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寫作主題是“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要求同學們以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寫作對象,描寫節(jié)日的氛圍,并抒發(fā)內心深處獨特的感想和體會;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寫作主題是“讓真情自然流露”,要求同學們以生活中的尋常小事為寫作對象,表達內心深處對某個人、某件事的感悟。然而,若想寫好一篇記敘文,要從選材、立意、布局、語言等多方面著手,運用各種寫作技巧,讓作文中心明確、文辭優(yōu)美,彰顯獨特的韻味。那么,具體應該如何寫好一篇記敘文呢?
寫作指導
一、在立意上花點兒“小心思”
思想家王夫之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意”是指文章的立意,也是文章的主題和中心。它是文章的靈魂,能反映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不僅內容要精彩和豐富,還要中心明確、主題突出,能映射出作者深刻的人生觀或情感態(tài)度。縱觀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許多課文,都蘊含著非常豐富且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在《落花生》中,作者通過記敘一家人種花生、品花生、論花生的生活小事,表達了要像花生一樣低調做人、默默奉獻的人生哲理;在《桂花雨》中,作者通過記敘兒時與家人在故鄉(xiāng)搖桂花、采桂花的生活趣事,深刻地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熱愛之情;在《珍珠鳥》中,作者通過生動描寫珍珠鳥活潑可愛的姿態(tài),以及作者與珍珠鳥之間友好互動的場景,謳歌了人與動物之間最和諧、最真摯的情感。因此,寫記敘文時,同學們不妨在立意上花點兒“小心思”,先仔細思考作文要表達的中心和主題,再把情感傾注于作文中,進而寫出既精彩又深刻的內容。
一般而言,作文立意主要包括以情動人、以志勵人、以理服人等,即指用真摯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情感共鳴,用遠大的志向激勵讀者的進取心,用深刻的哲理引發(fā)讀者思考等。例如,在《石灰吟》中,詩人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以石灰為喻,表明了自己不畏艱難、忠貞不屈的高尚品質;在一篇名為《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中,作者通過重點描寫“贛南的采茶戲”,刻畫了人物在活動過程中的動作和神情,表現(xiàn)了家鄉(xiāng)生活的淳樸和安寧,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在一篇名為《放風箏的啟示》的作文中,作者通過敘述放風箏的經過,運用寓理于事的手法,表達了“逆風使風箏飛翔,逆境使人成長”的哲理,引人深思。同學們不妨也借鑒這些寫作手法,當遇到不同的記敘文寫作主題時,先明確作文立意,仔細思考應該在作文中傾注的情感或表達的思想,再給作文擬一個新穎獨特的標題,進而行文。例如,遇到“愛,讓我 _”這樣的半命題作文時,有些同學會以“愛,讓我成長”或者“愛,讓我愧疚”為題,通過敘述某件事表達對愛的獨特感悟。又如,以“師恩難忘”為話題寫記敘文時,一位同學以“心中的明燈”為題寫道:
六年的光陰在時間的轉盤中飛逝而去,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饒老師。
饒老師是我們三年級時來的。當時同學們之間已經很熟悉,因此開學第一天,見到暑假未見的同學,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小孩子都很天真,看到講臺上的陌生人,就直接忽視了。上課鈴聲響了,還自以為班主任沒來,三個、五個不停地聊天。只聽見一聲“嗒”,教鞭猶如“驚堂木”擊打在講臺上。這個陌生人用不急不緩的聲音說道:“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班主任,我叫饒麗霞?!睆拇艘院?,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班發(fā)生了悄然的變化,上課沒人說話,每一節(jié)課都安安靜靜的;作業(yè)沒人敢不交,每一次作業(yè)都收得整整齊齊。唉,誰叫我們的饒老師很嚴厲呢,對于上課說話、不交作業(yè)的學生,她有一大堆“政策”呢!
