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深處,小巷里有一家充滿人間煙火的茶館,老板安靜地經(jīng)營著這家小店,它黑瓦白墻,米黃色布棚下擺放著兩張木桌和配套的椅子。
茶館老板曾是城里的教師,因此巷子里的人都稱他為“茶先生”。如果你累了,可以花10元錢在茶先生那里喝茶,度過一個悠閑的上午。你可以和他聊天,他知識淵博,無論什么話題總能侃侃而談。熟悉之后,他會教我一些書本上的知識,放假時我每天都會在茶館里讀一上午書。如果他能及時指導(dǎo)我,那就再好不過了。
書中常提及“孤獨”一詞,閑暇時我便問茶先生何為孤獨。他聽后一愣,隨即說:“孤獨就像巷頭的李爺爺,60歲了無人陪伴,晚上回家連口熱湯也沒有?!闭f完,他望向街道,我也跟著望去。夕陽下,一個孩子捧著瓜,旁邊的老黃狗趴著,尾巴驅(qū)趕著蚊蟲一夏日傍晚的尋常景象,此刻卻顯得格外靜謐?!澳憧?,多么美好的傍晚,可惜與你無關(guān)?!彼f。我頓時明白了,年幼的我竟也體會到了孤獨的滋味。
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去找他,但在半路上丟了書,還被一條大黃狗追趕。這一匡串的倒霉事讓我無比沮喪,慢吞吞地走進了茶館。我向茶先生訴說這些倒霉事,他笑了笑,說:“別沮喪,上輩子做的壞事都會變成現(xiàn)在的倒霉事。也許你上輩子的今天做了壞事,所以今天才會倒霉?!甭犃诉@話,我竟然覺得有些道理,倒霉算是我應(yīng)得的。茶先生見我臉色好轉(zhuǎn),補充道:“就像阿Q一樣,對吧?”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阿Q的故事,不禁笑了起來,確實如此。
平靜的日子過得很快,不久我便去了城里上學(xué),每隔兩三個月才回家。城里的生活遠不如鄉(xiāng)村,這里沒有寧靜的夕陽,沒有街邊吃瓜的孩子,我不禁常常感嘆:“城里怎么比得上巷子妙?”盡管無比懷念小巷,我也只能等到放假才能回去。
放假后,我終于回到屬于我的地方。整理完老屋的衛(wèi)生后,我立刻去找茶先生。然而,這次與以往不同,雖然茶館依舊,卻顯得毫無生氣。我突然想到什么,急忙沖進茶館,但無論怎樣尋找,茶先生都仿佛消失了。這時,住在茶館旁的大叔走進來,說:“茶先生去年年底去世了,但他留下幾句話,在里屋的桌子上?!贝笫暹呎f邊嘆氣,顯然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我走了,這再正常不過了,可能是我上輩子犯了什么滔天大罪,這輩子才會患重病早早離開。不要掛念,更不要為我落淚,你知道的,這就是命運。”泛黃的信紙上,字跡工整挺秀,透露著他對人間煙火的不舍,但仍然強硬地說是“命運”,這也許就是茶先生吧。
我小心翼翼地折好信紙,放入胸前的口袋里,對著茶館鞠了一躬:“城里一點也不好,不過你還沒聽我說怎么不好,怎么沒等我向你訴苦呢? ”
街頭余暉下的孩子不再吃瓜,捧起了書,而李爺爺終于等到了那杯熱騰騰的羹湯,只是這寧靜的巷子里,再也沒有茶香。
指導(dǎo)老師 趙秀坡李方圓
名師點評
本文以茶館為敘事中心,在兒童眼中的生活和無常的人生間尋求一種巧妙的平衡。茶香消散后余味悠長,既是市井溫情的挽歌,也是少年對生命課題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