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夾糕是一種頗具特色的傳統(tǒng)美食。小時候,故鄉(xiāng)的煙火氣里,總是縈繞著母親做的夾糕的香甜。那味道是刻在我記憶深處的印記,任歲月流轉(zhuǎn),從未消散。
每次決定做夾糕,母親總會早早籌備食材。她先精心挑選出糯米粉,緩緩地倒入盆中,再端來一碗溫水,一邊往糯米粉里倒一邊用筷子輕攪,白糖也在這時巧妙融入?!八寐?,白糖也得放得剛剛好,這樣做出來的夾糕才香甜。”母親邊攪拌邊念叨,語氣十分溫柔。我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不一會兒,糯米粉就變成了黏稠狀,母親的手上也沾了很多。
隨后,母親洗凈雙手,又取來一些面粉,加水后揉成光滑、有彈性的面團(tuán)。我忍不住伸手去摸,面團(tuán)軟軟的、暖暖的,帶著母親手心的溫度。
包糕的過程充滿樂趣。母親先把面團(tuán)分成小劑子,再用搟面杖搟成小薄面片,接著拿起筷子蘸點(diǎn)涼水,在黏黏的糯米團(tuán)上輕輕一點(diǎn),就夾起一團(tuán)糯米放在面片當(dāng)中。她的手指上下翻飛,不多時,一個圓潤、飽滿的夾糕便包好了。我也躍躍欲試,夾起糯米往面團(tuán)中間放,糯米卻拉扯出長長的細(xì)絲,怎么也斷不了。我手忙腳亂,細(xì)絲卻越拉越長,母親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見我實(shí)在弄不好,母親便走過來手把手地教我。“蘸水得利索,跟繡花似的,得讓面皮和糯米處出‘感情’來?!痹谒哪托闹笇?dǎo)下,我漸漸掌握了包糕的技巧,但是包出來的樣子卻十分難看,歪歪扭扭的,像是被貓抓過,母親安慰道:“這才像自家人包的,規(guī)規(guī)矩矩的反倒沒趣兒?!?/p>
終于,我們母女倆把夾糕都包完了,母親顧不上休息便開始燒火蒸糕。20分鐘后,廚房里的香氣漸濃,我知道夾糕已經(jīng)蒸熟了。母親輕輕打開蒸籠,只見夾糕瑩潤、軟糯,似初雪堆疊的云朵團(tuán)兒,又像滿月映照下的羊脂玉珪,氤氳著溫潤的光澤。我用指尖輕輕一碰,它便微微顫動起來,惹得人喉間泛起清甜的漣漪。
如今,我已有了自己的家庭,每次回家母親總會做夾糕。她雖然笑著說是自己嘴饞了,但我知道那是專門給我做的。臨走前,母親也總會把剩下的夾糕仔細(xì)打包好讓我?guī)Щ丶遥⒍诘溃骸跋氤缘臅r候就熱一熱,別餓著自己?!蔽姨嶂鴬A糕走在歸途上,陽光灑在身上,就如母親對我的愛那么溫暖。
都說人生苦短,但對于我來說,只要能吃上一口香甜的夾糕,再苦、再難的日子都不會覺得難過。因?yàn)槲抑?,我的背后一直有一個堅強(qiáng)的后盾,那就是我的母親,她就如夾糕一般,總能帶給我甜蜜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