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 of Suburban Railway Standard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UN Hongru1.2.3 (1.Beijing Subsuburban Railway Joint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2.Beij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o.,Ltd.; 3.China Federation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Abstract:Through investigationofthecurrentsituationofsuburbanrailwayconstruction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rends in China,as wellasresearchonstandardzationrelatedwork,thispaperanalyes thecurrntdevelopmentstatusofsuburban railway standardsand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China,as wellas thegapwithforeigncountries.Itpointsouttheshortcomings of China'sleadingandparticipatinginternationalstandardsdevelopmentinthisfeld,andpontsout theneceityandrgencyof participating in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activities inthisfield.Basedontheexperienceofstandardizationwork invarious industriesandthecharacteristicsofsuburbanrailways,itfocuses onspecific technicalaspectssuchasleadingstandardization work,buildingrelevantprofessional andtechnical organizations,and talentcultivation,andproposedsuggestionsonhe implementationpathofpromotingChina’ssuburbanrailwaystandards tobeinline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andenhancing theinfluenceandcompetitivenessof China’sstandards,inorder toprovideareferenceforrelevantdepartmentsandtechnical organizations.
Keywords:suburbanrailway;standards;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0 引言
快速、大容量(客運、貨運)服務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是優(yōu)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及構建現(xiàn)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我國第一條國家鐵路制式和城市軌道交通制式的市域(郊)鐵路均已超過百年,
市域(郊)鐵路是依托我國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而興起的,旨在城市核心區(qū)與外圍城鎮(zhèn)之間搭建分別是1904年建成的撫順電鐵和1910年建成的港鐵東鐵線;我國內地首條城市軌道交通制式的市域(郊)鐵路是2019年建成的溫州軌道交通S1線;2022年建成的重慶市域(郊)鐵路江跳線則是我國首個采用雙流制的市域(郊)鐵路。據初步預測,2024—2025年我國市域(郊)鐵路新增開工里程將超過兩千公里,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粵港澳等都市圈繼續(xù)保持高速發(fā)展[1-6]。
近幾年,伴隨著市域(郊)鐵路建設和技術高質量發(fā)展,行業(yè)標準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與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現(xiàn)今還未能在先進的市域(郊)鐵路標準領域引領世界,很多關鍵的國際標準還是被發(fā)達國家主導。標準領域的落后是制約我國市域(郊)鐵路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就市域(郊)鐵路標準的現(xiàn)狀進行對比分析,并從組織、管理和技術等層面初步探討推進市域(郊)鐵路標準國際化的方案和具體措施。
1市域(郊)鐵路標準的現(xiàn)狀和對比
1.1國內市域(郊)鐵路標準現(xiàn)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7],標準的目的在于規(guī)范相關領域的技術要求,而且分為不同的層級和適用性(強制性或推薦性)。當前,各個國家都認識到,主導重點領域的國際標準是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的強有力武器,各行業(yè)的國際競爭逐步聚焦在標準化,各領域的“標準戰(zhàn)”日益升級[8-13]。在這種形勢下,相關國家也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大力爭奪主動權。在我國深度融人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域(郊)鐵路高質量發(fā)展的背景下,國家大力提倡提升我國的標準國際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也對標準與產品質量提升的關系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印發(fā)的《國家標準化發(fā)展綱要》擘畫了我國標準化事業(yè)發(fā)展的宏偉藍圖。2024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以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提升“中國制造”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近年來,國內市域(郊)鐵路標準工作在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下取得了重大突破,發(fā)布了多項標準。2020年國家鐵路局發(fā)布了我國首項市域(郊)鐵路領域行業(yè)標準TB10624—2020《市域(郊)鐵路設計規(guī)范》;2024年國家鐵路局發(fā)布了TB/T3598.1—2024、TB/T3598.2—2024等系列市域(郊)鐵路列控系統(tǒng)相關標準和GB/T43775—2024《軌道交通機車車輛變流設備市域鐵路和城軌交通車輛輔助變流器》等標準。這些標準為推進市域(郊)鐵路發(fā)展以及新型都市圈建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規(guī)范引領作用??傮w來說,我國當前已經發(fā)布了多項市域(郊)鐵路相關標準,涵蓋了管理規(guī)范、安全標準、產品標準、設計標準和技術標準等,而且隨著市域(郊)鐵路標準體系的日益完善,正朝著涵蓋全部技術、產品和管理規(guī)范的方向發(fā)展。
1.2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對比
