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爽出身殷實之家,本可享受優(yōu)渥生活,卻在國難當頭之際,毅然變賣家產(chǎn)、毀家紓難,投身抗日洪流,最終在突圍戰(zhàn)中寧死不屈、飲彈殉國,用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北京市密云區(qū)西部的燕山山脈黃花頂上,矗立著一座“臭水坑慘案”烈士紀念碑。每到清明時節(jié),人們紛至沓來,蔡奠在此英勇就義的原中共豐(寧)灤(平)密(云)抗日聯(lián)合縣縣長沈爽及其戰(zhàn)友們。
變賣家產(chǎn)組建抗日自衛(wèi)軍
沈爽,字子儒,滿族人,1896年生于原吉林省雙城縣(今屬黑龍江省)鑲黃五屯一個殷實之家。他在吉林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回鄉(xiāng)任教,后到綏芬河擔任鹽倉倉長。在這里,沈爽接觸到中共地下組織,并于1931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地區(qū)淪陷,三干萬同胞陷入了苦難之中。沈爽認為,與其以筆為刃,不如以槍護國。于是,他化名“白滌非”,寓意“蕩滌污垢,唯守清白”,變賣家產(chǎn),抵押了百畝良田,籌集槍支彈藥,組建了抗日自衛(wèi)軍。這支隊伍如同一把利刃,插入了日偽軍的心臟:襲擊日軍巡邏隊、搗毀偽警所、處決鐵桿漢奸,攪得雙城一帶的日偽勢力寢食難安。
隊伍很快發(fā)展到了2000多人。日偽軍多次“清剿”未果,便企圖用高官厚祿誘降沈爽,放出風聲說:如果白司令率隊歸降,立即授以雙城縣縣長之職。
日偽誘降未果,竟搬出其族中四叔勸降。沈爽義正辭嚴地說:“咱是中國人,絕不能當亡國奴。侄兒抗日是為國盡忠,戰(zhàn)死可以,投降不成!”四叔仍不死心,繼續(xù)勸他:“咱是滿族人,現(xiàn)在成立了滿洲國,你歸順后當了縣長,也能光宗耀祖?!鄙蛩舐暫浅獾溃骸拔也徽J什么滿洲國,你心里要還有祖宗,就說不出這番混賬話!要當漢奸縣長你去當,我不稀罕!”
1932年,抗日自衛(wèi)軍被打散。沈爽隱姓埋名,往返于哈爾濱與北平之間,秘密從事抗日活動。1935年,隨著白軍對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圍剿”力度不斷加大,沈爽的秘密抗日活動也變得愈來愈困難。黨組織決定將沈爽調(diào)往北平從事地下工作。
勇闖虎穴開展秘密工作
盧溝橋事變后,沈爽受北平地下黨組織派遣,秘密加入國民抗日軍,任司令部參謀。同年底,國民抗日軍改編為八路軍普察冀軍區(qū)第5支隊。1940年,沈爽調(diào)到中共平北地委工作。不久后,他隨晉察冀軍區(qū)第10團到達豐灤密地區(qū),協(xié)助縣委開展敵工工作。
一天上午,沈爽裝扮成教書先生朝密云縣城西門走去。把守城門的偽軍將他攔下,盤問:“你是干什么的?”沈爽回答說:“我是縣政府要員蘇俊峰的親戚,鄉(xiāng)下鬧八路,我來縣城謀點事干。”偽軍見他長相儒雅,神情淡定,便沒有過多盤問,揮手讓他進了城。
早前,沈爽對蘇俊峰有一定了解,知道他是被迫給日本人做事,且有爭取的可能性。于是,他徑直來到蘇俊峰家,進門就亮明身份,說明來意,曉以大義,并說:“我今天不請自來,如果要抓我請便。只要不怕血濺廳堂,你家就是我的墳場!”蘇俊峰被他的膽量折服,更被他所講的道理打動,便答應幫忙。
