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雨來;今,雨不來?!眮砘虿粊?,自你我別離后,你便存在于每時每刻、萬物之中。
別離
從前住的舊屋,與幼時伙伴的家是上下相鄰的。下雨時分,外出玩耍的計劃泡湯,一個人無聊,便總是去找他。他會說:“你來得正是時候,這是我媽媽剛做的糕餅。\"阿姨做糕手藝一絕,用模子壓了,鮮色鮮亮,花樣精巧,我很喜歡。有一天,他來我家,我亦拿出果子回敬:“你來得正是時候呢!我外公昨天去城西新捎回的果子,好吃得很!\"那時的日子真是無慮無憂,
后來他上小學,搬去新家了,我也上了小學。外婆說他的小學好一些,他的新家是“學區(qū)房”呢。我也搬到新家,是不是“學區(qū)房”,我不清楚。
總歸不在一處了,
書上怎么說的來著?哦,“勞燕分飛”?下雨再不能同吃糕餅,是因為伯旁和燕子不能在雨里飛嗎?
記憶中,我后來去過一次他的新家,不巧他母親沒做糕??赡苁且驗檫@個吧,他沒說“來得正是時候”了。
成長
學校在巷子的盡頭。下雨的時候,巷子是水泥色的小河,外公的電瓶車是鋼鐵的“大魚”,載我回家
放學的時候,外公會給我買面包;外公會把雨篷長的一邊轉向我;外公會讓我抱住他的肚子;外公會對我笑嘻嘻;外公會讓我叫他“爺爺”,因為在“爺爺”里沒有“外面”的“外”。
我說:“爺爺,面包好難吃。\"我說:“爺爺,我又被淋濕了?!蔽艺f:“爺爺,你真胖。\"我說:“爺爺,你笑起來皺巴巴的?!薄?/p>
他只說:“爺爺今天來得正是時候,我一到,就看見你出來了?!?/p>
我說:“爺爺撒謊,我在樓上往下看的時候,就看見你守在校門口了。”
我那時真是聰明得過了頭
后來我被在外務工的父母接去了。放學下雨的時候,爺爺終于不會“來得正是時候”了,他接不動了,更待不慣大城市
如今我也沒有小時候那么聰明了,總想起破舊的電瓶車、短雨篷,想起廉價面包。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只道是尋常
陰雨天,又是百無聊賴的周末忽然想起前些日外公寄來的快遞,說是收拾出的我的一些舊物和捎帶的特產。他得意地說自己特意發(fā)的“特快”,我不忍說他浪費錢,想道謝又覺得不好意思。末了,想一想還是說:“爺爺,你對我真好!”他只是笑。
可是快遞到了后,我因為忙碌依然擱置了幾天。最頂上的成語詞典還是外公傳下來的,扉頁寫著他“購于 ×× 年”。我起了興致,拿起來隨意一翻,書頁忽然不動了。我取出夾著做書簽的照片,那是我和發(fā)小分享糕餅的一幕。照片下壓著那“勞燕分飛”幾個字,亦有因沾水而不平的褶皺,而今已是泛黃。
物是依舊的,人卻是不同了。
從前看朱成碧,如今自守一方澄明。從前會被淋濕的稚拙,亦在別離和成長后,給予我久遠的潮濕的雨的感受。如今對我來說彌足珍貴的東西,從前只道是尋常。
想起“舊,雨來;今,雨不來”,想起不期而至的閑愁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提筆在照片后題下:
‘你來時,即是宜來之時,正是那時,正是此時。”
指導教師:魯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