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情感學習是指通過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他人認知、人際交往、負責任決策等核心能力的過程。教師作為社會情感學習的關鍵實施者,其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直接影響著教育成效。從全球范圍來看,增強教師對社會情感學習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教師自身的社會情感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美國
美國學術、社會和情感學習協(xié)作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CASEL)作為全球社會情感學習領域的權威組織,在推動各州將社會情感學習納入教師職業(yè)標準和提供專項撥款支持教師培訓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2022年,CASEL發(fā)布的官方報告《社會情感學習融入教師職前教育的州級推進研究》(State Efforts to Integrate SEL with Educator Preparation)指出,其與各州教育部門合作,要求在教師執(zhí)照考試和職業(yè)發(fā)展中增加社會情感能力評估相關內(nèi)容。其中,伊利諾伊州在2019年修訂《教育工作者標準》(Illinois Requirements for Educator Licensure),要求教師必須完成SEL相關課程才能獲得認證;紐約州于2021年頒布《紐約州社會情感學習教育者指南》(New York Stat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Guidelines for Educators),將“社會情感學習教學能力”納入教師年度評估。同時,CASEL推動了全美50多所大學改革師范教育課程。比如,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將社會情感學習列為必修模塊,在課程中設計了“社會情感學習與學科教學整合方法”。又如,2021年,CASEL與美國教師教育學院協(xié)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聯(lián)合發(fā)布了《教師預備項目中的社會情感能力培養(yǎng)》(SEL in Teacher Preparation),要求師范生在課堂實習中應用社會情感學習工具。CASEL還積極爭取聯(lián)邦與各州設立專項資金來支持教師培訓。其主導設計了面向低收入學區(qū)的“社會情感學習教師培訓資助計劃”,并設立了“社會情感學習創(chuàng)新基金”,支持開發(fā)數(shù)字化培訓工具。
英國
英國于2020年將“個人、社會、健康與經(jīng)濟教育”(Personal, Social, Health and Economic Education,簡稱PSHE)課程中的健康教育、人際關系教育、性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內(nèi)容,強化了學校教育對學生社會和情感發(fā)展的關注。其社會情感學習主要包括五大核心領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系技能、負責任的決策,小學階段通過每周1小時的課程實施,中學階段主要融入公民教育中。
在教師教育領域,英國教育部于2013年修訂《教師標準》(Teachers’ Standards),對教師的社會情感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guī)定教師“需有效管理情緒和行為,創(chuàng)建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識別學生的社會和情感需求,并提供支持”。此外,在2021年推出的“早期職業(yè)框架”(Early Career Framework)中,英國規(guī)定在新任教師培訓中必須有社會情感學習相關模塊,諸如“要善于識別學生焦慮與抑郁的信號,支持學生心理健康;要與學生建立‘積極關系’;學習非暴力溝通技巧”等。
芬蘭
芬蘭將社會情感學習深度融入教師教育體系,其核心理念是培養(yǎng)“能夠滋養(yǎng)完整人格的教師”。芬蘭要求所有師范生必須在8所研究型大學完成社會情感學習相關課程:一是必修心理學課程“教育心理學與兒童發(fā)展”(5—10學分),內(nèi)容包括發(fā)展心理學、神經(jīng)科學與情緒、創(chuàng)傷知情教育;二是“沖突調(diào)解與溝通技能”課程(3—5學分),內(nèi)容包括非暴力溝通、調(diào)解技術、反欺凌策略等;三是“全人教育實踐”課程,通過現(xiàn)象式教學整合社會情感學習與學科知識。
在教師評估上,芬蘭采用“能力檔案袋”評估師范生的社會情感學習教學能力,其中包括自我反思報告(每學期1篇)、自身情緒管理案例分析、課堂觀察記錄、導師對其如何處理學生沖突的評估、畢業(yè)論文等。
新加坡
新加坡通過“21世紀技能框架”將社會情感學習系統(tǒng)化地融入全國課程,其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自信、有責任感、具有同理心的公民”。社會情感學習分為五大領域,直接使用CASEL確立的維度,以課程為載體落實。小學通過“品格與公民教育”課程開展,每周1—2課時;初中融入學科教學,如在英語課上討論文學角色的情感動機;高中與“生活教育項目”相結合,開展社區(qū)實踐。
新加坡教育部在2021年頒布《社會情感能力教師培訓手冊》(Teacher Training Manual for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其中設置“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培訓模塊,要求所有教師每兩年至少要完成20小時的相關培訓。培訓內(nèi)容包括基礎理論、社會情感學習與腦科學、教師自我關愛、正念減壓訓練、工作—生活平衡策略、課堂實踐技能、情緒管理工具、跨學科整合方法等。2023年,新加坡還啟動了“教師健康伙伴”計劃,每校配備1名社會情感學習督導員。在評價方面,教師可以運用教育部制定的“社會情感學習教學觀察量表”及《社會情感學習活動手冊》來自評教學效果。
加拿大
加拿大各省教育體系雖然獨立,但在社會情感教育上普遍采用了美國CASEL制定的框架,并結合本土文化加以調(diào)整。在加拿大,社會情感學習不設獨立科目,而是融入學科教學、校園氛圍建設及心理健康教育。
在職前教師培養(yǎng)上,加拿大要求師范生掌握基礎心理學知識、課堂社會情感教育策略等。至于在職教師,各省會為其提供社會情感學習專項培訓,例如安大略省的“社會情感教育教師工作坊”、溫哥華省的“心理健康與社會情感學習”在線課程。在評估與認證方面,部分省要求教師提交社會情感教育教學案例錄像。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教育部規(guī)定教師須掌握的社會情感能力包括:自我認知與自我管理、社會意識與同理心、人際關系與沖突調(diào)解及社會情感教育課堂教學策略。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要求所有師范生完成“心理健康與社會情感學習”必修模塊,在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訓項目則包括“Be You”計劃(聯(lián)邦政府資助)、免費在線社會情感教育課程、學校合作項目等。其中,維多利亞州將原住民文化作為社會情感學習的核心內(nèi)容,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整合原住民的歷史敘事、傳統(tǒng)生態(tài)知識及藝術表達。
全球經(jīng)驗表明,增強教師對社會情感學習的認識及其社會情感能力,需要構建政策支持、專業(yè)培訓和文化融合三位一體的支持系統(tǒng)。未來,需進一步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技術賦能和文化適應性,以社會情感學習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