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可分為“又”與“力”,所以聽人之勸猶如“又”得一“力”。歷史上,聽姚崇之勸,可助大唐得開元盛世;聽許攸之勸,可讓曹操逆轉(zhuǎn)官渡;聽左宗棠之勸,可使晚清收歸北疆??梢娐犎酥畡?,能助人力挽狂瀾,再創(chuàng)佳績??晌覀冊撊绾卫煤眠@股力量呢?
記得在我剛上初一時,成績基本穩(wěn)定,平時的課業(yè)任務幾乎沒有給我?guī)韷毫?,因此,我在寒假期間無所事事,并不為即將到來的初二感到緊張。果不其然,我的開學考試一塌糊涂,但這并未影響我的心情,我只將這一切歸為沒有復習,遂又度過了一個輕松的學期。盡管其間老師和父母紛紛勸誡我,但我并不在意,直到在一次次退步的打擊中,我才慢慢醒悟,可為時已晚。
不出所料,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與自責,在一次次的自我內(nèi)耗中,現(xiàn)實并沒有大的改變。直到一天,老師為我們講《史記》中劉邦和項羽的故事:“混混”劉邦打敗了武藝高強、出類拔萃的項羽,究其原因是他任用良將韓信,聽取身邊謀士的意見,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群謀臣良將。這讓我不禁回想起我之前聽到的勸告,老師的忠言相勸、父母的良苦用心……是啊,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聽取他人勸告的我,只會在成長道路一意孤行,直到頭撞南墻。
從那時起,我主動找家長和老師為我提供合適的學習建議,不再做安于享樂的“后蜀君”,又得一“力”的我,扭轉(zhuǎn)乾坤,在后半學期取得了理想的成績。這是一個完美的轉(zhuǎn)折,也是一個美好的開端。
聽勸是人生必修的一種習慣,為自我成長筑基;聽勸是社會進步的矯正帶,為以后的長足發(fā)展提供方向和動力;聽勸是一種智慧,為下一步的人生指引方向;聽勸也是一種方法,為困惑的人撥開迷霧。愿你我都能聽他人一勸,又得一“力”。
●點評
本文結(jié)構(gòu)清晰,開篇以“勸”字拆解引出主題,再以歷史事例強調(diào)聽勸的重要性,隨后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從成績下滑到醒悟轉(zhuǎn)變,最后升華主題,點明聽勸的意義。語言流暢自然,過渡順暢,結(jié)尾排比句式增強了作文的感染力,能引發(fā)讀者對“聽勸”這一行為的深刻思考。
【作者系重慶市兩江新區(qū)西大附中金州學校學生,指導教師: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