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要進行期末考試了,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各科老師必定會抓住最后的周末布置“重量級”作業(yè)。不出所料,下午第一節(jié)課剛下課,黑板的作業(yè)登記欄上便密密麻麻排滿了任務。學生們無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教室里一片沉悶壓抑。
作為班主任,目睹這一情形,我絞盡腦汁地思索對策:找?guī)讉€重點關注的學生開“懇談會”?設立獎勵機制,用獎品調(diào)動大家的積極性?抑或聯(lián)系家長,共同監(jiān)督孩子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可思來想去,依舊毫無頭緒。轉(zhuǎn)眼就到了最后一節(jié)課,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抽屜里有一包糖果,突然想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顆糖果”的故事。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東西輕輕叩擊了一下,一個想法隨之在腦海中浮現(xiàn)。
我迅速將糖果裝入袋子走進教室。此時,學生們都在悶頭寫作業(yè),似乎沒人注意到我?!巴瑢W們,請坐好!”我輕聲說道。大家紛紛抬起頭,不少人的目光落在我手中的袋子上,幾個學生眼里閃過一絲苦澀的神情。我停頓片刻,笑著說:“別擔心,這可不是試卷。大家猜猜,袋子里裝的是什么?”這句話打破了教室里的沉悶,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對學生們來說,只要不是試卷,里面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測著?!鞍。翘枪?!”不知誰突然喊了一聲,教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投向我,眼神里滿是疑惑,仿佛在問:“老師,你這是要做什么?”我故作神秘地說:“老師知道大家最近學習特別辛苦,特意準備了糖果給你們鼓鼓勁!不過糖果不夠每人一顆,今天先請那些學得吃力的同學來吃。等學期結束,再請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同學吃!來,誰想讓老師給你加油?”
話音剛落,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學生們笑著喊:“老師,我要加油!”“老師,我也想!”我一邊分發(fā)糖果,一邊鼓勵他們:“周末認真完成作業(yè),再加把勁!”“你可得多吃兩顆,繼續(xù)努力!”看到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學生,我一下子給了他五顆糖。這一舉動引來其他同學羨慕的驚呼,大家開始模仿我的語氣,用鼓勵的話語互相調(diào)侃著,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放學之后,教室里空蕩蕩的,只剩下我一個人?;叵肫饎偛藕蛯W生們分享糖果的歡樂場景,看著他們爭搶糖果時天真爛漫的模樣,感受著師生之間那份心靈的默契,一股暖流在我心中緩緩流淌。
沒過多久,我在學生的周記里讀到了對這件事的記錄。一個學生寫道:“老師在教室里轉(zhuǎn)了一圈,糖果很快就發(fā)完了。她站在講臺上,夸張地拍拍口袋,大聲說:‘老師把所有能量補給都給你們了,同學們,加油??!’教室里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久久沒有停歇?!边€有學生寫道:“老師沒給我發(fā)糖,她卻說:‘你一直很努力,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績!‘聽了這話,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周日寫作業(yè)時,滿腦子都是老師鼓勵的話語和溫柔的笑容。雖然老師沒有額外布置試卷,但我渾身充滿了復習的動力,主動把語文錯題全部重新做了一遍。我一定要努力,不能辜負老師的信任!”
看完這些文字,我的眼眶不由得濕潤了。沒想到,這看似普通的幾顆糖果,竟能喚醒學生們疲憊的心靈,點燃他們學習的熱情。誰說現(xiàn)在的孩子不懂得理解和體諒?他們的內(nèi)心其實既敏感又溫暖。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各種形式不斷地傳遞著“糖果力量”。遇到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我會送上“學習錦囊”制定“趕超計劃”,或是給予暖心的鼓勵;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我會分別和他們談心,引導他們認識錯誤,互相寫道歉信,把真誠的歉意當作“糖果”送給對方;當學生因青春期萌動影響成績時,我會送上一本《青春日記》,幫助他們正確面對成長的困惑…
這些充滿愛意的“糖果力量”,傳遞著甜蜜的慰藉、真摯的關懷與殷切的期望,輕輕地撥動著學生們的心弦,讓他們的成長之路灑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