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135(2025)04-0001-1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帶頭抓好調查研究,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增強問題意識,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引導和推動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敝挥袦蚀_和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邏輯結構和內容體系,才能進一步把握新時代新征程調查研究的精神實質和主攻方向,推動調查研究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一、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目前,國內學術界關于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相關重要論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個方面。第一,關于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形成依據(jù)的研究。陸宏從時代背景分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相關重要論述的形成依據(jù)2;張曉朦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理論來源于馬克思主義調查研究思想[3];張建軍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繼承了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4];柴秀波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任職時“堅持跑遍所屬工作范圍的調研習慣”,這種實踐經歷為調查研究相關重要論述鑄就了堅實的實踐根基[5]。第二,關于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形成階段研究。佘湘將其形成發(fā)展脈絡劃分為萌芽期(1969—1985年)、發(fā)展期(1985—2007年)和成熟期(2007年至今)[]。第三,關于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理論特質研究。王瑞熙將該重要論述的理論特質總結為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和通俗性[7]。徐忠花提出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理論具有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和生動性的特點[8]。第四,關于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研究。劉先春等從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邏輯體系對其內容進行劃分[9];張建軍等探討了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必要性[4];閆義夫探討了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著力點[10];王宇鳳探討了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的實施步驟[1II;吳懷友等探討了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的方法論原則[12]。第五,關于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路徑研究。蔡瑞瓊提出要將調查研究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并不斷豐富調研手段[13]。第六,關于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價值意義研究。曾繁盛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調查研究思想[14];黃海濤等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推動了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發(fā)展[15];申坤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有利于改進黨的工作作風[1d];徐偉兵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能夠提升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17]。
從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國內學者對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形成依據(jù)、形成階段、理論特質、主要內容、實踐路徑和價值意義等進行了較為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但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對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內在邏輯研究比較缺乏。本文在吸收現(xiàn)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研究,提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邏輯結構和內容體系,以促進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相關重要論述的理解和掌握,助力全黨不斷提升調查研究的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根據(jù)“為什么一是什么一怎么辦”的問題邏輯展開,即圍繞“為什么要調查研究一調查研究的重點是什么一怎樣開展調查研究”的邏輯展開,對調查研究相關問題進行了多方面論述,形成了內容完整、深入系統(tǒng)的邏輯結構,回答了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問題。其中明確“為什么要調查研究”是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邏輯前提;明確“調查研究的重點是什么”確立了調查研究的主要指向;明確“怎樣開展調查研究”是關系到調查研究真正落實落地的重要問題。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內容體系及其內在結構,有利于把握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實踐路徑,推動新時代調查研究工作深入進行。
二、為什么要調查研究
明確“為什么要調查研究”就是要明確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這是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邏輯前提,也是開展調查研究的內在動力和目標追求。
(一)了解情況、做好決策,這是調查研究的直接目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根本來源。調查研究是無產階級政黨進行科學認知和工作實踐的有效手段。調查研究是基于實踐的認識過程,其最終目的是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改造世界。新時代條件下,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現(xiàn)實情況,在多個場合提出要科學全面地開展調查研究,并對調研目的做出了具體指示。他指出:“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guī)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盵18]“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19]揭示出調查研究是一個從明確認識到落實實踐的過程,為了摸清情況和做好決策而開展調查研究。本著摸清現(xiàn)實情況、作出最優(yōu)決策的需要,我們必須深入實踐深入群眾中進行調查研究。領導干部只有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在調研中積極認識和把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解事物的真實面貌,才能真正掌握工作的主動權,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行之有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據(jù)實際情況出臺政策,他認為,“我們的政策舉措出臺之前必須經過反復論證和科學評估”[20]32。調查研究是獲取一手材料的根本途徑,是制定決策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步驟,豐富多樣的一手材料只能在深入的社會實踐中調研獲取,不深入調查研究就不能了解真實情況和搞清楚問題所在,更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系統(tǒng)周密的調查研究,可以有效避免想事情和做決策往主觀主義方向發(fā)展的思想傾向。