在市域(郊)鐵路的技術、設計、安全和運營管理等領域標準方面,我國目前與部分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國內市域(郊)鐵路在信號系統(tǒng)、車輛技術、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標準水平不高,而日本的自動列車控制系統(tǒng)和歐洲的ETCS系統(tǒng)則主導了其所在領域的世界標準和技術的潮流;在設計標準方面,歐洲和日本的市域(郊)鐵路車站設計相較于我國而言更加便利,換乘更方便。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我國在市域(郊)鐵路的國際標準領域相較于發(fā)達國家的差距,主要是標準協(xié)調性不足,在主導制訂國際標準方面欠缺,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的話語權也有待提升。
我國在市域(郊)鐵路領域標準的不足制約了國內市域(郊)鐵路技術和品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國內市域(郊)鐵路行業(yè)在全球行業(yè)鏈中的地位提升以及國際市場的拓展。因此,為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國家標準化發(fā)展以及質量強國建設等相關政策部署,亟需考慮信息化、智慧化、安全、綠色、雙碳、車輛延壽和維修策略優(yōu)化、運營服務提升等因素,優(yōu)化標準體系中各級子體系的系統(tǒng)性、協(xié)調性、延展性和適用性,以建立并實施智慧、綠色、融合、自主化技術標準和管理規(guī)范為著力點,推動市域(郊)鐵路領域標準化與科技創(chuàng)新互動發(fā)展,促使我國標準快速走向國際,促進中國企業(yè)和技術、產品等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以助力我國逐步邁向市域(郊)鐵路大國和強國。
2我國市域(郊)鐵路標準國際化的突破途徑
現(xiàn)階段我國和國際市域(郊)鐵路的標準研究基本圍繞著技術、產品、安全和管理規(guī)范等幾個基本要素開展,同時需要標準化工作的組織、管理等保障工作相配合。因此,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提高市域(郊)鐵路標準國際化水平[14-20]
2.1理順管理機制,激發(fā)標準化工作活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國家標準化發(fā)展綱要》等對于標準化工作的職責分工、發(fā)展目標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為提高市域(郊)鐵路標準水平,需要各相關部門進一步理順管理機制,做好頂層設計,協(xié)調各方面關系,明確任務落實,完善標準管理運行機制,有效激發(fā)標準和標準化工作活力。此外,學會、協(xié)會和行業(yè)技術聯(lián)盟等社會團體和經營主體也需要根據自身職能,發(fā)揮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研究市場和創(chuàng)新所需的標準??傊?,相關部門、組織和市場協(xié)調一致,共同致力于我國市域(郊)鐵路標準提高,助力我國市域(郊)鐵路標準走向世界。
2.2整合標準化資源,健全標準體系
目前,多個行業(yè)主管部門的標準化技術組織和相關單位參與市域(郊)鐵路標準工作,也有多個領域在開展標準體系研究,如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市域(郊)鐵路技術標準和造價標準體系等[21-23],很多其他領域也已經構建了和正在構建符合自身實際的標準體系。而任由這一情況發(fā)展則容易造成標準體系散、標準數量多、內容交叉、質量偏低、在統(tǒng)一性和與國際接軌方面仍需提高等問題,不符合相關文件對標準體系的目標、層次和子體系的劃分等要求。因此,結合當下市域(郊)鐵路標準化的實際需求,需要有效整合市域(郊)鐵路標準化工作資源,建立全行業(yè)統(tǒng)一的專業(yè)化市域(郊)鐵路標準化技術組織,統(tǒng)籌開展相關標準體系建設以及相關標準研究,規(guī)范管理,加強標準制定的前瞻性,提高標準質量,各方面形成合力,爭取突破,進而從多個領域向主導國際標準的目標邁進。
2.3聚焦優(yōu)勢領域,以科技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引領標準提升
借鑒其他領域標準國際化的經驗,聚焦我國的優(yōu)勢領域,挖掘市域(郊)鐵路行業(yè)發(fā)展相關的關鍵技術,追蹤科技前沿和先進的管理、服務理念,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是促進和引領標準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徑。隨著我國科研和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市域(郊)鐵路來說,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在該領域推廣和應用。我國應該充分發(fā)揮在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新材料和5G通信等領域的技術優(yōu)勢,以及豐富的市域(郊)鐵路網絡管理經驗[24-25],及時開展相關標準研究,跟蹤和借鑒國際標準,以科技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助力我國主導國際標準的制修訂等。另外,鐵路領域等已有我國主持的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經驗和技術研究,也可以作為我國市域(郊)鐵路相關標準化工作的參考[26-27]
2.4加強標準化人才的培養(yǎng),提高國際標準話語權
國家近年來對標準化工作高度重視,與之對應的人才培養(yǎng)也得到了大力支持。市域(郊)鐵路標準化人才培養(yǎng)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提升標準質量和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還不能完全滿足我國市域(郊)鐵路高質量發(fā)展和標準化工作的需求。以2023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五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標準化人才培養(yǎng)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指引,繼續(xù)加大力度培養(yǎng)有標準化工作經驗,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為中國市域(郊)鐵路標準發(fā)聲的人才,或者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能夠為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供關鍵性的話語權支持。相信我國的標準國際化工作在專業(yè)人才的推動下,肯定能結出累累碩果。
結合目前情況,需要從組織、標準體系、技術挖掘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入手,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研究,借助于我國龐大的市域(郊)鐵路市場,將市域(郊)鐵路的技術、安全和管理規(guī)范等標準做好,挖掘并形成國際領先水平的標準,促進我國市域(郊)鐵路行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其國際地位,進一步占領和引導國際市場。
3結語
縱觀我國市域(郊)鐵路發(fā)展歷程,雖在技術研究領域起步較晚,但通過持續(xù)的技術攻關與創(chuàng)新實踐,已在主要核心領域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然而,我國的市域(郊)鐵路標準在部分技術、設計、運營管理、環(huán)保和安全等方面與國外還存在差距。本文主要從實施路徑提出通過\"多維驅動\"策略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即技術上強化前沿技術轉化;政策上建立跨部門協(xié)同機制,推動標準與產業(yè)政策聯(lián)動;人才方面構建\"產學研用\"聯(lián)合培養(yǎng)體系,重點培育懂技術、通標準、曉國際規(guī)則的復合型人才。未來隨著\"交通強國\"戰(zhàn)略的深人推進,依托我國的科研技術和經驗積累,從技術、政策、人才培養(yǎng)等多方面協(xié)同推進,逐步提高該領域標準質量和國際化水平,提升我國市域(郊)鐵路標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凌飛.嘉興市域鐵路高質量發(fā)展策略研究[J]交通科技與管理,2024,5(15):184-187.
