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一直習慣于喝綠茶和茉莉花茶,主要是被其呈現(xiàn)出的綠意和清香所吸引。前段時間,和朋友聊起喝茶,朋友建議,喝喝咱們陜西涇陽的茯茶吧!它以黑褐油潤、金花璀璨、橙紅明亮、醇厚回甘的特點風靡四方,令人癡迷。喝它,你會品出不一樣的味道!
說起茯茶,我突然想起來,前幾年電視連續(xù)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全國熱播之后,涇陽茯茶立刻名揚祖國大江南北,受到眾多茶民的熱捧。記憶中,除了女主角周瑩以外,我最關(guān)注的就是涇陽特色的“金花茯茶”,它幾乎貫穿了整部電視劇。一船茯茶被浸水,放碼頭上曬干,便成了“帶金花的涇陽茯茶”。劇中,被沈家做過手腳、船內(nèi)儲藏的茶磚全部被水浸透,這讓女主人公周瑩愁眉不展,再到老人問周瑩討要這種茶而意外得知此茶的口感,茶湯紅而不濁、香清不粗,最后到該茶被蒙古客商及茶商大肆收購,最終打出“金花茯茶”的招牌,可謂是歷經(jīng)千難萬苦··
正琢磨時,朋友從包里拿出一個紙袋,外形酷似磚頭,說這就是茯茶。我納悶了,立刻追問,為什么要做成磚形?朋友說,古時交通不便,茶葉蓬松,不方便長途運輸,所以蒸壓成團塊,以減少體積,方便運輸。而且緊壓成磚形有利于品質(zhì)陳化,可以讓茶的香氣保持時間更長一些。至于為什么叫茯茶,用鼻子一聞就知道了,其香類似茯苓,故稱茯茶。
我恍然大悟。于是,立即拿一玻璃壺加水,加熱至水開時,朋友用小刀從茯磚茶上挖取一塊放人壺內(nèi)。茶塊在沸水中不斷地變化,一會上,一會下,慢慢地散開,變成一片片茶葉。透過玻璃觀察,此情此景就像在觀賞一幅活的山水畫,一種美好的享受油然而生。沸騰熬煮2分鐘后關(guān)火,再蓋上壺蓋悶泡3至5分鐘。朋友說,這樣煮著喝茯茶,味道比較好,普通的沖泡法難以出味,采用煮的方式,可以深度發(fā)揮發(fā)酵工藝,口感會更好,湯色也會更鮮艷。
茶煮好了,果真色澤橙紅、明亮,很是討喜。話不多說,我趕忙端起杯子,先呷一口,口齒之間頓時有一股清甜、滑潤之感,回味時卻略帶一些酸澀,一種特殊的菌香在嘴里蔓延。朋友說,這就是茯茶的香氣特征,茯茶的獨特之處就是有“金花菌”孢子,它是原茶自身帶有的,在煮飲時,菌香便會融人茶湯中,讓茶的滋味更加醇厚。但是也只有在涇陽這個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中,金花菌才能很好地生長。所以說,涇陽雖不產(chǎn)茶,但加工和制茶技術(shù)卻是一流的。說畢,朋友又補充了一句:茯茶制作工藝復雜,需要29道工序才能完成。
我頓時明白了,好的東西從來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茯茶,很早就有“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之美譽。記得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劇中第四集,吳聘在勸周瑩暫時躲回老家的時候,要為她準備銀子、藥材、土布,還有茯茶。藥材、土布和茯茶都是送給親朋的好禮物,藥材可以治病,土布可以制衣,而茯茶可以消食養(yǎng)生,可見茯茶在當時是饋贈佳品。還有,在周瑩帶領(lǐng)下,吳家的茶葉生意更加興隆,這也是有史有據(jù)、可以證實的。茯茶產(chǎn)在涇陽,歷史悠久,根底深厚,當?shù)厝嗽诼L的集散、加工、制作歲月中,積累的智慧是我們無法想象的,至今誰也無法效仿,無法超越。
瞬間,腦海中又閃過另外一個鏡頭:冬日的茶樓里,熙 熙攘攘,人來人往。喝茶的客人們一邊享受著暖陽,一邊欣 賞著茯茶在茶壺里由塊變成葉的過程。茯茶咕嘟咕嘟地煮 著,茶湯由淡漸變濃,散發(fā)的香氣熏醉了人們。茶煮好了, 店小二一杯一杯地給大家續(xù)茶,客人們一杯接著一杯喝,直 喝到身上發(fā)熱,頭上冒汗,才滿意而歸…
如今,擁有千百年歷史的涇陽茯茶,在新時代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隨著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的政策,涇陽茯茶崛地而起,發(fā)展迅猛。政府專門出資建起了茯茶小鎮(zhèn),打造茯茶品牌、發(fā)掘茯茶文化;西安中歐班列將上等的茯茶運往中歐和亞非拉地區(qū),廣受海內(nèi)外茶商的青睞,他們將中國涇陽的“茶文化”推向世界各地,得到廣大茶商、茶客們的共同認可。“陜西好茶香四方,茶鄉(xiāng)美景入畫來”,茯茶小鎮(zhèn),現(xiàn)在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休閑旅游好去處。
閑暇午后,一杯茯茶,一本好書,感受茶香中的歲月靜好,品味書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讓心靈在茶香中得以放松,簡單而愜意。茶里有前世,也有今生,有往日的思緒,也有人間的緣分,紛紛擾擾,總能在茶香里浸潤、消融。品茯茶,如同品人生,先苦后甜,先濃后淡,淡至而意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