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架總成是重型貨車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駕駛室、發(fā)動機、變速器及車橋等都是依托縱梁安裝在車架總成中,由鉚釘和螺栓固定在車架上,螺栓聯(lián)接具有簡單便捷、可以多次拆卸重新裝配、標準化程度高、成本低等優(yōu)勢,在汽車、機械裝配過程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螺栓在擰緊過程中,其擰緊力矩的大小直接影響螺栓聯(lián)接的可靠性,預緊力過大會導致螺栓斷裂、重型貨車結構發(fā)生塑性變形,預緊力過小會引發(fā)結構件松動、分離、螺栓疲勞等問題1。當前重型貨車行業(yè)底盤裝配過程中不同結構件和板料厚度所用螺栓規(guī)格不同,所有螺栓均用風動扳手一次擰緊,擰緊力矩依靠加工人經(jīng)驗評估以及抽檢,不能保證所有螺栓擰緊力矩精度 100% 符合工藝要求,且風動扳手運行噪聲大,加工人手持操作費力,尤其是空間狹小處的螺栓操作難度更大。
為了防止整車運行中螺栓松動,質量要求保證車架生產(chǎn)中每個螺栓的擰緊力矩都要滿足工藝要求,目前使用的風動扳手無法保證螺栓擰緊力矩,需要指示式扭力扳手測量后確認,嚴重影響生產(chǎn)節(jié)拍。風動扳手在緊固螺栓時噪聲大,已嚴重超過國家生產(chǎn)環(huán)境噪聲標準,工人長期在此環(huán)境中作業(yè)影響身心健康。為改善員工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提升生產(chǎn)節(jié)拍保障擰緊力矩精度,急需對現(xiàn)有的裝配工藝及工具進行改造升級,以
滿足生產(chǎn)需要。
工具選型
在汽車生產(chǎn)裝配過程中,為了提高螺栓聯(lián)接的可靠性,應讓螺栓聯(lián)接副保持一定的軸向夾緊力,即預緊力[2。但受各方面影響,直接控制預緊力存在一定難度,最經(jīng)濟可行的方案就是控制扭矩,間接實現(xiàn)軸向
預緊力的調控。
這是一種目前最常用、最廣泛使用的擰緊控制和操作方式,擰緊方法原理非常簡單且快速,易于標準化3]。汽車裝配過程中,緊固工具和設備主要涉及扭矩扳手、沖擊扳手和自動擰緊機等,這些工具和設備在裝配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
市面現(xiàn)有幾種擰緊工具對比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電動定扭工具功能適合生產(chǎn)的需要。電動擰緊機精度高、性能穩(wěn)定并具有防錯和可追溯性等功能,能有效保障整車質量[5]。
因此,可利用車間現(xiàn)有設備和電動擰緊設備進行對比試驗,一線采用風動扳手一次擰緊工藝模式,二線采用風扳機預緊加電動擰緊槍復緊工藝模式。為了保證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安排同一班組的人員在兩條線體按周輪換加工,并抽取同一車型同一位置螺栓進行力矩檢測,檢測數(shù)據(jù)見表2。
通過檢測結果可以看出,二線采用風動扳手預緊加電動定扭工具復緊工藝模式后螺栓力矩 100% 符合工藝要求。
此工具擰緊精度 ≥±3% ,角度精度 ?±2° 。擰緊工具具備數(shù)據(jù)記錄功能,可以記錄擰緊過程中的角度變化和對應的扭矩值,同時還能夠通過參數(shù)設計進行異常報警,提高緊固過程穩(wěn)定性,降低擰緊過程風險[]。
針對電動定扭工具的工藝優(yōu)化
1.螺栓擰緊工藝方式
按照目前的裝配工藝,將螺栓穿入裝配孔后,手動擰螺母2~3扣,使用定扭工具對螺栓進行緊固時,會出現(xiàn)螺栓和螺母空轉,需要第二人使用扳手卡住螺栓或螺母進行緊固。此工藝方式,嚴重影響生產(chǎn)節(jié)拍,且定扭工具反作用力大,使用手動扳手配合緊固
時存在安全隱患。
為了實現(xiàn)定扭工具對螺栓的快速緊固,需要對現(xiàn)有的工藝模式進行更改。先采用油壓脈沖扳手進行快速預緊,消除板料間隙后再使用定扭工具對螺栓進行復緊,即“油壓脈沖扳手預緊 ?+ 定扭工具復緊”螺栓擰緊工藝模式。
設定油壓脈沖扳手到預設扭矩值,對螺栓進行快速預緊,基于油壓脈沖扳手結構限制,預緊后的螺栓扭矩精度范圍僅在 ±8%~±20% 。在后道工序使用低噪聲高精度定扭工具進行復緊,定扭工具通過控制轉角消除摩擦系數(shù)對螺栓扭矩衰減的影響,進一步精確螺栓扭矩,從而使螺栓擰緊力矩精度控制在 ±1%~ ±8% , 100% 滿足工藝要求,提升質量合格率。
2.電動擰緊槍懸掛裝置選擇
