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xué)家,他經(jīng)多見廣,學(xué)識淵博,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情,他沒有不知道的。因此,蘇東坡非常仰慕他,常常登門向他求教。王安石見蘇東坡勤奮好學(xué),年輕有為,也就格外賞識他。
這一天,蘇東坡又去拜訪王安石,恰好王安石被皇上召去議事了,蘇東坡便在書房等候,可等了好久還不見王安石回來,他便在書房里蹠來跛去。忽然,他發(fā)現(xiàn)王安石的書案上有一首還沒有寫完的詩,蘇東坡是很喜歡王安石的詩的,這會兒他想先睹為快,于是他拿起桌上的詩念了起來。這一念,他愣住了;再一念,搖了搖頭;第三次念時,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原來那詩的開頭兩句這樣寫道:
明月當(dāng)空叫
黃犬臥花心。
蘇東坡想:王安石博學(xué)多才,怎么會出現(xiàn)這么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呢?明月只能當(dāng)空照嘛,怎么會叫呢?黃犬也只能臥在花蔭里,怎么會臥花心呢?花心那么小,連一只狗耳朵也擱不下嘛??磥硪欢ㄊ窃紫嗝τ诔?,昏了頭,造成筆誤。如果流傳出去,豈不叫人笑話?蘇東坡想著想著,竟提起筆來,將“叫”改為“照”,將“心”改為“蔭”。改完后,他又念了一遍,覺得很滿意。見王安石還沒有回來,他便向仆人告辭,回去了。
王安石下朝回府,忽然想起那首還沒有寫完的詩。他走進(jìn)書房,正要提筆續(xù)下去,驚疑地發(fā)現(xiàn)詩句被人改動了。他仔細(xì)一辨認(rèn),便看出是蘇東坡的筆跡,再詢問仆人,果然蘇東坡來過。王安石心里明白了:
“子瞻哪子瞻,你雖然才高,卻也有孤陋寡聞的時候啊!”
王安石本想派人去把蘇東坡追回來,告訴他寫此詩的依據(jù)。但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不妥,暗想,還是讓他自己去長見識吧。
再說蘇東坡改了王安石的詩以后,不見王安石找他,也不見那首詩傳世,就覺得有些奇怪,于是決定再次拜訪王安石。
聽了仆人的稟報,王安石笑了。他剛剛寫了兩句詩,還沒有想好續(xù)句,蘇東坡來得正好,何不叫他給推敲推敲?但轉(zhuǎn)念一想,蘇東坡此次來,有可能要提起上次改詩一事,因恃才高,即使自己講清原委,蘇東坡也不一定心服,還是不與他正面交鋒,讓他今后自己長見識去吧。
于是,王安石把仆人叫到跟前,如此這般吩咐了一番,自己躲到別的房間去了。
仆人出來請進(jìn)蘇東坡,說真是不巧,相爺早晨還在后花園賞花,這會兒竟不見人影了,怕是從后門出去了,您還是在書房里等等吧。
蘇東坡就在王安石的書房里轉(zhuǎn)呀轉(zhuǎn)的,又看到王安石尚未寫完的《詠菊》:
西風(fēng)昨夜過園林,
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啞然失笑,連說:“不對,不對!他想:什么樣的菊花我都見過,圓筒的,扁筒的,單瓣的,重瓣的,金色的,杏色的,白色的…它們都在秋天開放,能傲霜寒;即使枯萎,也會老死在枝頭,怎么會落瓣滿地呢?看來這位學(xué)識淵博的宰相也常常出錯啊!
想到這里,蘇東坡提起筆來,續(xù)了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
說與詩人仔細(xì)吟。
寫完后,他得意地走了。蘇東坡走后,王安石就回到了書房。他一看蘇東坡給他續(xù)的兩句詩,就搖了搖頭,笑了笑,什么也沒說。
一晃就是年余,剛直不阿的蘇東坡因為寫詩得罪了皇上,被貶到黃州任團(tuán)練副使。有一個夏夜,天氣炎熱,明月當(dāng)空,蘇東坡坐在定惠院的一棵百年梧桐樹下乘涼。忽然,頭頂上傳來一陣“咕嘟!咕嘟!”的聲音,清脆悅耳,穿破夜空,傳出很遠(yuǎn)。蘇東坡從來沒有聽過這種聲音,便問當(dāng)?shù)乩习傩铡.?dāng)?shù)厝烁嬖V他,這是一種鳥的叫聲,每逢十五、十六月圓之時,它尤其叫得歡暢。蘇東坡問這鳥叫什么名字,當(dāng)?shù)厝苏f這鳥叫“咕嘟雀”,學(xué)名叫作“明月鳥”。一聽“明月鳥”三個字,蘇東坡詫異地瞪大了眼睛,不禁失聲地叫了起來:“明月鳥!”
蘇東坡此時才知道王安石“明月當(dāng)空叫”的含義了。
轉(zhuǎn)眼到了秋天,蘇東坡與友人到赤壁山下的臥仙亭煮酒吟詩。面對奔放的大江,他們豪情萬丈,潑墨揮毫,一詞兩賦就有了雛形。興之所至,蘇東坡與友人登上赤壁山,但見山上古木蔥蘢、菊花遍地,-行人你吟我和,直鬧到日之將斜還不肯離開。
此時,西風(fēng)乍起,滿山蕭蕭。一行人有了寒意,便慢步下山了。走到赤壁山第三坎處,風(fēng)尤其勁猛,走在前頭的蘇東坡不由得緊了緊衣領(lǐng)。忽然,他瞪大了眼睛:剛才還掛滿枝頭的菊花,此時金色的花瓣被秋風(fēng)掃得遍地都是,只剩下光禿禿的枝頭了,從來不相信秋菊落花的蘇東坡傻眼了。想起他給王安石續(xù)的兩句詩,他簡直有些無地自容了。
后來他才知道,這種“落瓣菊”只有黃州獨(dú)有,但也并不是黃州所有的菊花都落瓣,只有赤壁山下第三坎上開的菊花才落瓣。
又過了好些年,蘇東坡到了廣東惠州。一 到惠州,蘇東坡便被瘦西湖的美麗風(fēng)光吸引住了。一天,他來到泗州塔旁的棲禪寺游覽。正值仲春季節(jié),寺中庭院里擺滿了各種奇花異卉。在一盆盛開著紅花的盆景面前,蘇東坡站住了。他發(fā)現(xiàn)每朵花心中都有一條黃色的似蕊非蕊的東西卷曲在那里,再仔細(xì)一看,發(fā)現(xiàn)那原來是一條條黃色的小蟲。蘇東坡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小蟲,覺得奇怪,不忍離去。院里的長老走過來,說:“蘇先生沒有見過這種小東西吧?這是一種奇異的花蟲,只有惠州才有呢。陽光一照,它就躲到花心里去了。因為是黃色的,當(dāng)?shù)厝硕冀兴S犬蟲’?!?/p>
長老的話音剛落,蘇東坡的心頭又是震,他馬上想起了自己給王安石改的詩,后悔不已,他在深深佩服王安石學(xué)識淵博的同時,也為自己的一時臆斷而感到慚愧。他心里對自己說: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話一點(diǎn)兒也不假??!
回到住所,蘇東坡馬上給王安石寫信,敘述了自己在黃州和惠州的見聞,討了自己的魯莽,錯改了王安石的詩句,請求王安石原諒,并從此更加發(fā)憤讀書,終于成為名垂千古的大文學(xué)家。
(旺仔糖摘自《勞動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