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建湖縣淮劇團演出的大型現(xiàn)代淮劇《陽光縣長》,講述的是重點文旅項自“九龍口濕地工程即將竣工,然而,“大雨漫塘”導致大英子家的珍貴種魚逃逸到張扣來家魚塘,這一意外引發(fā)了這對老冤家之間的劇烈沖突,進而影響了工程進度。主人公鄭陽光縣長在女兒和女婿的幫助和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奶奶的關心下,經過自身的一系列努力,最終以大格局、大胸懷感化了這對冤家,使得工程按時竣工。本劇情節(jié)清晰、唯美流暢,場景的安排抑揚頓挫、張弛有度,明暗環(huán)境交替登場,大小場景輪流出現(xiàn),為后續(xù)燈光設計營造出跌宕起伏、波浪推進的效果,提供了充足的表現(xiàn)空間。相對于劇情的“起承轉合”,此劇的燈光設計同樣遵循著“起承轉合\"的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
一、“起\"比“豹頭” -暴雨環(huán)境氛圍的必要渲染
燈光的“起”體現(xiàn)在序幕部分。故事的起因是百年不遇的暴雨漫塘毀壩,沖走種魚引發(fā)矛盾,進而影響了工程進度。九龍口濕地工程,通篇都離不開水,作為“起”的序幕場景的必要交代,若用背景大屏做雨景,固然有氣氛,也有真實感,但卻有違中國戲曲的寫意原則,也有違本劇的呈現(xiàn)風格。在此情況下,燈光則需承擔起動態(tài)呈現(xiàn)環(huán)境氛圍的重任,既要寫意,又要寫實。由此,燈光的劇情“豹頭”伴隨著場景音樂的奏響而出現(xiàn),加之強烈的風急浪高的音響效果,30臺電腦燈打造的“雨絲光束\"急速旋轉,模擬暴雨傾瀉臺面,時不時又將耀眼白光從各個方向投向陽光縣長及眾人表演區(qū)域。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舞臺氛圍中,燈光猶如為劇情的“起因”昂“起”了“豹頭”,“起\"到了“響鼓重錘\"的烘托作用。
二、“承\(zhòng)"若“豬肚”— 伴隨劇情發(fā)展的同步承載在之后的情節(jié)展開中,燈光需要時刻“順承”劇情。
第一場,雨過天晴,碧波蒼茫,此時舞臺節(jié)奏需要舒緩及對比,為后續(xù)的矛盾發(fā)展留有波浪式推進的余地。燈光為舞臺環(huán)境設計了青綠蕩漾的清新色調,天地排中藍,舞臺空間淺藍,側光則用淺淺的亮黃光勾勒輪廓,呈現(xiàn)出場景的層次感與人物表演的雕塑感。
第二場的劇情僅有兩人表演,時間設置在晚間,處于“虛擬的假定性封閉空間”,與前一場的敞開式空間形成巨大反差。為了突出與前場大環(huán)境的區(qū)別,便于分辨本場內外環(huán)境,同時方便遷景,用光切割表演空間是最簡便易行的手段?;诖?,我們將天幕景色設定為隱隱的深藍色,用以描繪戲劇的時間及空間氛圍。對于下場門“假定的小漁篷”演區(qū),則嚴格切割,給予橙黃色調的暖光,且僅照亮剛好滿足表演需求的范圍,舞臺的其他部分則不漏寸光,如同在一盞暖色的吊燈下,張扣來與三姑這兩個有情人在一個親密的狹窄空間中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第三場的開頭,文本場景是清晨,表演調度中有一隊肩扛工具的施工隊伍從上場門走向下場門,路過奶奶家的小院。從燈光設計的角度理解,此場景既為彰顯陽光縣長的老革命奶奶與工人之間的“黨群關系”,也為施工隊因趕工程早早到達工地做出了時間交代。這是一個云蒸霞蔚的溫暖場景,與上一場戲的場景形成氛圍對比。對此,通過燈光設計,營造出朝陽初升的氛圍一一透過樹叢的粉色光束灑滿小院,奶奶的身影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同時,在下場門后區(qū)過道為工人隊伍所迎著的初升的溫暖陽光,加上一束粉色輪廓造型,使得中區(qū)的奶奶和后區(qū)施工隊伍的身影與形體動作清晰可見。奶奶的溫暖,也為后續(xù)教育孫孫棒打陽光做好合理鋪墊。
第四場,夜晚靜謐,濃濃月色,水墨丹青,如詩如畫,這是燈光對劇本提示的環(huán)境解構與重建。在天幕藍光的映襯下,在青色側光的輪廓勾勒下,為了尋找珍貴種魚,陽光縣長、大英子不約而同來到張扣來的魚塘邊,面對逃逸的種魚,三人各懷心事。伴隨舒緩的音樂,劇中角色緩步走入各自的表演區(qū),在即將開口抒發(fā)時,燈光處理與表演同步,緩緩推出柔和的、將表演范圍干凈切割的、滿足基本照度的淺淺白光。既使觀眾可以清晰看到角色的表情,又使三人的造型仿佛三尊玉雕般沉浸在劇中,為觀眾及舞臺描繪出唯美的畫面。
工程緊迫,可是這對冤家互不相讓,工程無法推進。為了使工程按時竣工,陽光縣長竟然想出了一個“高招”一“自偷種魚消解矛盾,使得工程按時竣工”。這雖不是解決矛盾的好辦法,可是“機器轟鳴是命令,工程進度不能停,是男人要有擔當和自信,縣長也是普通人。為了及時解矛盾,顧什么面子,惜什么名聲!\"“擔當、自信、面子、名聲”,這些品質無論對普通民眾還是黨員干部,都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更何況是舞臺塑造的陽光縣長的正面形象。這既是人物形象的“魂”,也是燈光設計的“魂”,面對這樣的情感與心聲,燈光怎能不為所動!我們便是要以光為載體,共同開掘“內核”刻畫“初心”,呼喚這樣的“靈魂擔當”,同時表達燈光設計的人文立場。因此,當陽光縣長唱到“惜什么名聲、惜什么名聲\"時,舞臺中區(qū)一組金黃色調的強光投向陽光縣長,在夜空中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及亮度對比。這強烈的視覺沖擊,鑄就了一位既是生動的尋常本真有情人、更是有擔當?shù)狞h員好干部的光輝形象。此時,音樂、表演、燈光形成合力交響,將劇情推向場景的小高潮。
三、“轉\"有格局 大格局大胸懷的感化
第六場張扣來家中,文本設定為陰天,開場的環(huán)境光色呈現(xiàn)壓抑的灰藍白色調。陽光縣長為化解矛盾、“轉化\"張扣來的態(tài)度,自己也“轉變”了工作方式,帶上九龍口的工程設計藍圖,欲以大格局、大胸懷感化張扣來,喚起張扣來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