(二)解決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問題,這是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
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通過調查研究,真正發(fā)掘人民群眾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通過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真正做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調查研究應始終把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他強調:“領導干部進行調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和廠礦車間,同群眾一起討論問題,傾聽他們的呼聲,體察他們的情緒,感受他們的疾苦,總結他們的經驗,吸取他們的智慧?!盵18]由此可見,調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人民解決問題,調查研究工作應當把準人民脈搏、回應人民關切、體現(xiàn)人民愿望、增進人民福祉,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貫穿調查研究始終。調查研究工作做得是否扎實、決策是否科學都在于是否維護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最終都要由人民群眾的實踐來檢驗”[18],一旦脫離人民群眾,決策也將失去生命力。因此,做調查研究工作絕不能脫離人民群眾,要廣泛全面地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要把解決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作為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
三、調查研究的重點是什么
明確“調查研究的重點是什么”就是搞清楚調查研究的主攻方向。調查研究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本身是隨時代發(fā)展不斷更新的過程,應當以時代問題為重要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盵21]20該重要論述回答了“調查研究的重點是什么”的基本問題,使調查研究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方向性。
(一)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進行了總體布局和戰(zhàn)略部署,“這些部署都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著眼于解決當代中國發(fā)展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來的”[22]。只有把調查研究的方向聚焦于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才具有戰(zhàn)略性和針對性。針對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必須緊緊抓住時代主要矛盾,不斷求變,積極化解實踐中的種種困難和問題,進而提高實踐能力和水平。隨著全球經濟、政治形勢的演變,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深入推進,實踐所面臨的新問題呈現(xiàn)出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為此要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大家圍繞當前黨和國家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強調查研究?!盵23]我們需要在實踐中培養(yǎng)敏銳的問題發(fā)現(xiàn)意識,清醒地正視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以實現(xiàn)實踐導向和需求導向的目標。
(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復雜系統(tǒng),其深層次問題必須從全局考慮,系統(tǒng)分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對重大改革問題的調研”[24],“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帶頭崇尚實干、狠抓落實,深入調研、精準發(fā)力,讓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任務落下去,讓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實起來”[20]172。新時代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所面臨的矛盾問題愈加深刻,各種風險挑戰(zhàn)及難題更加棘手復雜,應當將調查研究的焦點聚集到深層次問題上,持續(xù)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和方法。在改革方面,需要深入調研改革的難點和痛點,分析改革推進中的梗阻和瓶頸,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在發(fā)展方面,聚焦于經濟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與新動力,對新興產業(yè)的當下發(fā)展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進行全面調研,從而為科學、合理地制定發(fā)展戰(zhàn)略與發(fā)展規(guī)劃奠定堅實基礎。在穩(wěn)定方面,要加強對社會穩(wěn)定風險的評估和預警,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突出問題,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wěn)定。
(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致力于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人民群眾的現(xiàn)實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根本落腳點。面對人民群眾所遇到的難點痛點問題,深入人民生活生產之中摸清民生情況、找準問題的解決對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現(xiàn)實利益,是調查研究的核心內容。通過調查研究,真正找到人民群眾面臨的困難所在,征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人民群眾的經驗,從而使調查研究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昂玫姆结樥吆桶l(fā)展規(guī)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盵25]要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就必須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領導干部和黨員同志要主動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和交流互動,全面細致地了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底數(shù),積極廣泛地搜集聽取不同聲音和意見,平衡并精準地處理各方利益關系。急難愁盼的問題即聚焦人民群眾最為緊迫、直接、迫切、關切的難點問題。只有站在人民立場上,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和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才能夠有效地回應人民的訴求,確保人民滿意。
