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在那遙遠的小山村。
春日里,當晨風吹開山霧,太陽爬上東邊的山頭,喚醒了山坡上的小野花,有長藤繞樹的,有荒草叢中的,有石巖縫隙里的…有紅的、紫的、白的、黃的…還有手指大的、米粒小的,叫得上名兒的、叫不上名兒的,遠遠望去,像是漫天星河散落,撒滿山坡。稀稀落落的山里人家,炊煙裊裊,隱淡在山色里。農(nóng)忙的人們在田里松土種菜,撒歡兒的孩子在草地上玩“娶新娘”的游戲。摘下一朵小野花,環(huán)一個小圈,戴在女孩兒的手指上,再用藤蔓圈一個發(fā)箍放在女孩兒頭上,女孩兒笑著,旁邊男孩子拍手大喊:“娶新娘咯!娶新娘咯!’
夏日里,連綿的群山似乎要把響午的太陽圍在山村頂上,照顧這個小山村一年的收成。山風吹過,田間翻著綠色的波浪,浪尖攪動著青黃的稻穗,響起陣陣沙沙聲,空氣中夾雜著曬谷子的味道。水田里,水草藏在稻穗間,根下有一團團蝌蚪群簇擁著,浮動著,水面波光粼粼。大人們背著簍子拿著鐮刀割水草,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田里,生怕碰壞了稻穗,踩塌了稻稈。小點兒的孩子在梯田上玩過家家,草葉子作鍋碗,泥團作菜肴,唱著童謠:“過家家,過完你家到我家,家家都有肉肉吃,就問你家有沒有…”大點兒的孩子下田抓泥鰍,摸螺螄,一不小心陷在大人的腳印里,還只顧著簍子里的泥鰍,直到滿臉泥漿,只剩倆眼珠兒直溜溜轉(zhuǎn),惹來大人們哈哈大笑。
秋日里,太陽落在西邊的山岡上,印染天邊的云霞,余暉灑下來,山石披著柔和的光。田里有幾處人影晃動。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堆稻稈。秋收后的稻稈要堆成一個個大草垛,堆完你家,再堆我家,堆成的草垛,不怕雨淋,不怕霜打,等到了冬天,需要柴時,再去抱一把來生火做飯。草垛尖上還需要蓋一塊塑料膜,叫“封頂”,防止雨水浸入草垛中心,體重輕的小孩踩著大人肩膀爬上去,蓋完后再由大人抱下來。
冬日里,日頭少見了,大部分是陰天多霧,東邊和西邊的山坡抹掉了陽光,倒有一種磨砂的感覺。山風吹過懸崖,樹木隨風擺動,田里水干枯了,出現(xiàn)一道道裂紋,只剩下一些稻稈根。但在南方的冬天,小山村還不算太冷,大人們經(jīng)常拿著小鐮刀到處挖野蔥野菜。野蔥長在田里或者山坡上,這兒一叢,那兒一叢,藏在野草里,粗心的人還看不見,需要細細地翻找。野蔥從葉子一直香到根莖,可以作為佐料。涼拌、炒肉、燒湯,到處都要用到野蔥。小孩兒們在不遠處的荒草叢里鉆來鉆去,驚飛一群群麻雀。
身在他鄉(xiāng),忽而聽到一句鄉(xiāng)音,再回首,故鄉(xiāng)已經(jīng)離我遠去了。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