不過,我們都非常喜歡上她的課,喜歡她這個班主任。因為她講課很有趣,帶領我們走進了知識的廣闊天地。饒老師給我們開設了一個流動圖書角,那些書都是精挑細選的,本本精彩且蘊含哲理。一看到這些書我們便興高采烈,不用說,那些花花綠綠的圖案和精彩的故事誰不喜歡呢?兒童的天性驅使我們迫不及待地向那些書走去…
作者在立意上別具一格,并未直接寫‘師恩難忘”,而是把老師比作“心中的明燈”,點明了饒老師對自己的教導和指引作用;緊接著在文中描寫了與饒老師見面及相處的情景,深刻地詮釋了師生間細膩且溫柔的情感,使作文感情真摯且深入人心。
二、在選材上動點兒“小腦筋”
教材中有許多課文記敘的內容都是新奇且有趣的,讀來頗耐人尋味。然而,很多同學寫作記敘文時選用的寫作素材過于陳舊、老套,不能讓讀者耳目一新。例如,提及“誠信”時,許多同學經常以考試時遵守考場紀律為寫作素材,在作文中闡述誠信的價值,但是這一素材雖與誠信相關,但未免有些陳詞濫調;而寫“父母之情”時,很多同學會以“生病時母親照顧自己”“下雨天父親給自己送傘”等為寫作素材,雖然符合題意,但沒有新意。為了讓作文更加深刻,同學們要在選材上動點兒“小腦筋”,盡量從生活中的尋常小事入手,通過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看似微不足道卻隱含著深刻情感或高深智慧的瑣碎小事,將其作為寫作素材,讓作文具有新鮮感與真實性。例如,為了表現(xiàn)“奶奶對孫子的疼愛”,一位同學以“奶奶為孫子剝蟹肉”為素材,通過描寫“奶奶略微泛紅的手指”,展現(xiàn)了奶奶的操勞,用尋常小事表現(xiàn)了奶奶對孫子深沉的愛。又如,描寫父愛時,一位同學非常善于觀察生活,抓住父親“愛說謊”這一特點,以“父親的謊言”為題,在作文中寫道:
父親的“謊言”可不止于此,你看,上學時,不管嚴寒酷暑,還是風吹雨打,父親總會騎著他那輛二八大杠的自行車接送我。隨著我不斷長大,體重也不斷增加,父親騎車的速度明顯越來越慢了。冬天,寒風凜冽、天寒地凍,我坐在父親身后,看著他吃力地蹬著車子,不由得心疼地問道:“爸爸,你累嗎?”他喘著粗氣,微笑著答道:“不累,怎么會累呢?爸爸這是在鍛煉身體呢!”唉,這一定又是父親的“謊言”,因為我看見他的頭頂早已熱氣繚繞,脖頸處還有幾滴醒目的汗珠??匆姼赣H這副模樣,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父親的愛,全藏在“謊言”中。作者通過描寫父親頂著嚴寒酷暑、吃力地蹬著自行車接送自己,卻還要撒謊說“自己不累”的場景,深刻地表現(xiàn)了父愛之深。
三、在布局上用點兒“小手段”
如果把作文視作一件精美的衣服,那么寫作素材就如同衣服的材質,布局就如同衣服的款式,唯有布局新穎、獨特,才能使作文水平更上一層樓。因此,同學們應該在作文的謀篇布局上用點兒“小手段”,盡量在作文開頭綜合運用倒敘、插敘等敘述方式,或總起全文,或設置懸念,充分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作文的中間部分清晰地呈現(xiàn)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結尾處點明主旨,升華主題,使作文脈絡清晰、結構分明,既內容豐富,又意蘊深刻。例如,在一篇題為“那個鼓勵的眼神最珍貴”的作文中,作者寫道:
溫暖的眼神、親切的問候、熱情的擁抱…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小小的鼓勵會帶給你無窮的力量。
那天,我報名參加了演講比賽,生平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我非常緊張。
是啊,鼓勵是無形的,它隱藏在生活的諸多小細節(jié)中,卻能給人以無形的力量。多虧了它,我才能取得成功,那個鼓勵的眼神怎能不可貴呢?
作者采用首尾呼應的方式,先在開頭以簡潔的語言總起全文,說明鼓勵的力量;結尾處再次點題,升華文章主旨,使作文結構清晰且富有層次。
四、在語言上下點兒“小功夫”
文辭優(yōu)美、語言生動是讓作文出彩的加分項,富有文采的文字會給讀者帶來美的感受。因此,同學們應該在作文語言上下點兒“小功夫”,多方面著手美化作文語言。首先,可以恰當?shù)剡\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讓作文內容生動形象;其次,可以在作文中加入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以彰顯文采,如“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向它展示什么,你就會看到什么”“友情能讓人感到溫暖,會排解你的孤獨”等;再次,可以運用融情于景的手法,用清新、優(yōu)美的語言營造氛圍,烘托人物的內心情感,讓作文中的情感、環(huán)境、人物融為一體,深刻地感染讀者。例如,一位同學在題為“我的心兒怦怦跳”的作文中寫道:
打開記憶的閘門,有很多讓我的心兒怦怦跳的事,如發(fā)試卷時、做錯某件事時,我的心兒都會怦怦跳。然而,有一件事卻始終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每當想起,我的心兒都像擊鼓一樣跳個不停。
那次鋼琴比賽,王老師忽然對我說:“這里的學員屬你最優(yōu)秀…”
作者把“心跳”比作“擊鼓”,寫出了心兒怦怦跳的感受,給讀者以深深的代入感,進而順利地引出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