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純真無邪的小學一年級時光里,我有了一個別具一格的琿名一—“小油餅”。這個琿名的由來,與我對小油餅的那份情有獨鐘緊密相連。
20世紀80年代初期,物資相對匱乏,許多家庭仍在為基本的溫飽問題而苦苦掙扎,若是能吃上一頓油水大的飯,簡直就是奢侈。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對母親偶爾制作的小油餅念念不忘。
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清楚地記得母親制作小油餅的過程。她先熟練地將面粉倒入盆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用靈巧的雙手不停地攪拌、揉搓,直到面團變得光滑細膩、富有彈性,然后罩上白塑料紙放到太陽下催醒。面團醒好后,母親將其放到案板上,再次用力地揉按,目的是給面團排氣,讓其變得更加柔軟而富有韌性。接著,母親把面團搓成長條,熟練地切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段,再用手掌輕輕地把這些小面團按扁,包入芝麻糖餡后將收口捏緊,確保那香甜的餡料不會外泄。之后,母親再次輕輕按壓這些小面團,讓它們變成形狀規(guī)整、大小一致的小油餅坯子。
接下來就是炸制環(huán)節(jié)了。母親往鍋中倒入十分珍貴的食用油,當油燒至八成熱時小心翼翼地把小油餅放入鍋中。小油餅一入油鍋便發(fā)出“磁磁”的聲響,油花四濺,仿佛在為這場美食盛宴奏響歡快的樂章。其間,母親用筷子不時地翻動小油餅,好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小油餅便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還泛著油亮的光澤,引得我們垂涎三尺。
剛出鍋的小油餅熱氣騰騰,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來咬上一口,先是酥脆的外皮在口中輕輕崩裂,接著是芝麻糖餡的香甜在口中四溢開來,恰到好處的油香和麥香交織在一起,彌漫在整個口腔,讓人陶醉其中、欲罷不能。
油餅在當時是稀罕物,大方的母親總會將其分給我的玩伴,還會贈予左鄰右舍。小伙伴們?yōu)榱艘粐L難得的美食,紛紛涌至我家,吃完了我們就一起玩各種有趣的游戲。那份純真無邪的快樂如同小油餅的香氣一樣,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每當想起時心中便充滿了無盡的溫暖與甜蜜。
記得有一次老師抽查背誦課文,我沒有順暢地背誦出來。老師是我家的鄰居,他戲謔道:“我看你成天就知道吃小油餅,臉也跟小油餅一樣圓嘟嘟的,課文到現(xiàn)在都背不下來…”這番話讓我瞬間陷入了極度的尷尬與沮喪之中,也讓我多了一個綽號一“小油餅”。
歲月如梭,光陰荏苒。那些或美好或苦惱的時光已經(jīng)悄然遠去,成為了我心中永恒的回憶?,F(xiàn)在再想起“小油餅”這個綽號時,我已經(jīng)不再生氣,反而會會心一笑,覺得是童年的一件趣事。
在將來,無論時光如何變遷、歲月如何流轉,“小油餅”這種食物及這個綽號都會在我的心底占據(jù)一席之地,因為它代表了一段歲月、一段友情,以及一份甜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