[2]李鵬.國內市域鐵路發(fā)展現(xiàn)狀和規(guī)劃及典型案例[J].交通與港航,2021,8(5):9-16.
[3]周國華,代力.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視角下市域鐵路發(fā)展定位及策略研究[J].鐵道經濟研究,2021(4):21-26.
[4]王亦軍,馬勁飛.在城市化進程中加快市域鐵路發(fā)展的分析及措施建議[J].中國鐵路,2020(3):12-16.
[5]張友兵,陳志強,王碩,等.支持四網融合的市域鐵路列控系統(tǒng)關鍵問題研究[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25,22(1):105-113.
[6]2024年-2025年中國市域(郊)鐵路線路預測和已經運營的市域鐵路匯總[Z].https://news.sohu.com/a/764211275_121123720.2024-3-15.
[7]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一號)[Z].2018.
[8]王蕾.引領全球變革的標準化力量:訪BSI大中華區(qū)董事總經理石慕瀾[J].質量與認證,2025(2):20-23.
[9]朱明輝,徐斌.《CEN-CENELEC戰(zhàn)略2030》簡析[J].標準科學,2021(7):129-133.
[10]馬麗.關于品牌建設與標準化工作應用的思考[C]//中國標準化研究院.2024新疆標準化論文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標準化研究院,2024:4.
[11] ISO秘書長塞爾吉奧·穆希高度評價我國國際標準化工作[J].鐵道技術監(jiān)督,2024,52(12):36.
[12]張穎,王文成.信息通信行業(yè)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發(fā)展成就[J].工程建設標準化,2024(11):66-68.
[13]趙丹梅.高標準必將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強大支撐:訪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全國工商聯(lián)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J].中國石油企業(yè),2023(5):24-29+17.
[14]陳源,種栗,朱梅,等.ISO/TC269國際標準新項目建議評價指標研究[J].鐵道技術監(jiān)督,2017,45(10):1-4.
[15]王玉.ISO標準化工作機制初探及對道路交通管理標準化工作啟示[J].中國標準化, 2024(24):45-49+56
[16] 陳源.中國鐵路參與ISO國際標準化工作策略研究[J].中國鐵路,2020(3):22-26.
[17]陳源.于冰.楊慧瑩.等.ISO/TC269第11屆全體會議概述及對中國鐵路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思考[J].鐵道技術監(jiān)督,2022,50(10):8-11.
[18]李煒紅,吳國琦,張磊.雅萬高鐵項目產品準人國際互認實施方案研究[J].中國鐵路,2019,(5):52-57.
[19]任雯菁,向小雪,黃勇.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開展技術標準化工作的問題分析與思考[C]//中國標準化協(xié)會.中國標準化年度優(yōu)秀論文(2022)論文集.武漢市標準化研究院,2022:4.
[20]劉曉龍,葛琴,崔磊磊,等.新時期我國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宏觀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0,22(2):9-14.
[21]柴冠華,周宇冠,張波.市域(郊)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研究[J].鐵道技術標準(中英文),2024,6(12):7-13.
[22]蔣行球.關于市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及其發(fā)展思考[J].鐵道建筑技術,2018(6):110-114.
[23]郝鵬飛,孫永強.市域(郊)鐵路建設暖通標準體系比較分析及思考[J].暖通空調,2024,54(S2):288-291.
[24]周揚.城市軌道交通火災防治一體化系統(tǒng)研發(fā)與產業(yè)化安徽省,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2023-11-09.
[25]李國強.國鐵電務車載設備運維模式在市域(郊)鐵路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城市軌道交通,2024,(12):60-66.
[26]中國將主持鐵路自動駕駛國際標準制訂[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24,27(8):239.
[27]ISO發(fā)布中國主持制定的機車車輛制動領域首項國際標準[J].鐵道技術監(jiān)督,2024,52(5):25.
作者簡介
孫洪茹,博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交通運輸、工程管理及信息化等。
(責任編輯: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