電動擰緊槍需要工人拿取方便且能快速輕松移動,因此采用鋁合金導軌,質量比鋼軌輕,慣性小,能輕松移動和停止。
擰緊槍在緊固螺栓時會存在反作用力,需要消除反作用力。目前有兩種方式,碳纖維桿連接和軟連接增加反力桿模式。
升降導向采用碳纖維桿(見圖1),可在平行和垂直導軌的兩個平面內擺動,自身可旋轉和伸縮,有極大的靈活性。與軟繩連接相比,碳纖維桿保證剛性的同時,又兼具一定的柔性,碳纖維桿最大質量僅2.8kg ,最大抗扭 400N?m 。與常規(guī)鋼制的抗扭管相比,擰緊機構質量相同的條件下,碳纖維桿用較小的平衡器就能實現(xiàn)同樣功能。行程可達 1438mm ,縮短時的長度為 962mm ,伸長后,長度可達 2400mm 。此特點確保工作時能覆蓋到最低點的螺栓;不工作時,工裝高過工人頭頂,確保安全。傳統(tǒng)鋼制抗扭管為雙梁懸掛,碳纖維管單梁即可,移動更加方便。整體設備實現(xiàn)了輕量化、低阻力,兼顧剛性和柔性,使得設備移動靈活,認帽輕松。同時,碳纖維桿自身有抗扭功能,水平擰緊時,可以省掉反力桿,節(jié)約對位時間,并防止碰傷工件消除安全風險。
使用軟連接時,由于設備在擰緊螺栓時會存在反作用力,需要增加反力桿保證螺栓擰緊時設備無晃動。如圖2所示,工人在使用反力桿時需要將其靠住零部件后再擰緊螺栓,如果沒有確認反力桿旋轉方向,隨意靠住零部件擰緊螺栓時反力桿就會旋轉,對零件存在磕傷風險,工人存在安全隱患,且每個螺栓都要使用反力桿,嚴重影響生產(chǎn)效率,是碳纖維桿用時的兩倍。經(jīng)過對比之后選擇采用碳纖維桿連接。
3.螺栓的選型
由于裝配工藝變更,螺栓裝配先采用油壓脈沖預緊,再用電動擰緊機復緊的工藝裝配方式。在使用普通六角頭螺栓和自鎖螺母時會出現(xiàn)跟轉問題,螺栓擰不緊,需要在復緊時同時用手動扳手卡住另一端再打緊,工人存在夾手風險且嚴重影響生產(chǎn)效率。
現(xiàn)階段車間使用分板機緊固自鎖螺栓,需要用手動扳手將螺栓一頭固定后再用風扳機將其緊固,螺栓緊固時風扳機抖動和反作用力大,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隱患。長時間操作對加工人的聽力和手臂造成傷害。
為了滿足定扭工具的使用要求,防止螺栓空轉并快速定扭,現(xiàn)對目前使用的各螺栓型號進行對比選型(見圖3),確保滿足電動定扭工具的使用要求。對比結果見表3。
根據(jù)表3,第二種法蘭螺栓螺母符合工藝要求,滿足定扭工具可快速將螺栓緊固,無需使用輔助工具,保證每個螺栓裝配扭矩,可取消擰緊力矩自檢,提升了車架質量和裝配效率。
結語
通過對不同緊固工具和設備的實驗對比,電動定扭工具不僅在精度高,而且在裝配螺栓時操作靈活且靜音。同時具備模塊化快速維修結構,便于維護及維修。
通過對不同種類螺栓的裝配情況分析,六角法蘭螺栓 + 法蘭螺母組合的擰緊力矩大,可提高連接可靠性,螺栓可實現(xiàn)手動快速松帶,擰緊過程中不會存在跟轉現(xiàn)象,一個人可完成螺栓緊固工作且滿足工藝要求。
通過以上工藝措施,實現(xiàn)了定扭工具的使用,滿足生產(chǎn)節(jié)拍和質量要求,解決了螺栓擰緊力矩過扭和欠扭的問題,車架總成螺栓復緊后設備提示合格,擰緊力矩無需再次檢測。同時滿足了國家規(guī)定工作場所噪聲限制要求。
參考文獻:
[1]邵國強,朱林波,洪軍,等.重型卡車螺栓聯(lián)接扭矩-預緊力關系影響因素分析[J].交通大學學報,2015,49(10):14-21.
[2]馮興雙.汽車底盤高強度螺栓的擰緊與防松研究[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7(4):207.D0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4.183.
[3]謝富強,買吾拉·阿不都瓦克,于光輝,等.淺談裝配過程中螺栓擰緊控制方法[J].時代汽車,2022(16):124-127.
[4]李琨,董瑋,宋偉佳,等.汽車裝配過程緊固工具和設備的探究[J].時代汽車,2024(5):147-149.
[5]郭昊一.電動擰緊技術在汽車底盤裝配中的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21(19):30-31.DOI:10.19475/j.cnki.issn1674-957x.2021.19.013.
[6]于虹,李永波.汽車制造業(yè)螺栓擰緊工藝及控制方法[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20(5):130-131.DOI:10.16107/j.cnki.mmte.2020.0482.AUT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