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詩者說】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荷花》一文,描繪了荷花的美麗姿態(tài),表達了作者賞荷時的美好感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古以來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兩首與荷花有關(guān)的古詩吧!
世間花葉不相倫①,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②,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注釋
① 不相倫:不相比較。意謂世人皆重花而輕葉。
② 菡萏:未開的荷花。
③ 卷舒開合:“卷舒”形容荷葉的姿態(tài),卷縮或伸展;“開合”形容荷花的姿態(tài),開放或合攏。
④ 任天真:“天真”指天然不加雕飾的樣子。這里形容荷葉、荷花的姿態(tài)天然無飾,自由自在。
⑤ 相映:互相映襯、映照。詩中指的是荷葉與荷花長久地互相交映。
⑥ 翠減紅衰:“翠”指荷葉,“紅”指荷花?!按錅p紅衰”意味著花葉凋零,荷葉枯黃,荷花凋謝。
⑦ 愁殺人:令人愁苦至極。
【解析】
世間之人常常將花與葉區(qū)別對待,花兒被精心栽種在華貴的盆中,備受矚目,而葉子卻黯然失色,最終只能化作塵土,被人遺忘。唯有那綠色的荷葉與紅色的荷花相互映襯,荷葉自如地卷舒,荷花優(yōu)雅地開合,展現(xiàn)出一種天真自然的美,令人贊嘆。荷花與荷葉總是這樣相映成趣,但當荷葉逐漸枯黃,荷花慢慢凋零,這凄美的景象真是讓人愁緒滿懷。
一、二兩句描繪了世間花與葉的不同命運,突出了花、葉遭受的不平等待遇,為后文贊美荷花的獨特做了鋪墊。
三、四兩句轉(zhuǎn)而描繪荷花的獨特之處。“綠荷紅菡萏”,即碧綠的荷葉與紅色的荷花相配。“任天真”三字,既寫出了荷花的天真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詩人對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的贊美。
五、六兩句進一步強調(diào)了荷花、荷葉相映成趣的美景。“翠減紅衰愁殺人”,又借荷花的凋零,寄托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限惋惜,同時隱含對生命無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