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循環(huán)之苦?形象一點說,就是每天忙忙碌碌,好像很充實。但是今天和昨天一樣,這個月和上個月一樣,人始終是在一個閉環(huán)里生活,就覺得生活空間很狹小,像一個大風車,不停地轉,不停地轉,每一次轉都不知道為什么。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情,我在云南的時候,看到樹上有一種鳥,當地人把它叫作綠豆鳥。它日復一日地在一棵樹上跳來跳去,在一個小小的空間里重復著同一種生活。
《逍遙游》里講到了一種叫作鯤的魚,它的體形巨大,化成鳥之后叫作鵬,鵬鳥的翅膀伸出來就像天邊的垂云一樣,它想要飛起來的話,要在原地盤旋很長時間,然后才能慢慢地升起來,這個過程比綠豆鳥不知道艱難多少倍。但是它一旦飛起來,就可以扶搖直上,跨越萬里,飛到南冥。它有強大的飛躍能力,能穿梭于廣闊的空間里。和綠豆鳥不同,鵬鳥擁有超越當下小空間的能力,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用它們來比喻人的話,身處循環(huán)之苦的人就是在過著一種綠豆鳥式的生活。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生活里過了一輩子,生活得很單薄、很貧乏,尤其是精神很貧乏。
身處循環(huán)之苦的人內心枯竭,所以需要外部不斷地輸入指令、輸入激勵,那這種激勵究竟是什么呢?
這涉及我們常說的一個概念,就是“得失”。外部的世界告訴你要努力學習,進入一所好的大學,然后在學校里全力拿 A,或者找個好工作……這一切都是從得失出發(fā)的。這個時候表面上看你好像活得很積極,但是境界太低了,這樣的人生像一個旋渦。為什么說像一個旋渦呢?這種得失感強的人像旋渦一樣不斷地把外部的稱贊卷進來,世界在他眼里會變成一個工具,成為為他的功利性目標服務的資源。
人一旦陷入功利得失的旋渦就很狹隘了。他只會不斷地、強烈地內卷,而不會向外成長。他會隨時關注外界的信號,外界會鼓掌的事情他就做,外界不鼓掌的事情他就不做了,他的選擇空間特別狹小。
我們的時代實際上給人們提供了走出循環(huán)的基本條件,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欲望,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堅韌的生命力和強大的信念感,去做一個不循環(huán)的人。
什 么 叫 不 循 環(huán) 的 人? 就像一棵樹,隨著歲月的流逝,它的年輪一圈又一圈地生長,一圈比一圈大,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生命。那我們生命的年輪在哪里呢?在我們的生命深處,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世界在發(fā)展,我們內心的成長應該跟世界同步,這就是一個特別好的生命狀態(tài),一個我們的生命應有的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所以,要做一個不循環(huán)的人,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目標。要走出循環(huán),必須不怕失敗才行。你要找到一種人格的力量,發(fā)掘自我內心深處的激情,然后去釋放它,去發(fā)揮你的生命能量。
(李金鋒摘自《閱讀時代》2025 年第 1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