沈爽在蘇家住了幾天,接觸了偽縣政府、偽新民會、偽商會和偽警備隊的一些人,做了大量的抗日宣傳工作,并獲取了不少情報。此后,憑借與蘇俊峰的關系,他又多次進出縣城,購買藥品、布匹等物資,還在偽職員、偽軍中發(fā)展了幾名秘密情報員。
沈爽了解到密云縣偽警備大隊中隊長張博出身窮苦,具有抗日傾向,他帶的隊伍也很少禍害百姓。于是,沈爽通過關系約張博見面,先是肯定他是個有良心的人,打消了他的疑慮,接著從日本入侵談到中國人民的苦難,從抗日救國談到八路軍的英雄事跡,從民族大義談到怎樣做才算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話到深處,張博失聲痛哭,表示愿意協(xié)助沈爽做抗日的工作。
從此,二人成為好友,張博向沈爽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并為他進出縣城提供方便。1941年8月,張博率該中隊70余人,攜兩挺機關槍、數(shù)十支步槍起義,加入第10團。
寧為玉碎死不作屈膝生
1941年10月,日寇調(diào)集大批日偽軍,對豐灤密根據(jù)地進行大規(guī)?!皰呤帯?。豐灤密地區(qū)許多干部和群眾被迫害,根據(jù)地面積急劇縮小。危難之際,沈爽出任豐灤密聯(lián)合縣縣長,帶領豐灤密人民配合第10團,開展反“掃蕩”、反經(jīng)濟封鎖、反“集家并村”等系列斗爭。
當時,豐灤密根據(jù)地的條件十分艱苦,加上日偽軍的嚴密封鎖,根據(jù)地軍民不僅缺衣少食,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沈爽反復動員大家,要堅持到斗爭的最后一刻。在他的鼓舞下,根據(jù)地軍民咬緊牙關,吃野菜、嚼樹葉、喝生水,寧愿餓死、凍死,也絕不向日軍屈服。
群峰環(huán)繞的黃花頂山高路險,怪石磷峋,只有東南角一處狹窄的山口可供出入,是一個適合隱蔽的好地方。豐深密根據(jù)地軍民在此建立起軍事活動站。這里有一個小積水坑,人們稱之為“臭水坑”。
1942年4月初,沈爽率縣政府機關,王亢率第10團團部和傷病員來到“臭水坑”,第10團6連負責警衛(wèi)。7日下午,駐地附近突現(xiàn)偽警察。經(jīng)過研究決定,王亢率6連兩個排去蓮花瓣伏擊敵人,沈爽和第10團鋤奸股長丘阜負責守衛(wèi)“臭水坑”駐地。
8日清晨,沈爽忽聽北大梁方向傳來哨兵報警的槍聲,他立即要求大家準備轉(zhuǎn)移。不久,哨位告急。沈爽派兩個班上山增援,阻擊敵人,但北大梁制高點已被敵人占領,“臭水坑”被日偽軍包圍。
沈爽感到情況嚴重,將機密文件深埋,命令僅有的1個班及40多位帶槍的干部,保護傷病員向南突圍。隊伍進入東溝時,唯一的出山口已被敵人封鎖,兩次沖鋒都沒成功。為沖出包圍,沈爽組織大家與敵人展開激戰(zhàn)。大家有槍的用槍,沒槍的用棍棒和石塊,有人赤手空拳與敵人廝打,有人抱住敵人滾下懸崖。沈爽與警衛(wèi)員背靠背對敵射擊,直到彈盡。面對絕境,他把槍膛里的最后一顆子彈射向自己,壯烈犧牲,年僅46歲。
戰(zhàn)斗結束后,敵人殘忍地割下沈爽的頭顱,掛在大水峪村頭示眾,揚言豐灤密聯(lián)合縣縣長被打死了,縣政府被消滅了,根據(jù)地完蛋了,妄圖震懾抗日軍民。然而,抗日的烽火不僅沒有被撲滅,反而越燒越旺,豐灤密根據(jù)地軍民更加頑強地斗爭,直至取得抗戰(zhàn)勝利。Z(作者為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辦第二研究處副處長)(責任編輯: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