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2.2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5.02.009
山杏抗旱、耐寒、耐瘠薄、適應性強,山地、平原、沙荒地均可栽植,不僅能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能夠取得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既治荒又致富。
1病害防治技術
1.1杏療病
1.1.1癥狀主要危害新梢、葉片,有時也危害花和果實,以坡地山杏園發(fā)生最為嚴重,屬真菌性病害。病梢節(jié)間短粗,幼葉簇生,其上有黃褐色突起小粒點。葉片受害后變黃、肥厚,呈腫脹狀革質,后期變黑褐色、干縮于枝條上,經(jīng)冬不衰。幼果受害,果面有黃色病斑,紅褐小粒點,干縮掛在樹上或脫落。
1.1.2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在病葉中越冬,春季開花萌芽后,隨風傳播到幼芽上,并隨新梢的生長在組織中蔓延。4-5月出現(xiàn)癥狀,到10月病葉變黑,該病1年只發(fā)生1次。
1.1.3防治措施1)清除菌源:及時剪除病葉病枝,連續(xù)2-3年即可根除。2)新梢開始生長后,噴布1.0:1.5:200.0 的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3)早春萌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
1.2根腐病
1.2.1癥狀主要危害苗木及幼樹,特別是重茬地繁 育苗木,易導致此病發(fā)生。
1.2.2發(fā)病規(guī)律發(fā)病初期,病須根出現(xiàn)棕褐色小病斑,傳到主根、側根上。側根、主根開始腐爛,韌皮部變褐,木質部壞死。地上部分隨即出現(xiàn)新梢枯萎下垂,葉片失水,葉邊焦枯,提前落葉,甚至整樹凋萎枯死。1.2.3防治措施1)避免重茬地上育苗、建園,及在大樹行間育苗。2)苗木栽植前,用硫酸銅 100~200 倍液浸根 10min 3) 病樹灌根。灌根一般在4月下旬進行。若是大樹,在樹冠下距主千 50cm 處挖深、寬各 30cm 的環(huán)狀溝,在溝中注入殺菌劑,然后把原土回填溝中;若是幼樹,可在樹根范圍內,用鐵棍打眼,深達根系分布層,注入殺菌藥劑;若是圃地幼苗,可用噴霧器噴藥,重點噴布根頸部位,常用藥劑有硫酸銅或2\~4波美度石硫合劑。
1.3細菌性穿孔病
1.3.1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其次危害1年生枝條和果實。葉片在染病初期發(fā)生不規(guī)則或圓形水漬狀小斑點,病斑干后呈環(huán)狀開裂,形成穿孔。新稍染病后,受害部位有水漬狀褐色小皰,導致干枯死亡。果實染病初期,先在果實上發(fā)生褐色水漬狀小斑點,擴大后發(fā)展為暗褐色病斑,病斑干燥后龜裂。潮濕條件下產(chǎn)生黃色黏液,內有大量細菌。
1.3.2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在病枝組織內越冬,借風雨傳播。幼嫩組織最易感染。7-8月高溫多雨易發(fā)生。
1.3.3防治措施1)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清除枯枝病葉、病果,以減少病源。2)早春萌芽前噴布3\~5波美度石硫合劑。3)展葉后噴施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2:200 硫酸鋅石灰液2\~3次。4進入雨季之前噴硫酸鋅石灰液。配方為硫酸鋅 0.5kg, 生石灰 2log, 水120kg 5)落葉后再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
1.4杏紅點病
1.4.1癥狀葉片受害初期,葉面出現(xiàn)橙黃色、近圓形的病斑,發(fā)病部位的葉肉加厚,病斑上出現(xiàn)深紅色小粒點。重病的植株,葉片上病斑密布,葉片橙黃。果實受害后,果面出現(xiàn)橙紅色圓形病斑,后期呈紅黑色,其上散生深紅色小粒點,導致脫落、果實畸形。
1.4.2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在枯死葉片上越冬,早春開花末期,借風雨傳播危害。該病由展葉期到9月均有發(fā)生,尤其雨季發(fā)生最為嚴重。
1.4.3防治措施1)在開花末期和葉芽開放時,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 1:2:200 進行保護。2)清除病葉、病果,并集中燒毀或深埋。雨季要注意排水、中耕。
2 蟲害防治技術
2.1 朝鮮球堅蝓
2.1.1危害狀成蟲、若蟲群集固定在枝條上吸食汁液,受害處皮層壞死后干癟、凹陷,造成枝條干枯死亡。2.1.2發(fā)生規(guī)律1年發(fā)生1代,以幼齡若蟲固著在枝干裂縫處和枝條上,背覆蠟質越冬,來年4月初從蠟堆中爬出,并群集枝條上刺吸汁液,同時排出黏液。
