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整個世界?!?/p>
的確是這樣,眼神,是人臉部的主要表情之一,它與一個人的思想感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很多時候會通過他的眼神表現(xiàn)出 來,所以,通過觀察一個人豐富的眼神,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對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
通常人們通過各種眼色表情,告訴旁觀者他內心情緒的變化。眼睛低垂,有時是謙遜的信號,低垂的方向多往地下,不會左右亂瞟。這種眼睛動作往往伴隨著鞠躬或俯首聽命。
眼睛流露善意,心底必定慈悲;眼睛橫豎,性情剛烈;眼珠暴突,性情可惡;眼睛斜視不語,心懷妒忌不滿。
瞄上一眼后,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懷疑你”的身體語言。
閉上眼睛后,再睜眼望一望,如此不斷反復,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xiàn)。
當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產生了好感,他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多會用一種帶有 幸 福、欣慰、欣賞等感情交織在一起的眼光不住地打量對方。
當一個人表示對另外一個人的拒絕時,他會用一種不情愿,甚至是憤怒的眼神,輕蔑地進行嘲諷。
當一個人看另外一個人時,用眼光從上到下或是從下到上不住地打量時,表示了對對方的輕蔑和審視。而且這個人有強烈的自我優(yōu)越感,清高自傲,喜歡支配差遣人。
在談話的時候,如果有一方眼光不斷地轉移到別處,這說明他對所談的話題并不是十分感興趣,另一方意識到這種情況后,應該想辦法改善這種局面。
在談話中,一方的眼神由灰暗或是比較平常的狀態(tài),突然變得明亮起來,表示所談的話題是切合他心意的,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在兩個人的談話中,一個人在說話時,既不抬頭,也不看另外一個人,只顧說自己的,這很大程度上表示了對另外一個人的輕視。
當一個人用兩只眼睛長時間地盯著另外一個人時,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期待著對方給予自己一個想要的答復。這個答復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一項計劃的起草,可能是一份感情的承諾。
當一個人用非常友好而且坦誠的眼神看另外一個人,間或還會眨眨眼睛,說明他對這個人的印象比較好,他很喜歡這個人,即使對方犯了一些小錯誤,也可以給予寬容和諒解。
當一個人用銳利的目光、冷峻的表情審視一個人的時候,是一種警告的意思。
所以,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心活動,看他那搖曳的眼神即可窺知一二。
(老痣摘自《如何讀懂和掌控你周圍的人》北京明天遠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圖/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