(四)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國際變局中涌現(xiàn)出的重大問題相互交織和影響。必須科學認識國際社會問題的本質成因,始終保持戰(zhàn)略清醒,采取戰(zhàn)略主動,以應對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進而將危機轉化為機遇,推進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國在制定國內大政方針時,需要具體考慮國際社會的一些影響因素,緊扣國家戰(zhàn)略和頂層設計開展調查研究。無論是分析形勢還是作出決策,都需要專業(yè)思維和專業(yè)方法,要注重加強戰(zhàn)略謀劃,提高管大局、定大局、謀大事的能力,增強國際視野。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要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26]。為此,中國共產黨應堅持胸懷天下,將國際社會變局中的重大問題作為調查研究的重要對象,不斷增強調查研究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要著眼于國際社會的宏觀環(huán)境,積極關注和分析國際變局中的重要問題,及時準確掌握國際形勢,又要有效應對和把握其中的風險與挑戰(zhàn)。
(五)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黨的建設關系重大,牽動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深入研究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27]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針對黨所面臨的理論和實踐難題,“我們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研究管黨治黨實踐”[28],進一步解決黨的建設所面臨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需要深入加強實踐調查,分析其復雜表象之下所隱藏的本質內容。通過這一過程,我們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全面從嚴治黨所蘊含的規(guī)律性,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發(fā)展,夯實黨的建設基礎,提升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與此同時,要在調查研究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升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接受“四大考驗”、應對“四種危險”、始終牢記“三個務必”。
四、怎樣開展調查研究
明確怎樣開展調查研究就是要明確調查研究的結構、原則和方法,這是關乎調查研究理論和工作能否真正落地落實的重要問題。調查研究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過程,涉及多方面和多環(huán)節(jié)。真正做好調查研究工作,首先需要明確調查研究的主體和客體,厘清調查研究結構;其次,需要把握調查研究的原則,掌握調查研究方法論;最后,需要掌握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方法正確才能事半功倍。
(一)明確調查研究的主體和客體
責任到位,成效才有保障。調查研究的主體指的是誰應當去調查研究。調查研究的主體是廣大黨員干部,主體對調查研究的完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21]68。因此,作為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主體,領導干部需要承擔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職責,不能當“甩手掌柜”,不能搞“權力下放”那一套。面對新的艱巨任務要求和復雜形勢,領導干部要圍繞發(fā)展建設問題自覺加強調研,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在調查研究中磨礪自我,提升調研能力水平。在當前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背景下,各級領導干部要主動挑起調查研究重任,做好榜樣示范作用。
明確調查研究的客體是基層干部群眾。調查研究的客體指的是應當向誰去調查研究,這是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內容。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調查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實踐和歷史都表明,人民是黨的力量來源。調研工作做的就是與基層干部群眾打交道的工作。黨的決策是否正確、是否有效,基層干部群眾是最有發(fā)言權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傾聽基層干部群眾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盵29]因此,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干部群眾的工作與生活,與廣大群眾開展面對面、真心實意的交流,直接了解基層干部群眾的現(xiàn)實狀況。同時,要匯聚基層干部群眾的智慧,讓各項決策充分體現(xiàn)真實民意、反映群眾呼聲,真正落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層干部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學習、汲取群眾的智慧和經驗。經過分析研究,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決策部署和具體措施,進而把加強頂層設計與堅持問計于民統(tǒng)一起來,使政策制定更加民主化、科學化。
(二)遵循調查研究的基本原則
遵循調查研究的基本原則有利于正確把握調查研究的方向,清晰界定調查研究的關鍵要點。在長期的調查研究中,習近平總書記形成了一系列關于調查研究的方法論原則,為指導黨員干部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踐方法。
一是堅持實事求是。開展調查研究首要的就是堅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看待問題和制定決策的前提條件。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把實事求是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經常、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盵30]對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的各類問題,要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18]。中國共產黨將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是共產黨人開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則。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也必然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毛澤東同志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盵31在該表述中,客觀存在事物與事物內部聯(lián)系的中間橋梁手段就是“求”這個過程,而“求”與“調查研究”具有內在統(tǒng)一性。通過調查研究可以探尋到事物蘊藏的內在規(guī)律,推動實現(xiàn)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tǒng)一。調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對客觀現(xiàn)實的深入了解、考察、分析和研究,全面地揭示事物真相和全貌、把握問題的本質和規(guī)律。由此可見,調查研究與實事求是具有內在一致性,實事求是離不開調查研究,調查研究也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調查研究與實事求是緊密結合、不可脫離,這是由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的歷史經驗所證明的。調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而是否實事求是地反映實情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目的的實現(xiàn)。實事求是作為認識世界、揭示真理的正確途徑,是調查研究的必然要求。