4月下旬雄若蟲形成薄繭,5月初羽化成蟲。5月下旬雌蟲產(chǎn)卵于介殼下,每只雌蟲產(chǎn)卵1000粒左右。初孵若蟲分散到枝、葉上危害,秋末集中在枝條上越冬。2.1.3防治措施1)早春發(fā)芽前,噴 5% 石油乳劑或機油乳劑并加兌 48% 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25月中旬,雌蟲產(chǎn)卵前人工刮除。3)6月上旬,初孵若蟲從殼內爬出時,噴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 2.5% 溴氰菊酯3000倍液。4)保護利用天敵黑緣紅瓢蟲,盡量少施用廣譜殺蟲劑,以天敵治蟲。
2.2舟形毛蟲
2.2.1危害狀以幼蟲咬食葉肉,被害葉呈網(wǎng)狀,大齡時可將整個葉片吃光,僅剩葉柄。
2.2.2發(fā)生規(guī)律1年發(fā)生1代,以蛹群集中在樹下7cm 深土層內或落葉、雜草、石塊下越冬。翌年7-8月羽化為成蟲。成蟲產(chǎn)卵于葉背面。幼蟲有假死性。9月老熟幼蟲沿樹干向下爬,吐絲下垂,入土化蛹越冬。
2.2.3防治措施1)人工捕殺:可利用幼蟲假死性,人工捕殺。或在幼蟲分散前,及時摘除蟲葉,殺滅幼蟲。也可在樹下放樹葉、雜草、誘集幼蟲,并集中燒毀。2)結合土壤施肥管理,在入冬前及早春,翻耕杏園,殺滅土中蟲蛹。3)危害嚴重期,可用 3.2%Bt 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2.3桃紅頸天牛
2.3.1危害狀 以幼蟲蛀食樹干,引起流膠,削弱樹勢,嚴重者造成枝干枯死。
2.3.2發(fā)生規(guī)律2\~3年完成1代,以幼蟲在蛀食的隧道內越冬,成蟲產(chǎn)卵于樹干樹皮縫隙中,被害樹干的蛀孔外皮及地面上常堆積有紅褐色糞屑。
2.3.3防治措施1)在成蟲羽化前進行樹干和主枝基部涂白,防止成蟲產(chǎn)卵。涂白劑配方為生石灰、硫磺粉、水比例為 10:1:1002)6?7 月間成蟲出現(xiàn)時,用糖、酒、醋比例為 1.0:0.5:1.5 的混合液誘殺成蟲。3)成蟲發(fā)生期也可組織人工捕殺,最好是在雨后晴天成蟲最多時進行。4鉤殺幼蟲:將鋼絲鉤伸入排糞孔內,鉤殺幼蟲。5)將 1/4~1/2 磷化鋁片劑,塞入較深的蛀孔內,用黃黏泥封閉蛀孔口。
2.4山楂葉螨
2.4.1危害狀越冬成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葉片及嫩梢汁液,同時危害花蕾、花萼。嫩芽受害后,不能展葉開花或開花很小,重則發(fā)黃焦枯;葉片被害后,最初呈現(xiàn)很多失綠小斑點,隨后擴大成片,全葉枯黃脫落,不僅影響當年產(chǎn)量,而且導致次年減產(chǎn)。
2.4.2發(fā)生規(guī)律一般每年發(fā)生 3~7 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樹皮裂縫內、粗皮下、傷痕及樹干基部土塊下越冬。于4月花芽萌動時出蟄危害,5-6月開始產(chǎn)卵,卵多產(chǎn)于葉背主脈兩側。7-8月繁殖最快,10月以受精雌蟲越冬。
2.4.3防治措施1)樹體發(fā)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2)秋末在樹干上綁草把,誘集越冬雌成蟲,于早春取下燒毀。3)發(fā)芽前刮除主干及主枝上的翹皮、粗皮,集中燒毀。4)在越冬雌成蟲出蟄盛期及第1代卵孵化盛期噴 1.8% 阿維菌素乳油 2500~3000 倍液、15% 噠螨靈乳油 1500~2000 倍液或 34% 螺螨酯乳油3000~5000 倍液防治。
2.5杏仁蜂
2.5.1為害狀 以幼蟲蛀食幼果,蟲果比健果小,果內充滿蟲糞。
2.5.2發(fā)生規(guī)律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落果及僵果內越冬。次年春季4-5月化蛹,杏花謝花后開始羽化。在幼果指頭大小時,成蟲大量出現(xiàn)。產(chǎn)卵于向陽面尚未硬化的杏核內。每果只產(chǎn)1粒卵。1雌蜂可產(chǎn)卵20\~30個。幼蟲在杏核內越夏、越秋、越冬,被害果6月上旬脫落或干縮掛于樹枝上。
2.5.3防治方法1)清潔衛(wèi)生:及時摘除被害果并清除落地蟲果,集中燒毀或深埋。2樹下撒藥:成蟲羽化期,在樹冠下噴灑 25% 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每株用藥 0.04kg, 噴藥后淺耙,使藥土混合。3)樹上噴藥:落花后向樹上噴 20% 殺滅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或其它菊酯類藥劑,殺滅成蟲,防止產(chǎn)卵。
2.6 潛葉蛾
2.6.1為害狀以幼蟲潛葉危害,幼蟲潛葉取食葉肉,只剩下上下表皮。蟲道彎曲,由葉中部向邊緣逐漸加寬。蟲道前期呈綠色線狀,后期呈黃白色。
2.6.2發(fā)生規(guī)律一年3代,以老熟幼蟲在蟲道內越冬,成蟲羽化盛期在4月上旬。成蟲產(chǎn)卵在葉背主脈兩側,卵散生。第1代幼蟲發(fā)生盛期在5月中旬,幼蟲孵化后蛀入葉內為害。第1代成蟲發(fā)生盛期在6月下旬,第2代成蟲發(fā)生盛期在8月中旬,第3代成蟲發(fā)生盛期在8月下旬。從9月下旬開始,進入越冬狀態(tài)。幼蟲1年只在1片葉內為害,無轉移為害習性。2.6.3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清除落葉,深埋或燒掉。2)藥劑防治:防治關鍵期為各代卵期和幼蟲發(fā)生盛期。常用藥劑: 25% 滅幼脲3號懸浮劑 1500~2000 倍液、 20% 殺鈴脲懸浮劑 6000~8000 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