野下閱讀賦能跨學科學習的研究與實踐[J].文科愛好者,2023(5):149-151.
[10]胡雨欣.基于大概念的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施:以《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3(7):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