實事求是為調查研究提供真實性保障,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找到現(xiàn)實的立足點進行研究,進而揭示事物的客觀本質和規(guī)律,保證調查研究的真實有效性。所謂實事求是就是不能為了調研而調研,不能搞形式主義、浮于表面,而是真實地調研,通過調查獲得真實情況。評判調查研究工作的好壞,是以能不能經受住實踐檢驗、是否有利于問題解決,且能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進行調整為準,而非僅著眼于調查研究的形式、數(shù)量和花樣等方面。由此可知,在開展調查研究之初,領導干部應明確調查目標和方向,了解基本情況,并在調查研究推進過程中,以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制定并及時優(yōu)化調整政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讓調查研究工作切實落實到察實情、辦實事以及謀求真正實效的層面,確保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二是堅持走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調查研究與堅持群眾路線密不可分。他指出,“開展調查研究就是走群眾路線”[32]54,“要把調查研究作為基本功,深入基層、深入群眾”[32]61。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之中開展調查研究,精準把握群眾面臨的真實問題、如實反映群眾的真實意見、認真總結群眾的新鮮經驗,才能獲得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進而制定科學的決策部署。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脫離群眾的調查研究必然得不到群眾的支持與認可,這樣的調查研究必定流于表面、空洞無物。此外,在調查研究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要求領導干部主動拜人民為師,吸納人民群眾的真知灼見,從群眾實踐中汲取智慧與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權衡利益問題時指出:“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驗?!盵32]54-55“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一線,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學會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從基層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33]調查研究不能局限于看材料和聽取匯報,不能流于形式、走過場、淺嘗輒止。領導干部要將群眾路線貫穿于調查研究過程始終,牢固樹立群眾觀念、站穩(wěn)群眾立場、真切傾聽群眾呼聲、真實了解群眾愿望、真心關注群眾困難。要始終保持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具備“眼睛向下”的勇氣和甘當“小學生”的心態(tài),端正態(tài)度、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真正融入人民群眾之中,傾聽民意、了解實情。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就是堅持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氨仨殘猿謫栴}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34]堅持問題導向是我們黨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厥h走過的百年征程,堅持問題導向、找準主要矛盾、確立中心任務,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原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各種深層次矛盾和風險挑戰(zhàn)比以往更加復雜嚴峻。這需要黨著眼于國家發(fā)展大勢,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只有秉持問題導向開展調查研究,才有利于得出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四是樹立系統(tǒng)思維。唯物辯證法主張以全面、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觀點看待事物,調查研究是一項系統(tǒng)多方面的工作,需要著眼于事物發(fā)展的全局,樹立系統(tǒng)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散地觀察事物。”[22]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堅持系統(tǒng)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原則。系統(tǒng)思維是一種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對于有效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唯物辯證法中的聯(lián)系觀點認為,世間萬物存在普遍聯(lián)系,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事物,可以有效把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辯證唯物主義所揭示的客觀真理啟示我們,開展調查研究必須全面、客觀且準確。調查研究的內容是否全面系統(tǒng)、手段方法是否客觀實際、數(shù)據(jù)信息是否準確真實,決定了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程度以及問題的解決程度。堅持系統(tǒng)觀念推進調查研究,就是要對調查研究進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和整體性推進。堅持系統(tǒng)觀念,對調查研究獲取的第一手資料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推動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以解決現(xiàn)實問題。
(三)掌握調查研究的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深刻展現(xiàn)了辯證法的科學思維方法。在進行調查研究時,應堅持將兩項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即以調查為基礎,以研究為依托,并要兼顧處理好兩點論與重點論之間的關系,同時我們需要吸收前人的經驗,并充分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
一是要堅持調查與研究有機結合。為保證調查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必須緊密結合調查與研究這兩個步驟。前者主要聚焦于對客觀環(huán)境的了解和把握,是獲取和揭示研究問題的重要途徑;后者則更加注重對既有準確情況的系統(tǒng)梳理,是挖掘事物實質和內在規(guī)律的重要步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必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盵24]調查是研究的基本前提,通過深入的研究才能夠對已有的調查成果進行提升。一旦取得了研究成果,不能止步于此,仍需不斷進行調查并了解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以此為基礎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從而不斷提升認知過程,進一步洞悉事物的本質和客觀規(guī)律,實現(xiàn)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促使偉大事業(yè)穩(wěn)步前進。
二是要處理好兩點論與重點論之間的關系。當前社會信息量極為龐大,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來處理決策所需的信息十分關鍵。社會快速發(fā)展使得決策所需的信息量增長迅猛,對調查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決策制度與思維方式,逐步實現(xiàn)決策過程的精準化。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拓展決策信息來源,借助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等,提高信息獲取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以促進決策質量的不斷提高。為確保調研成果的針對性和準確性,領導干部需要在調研過程中堅持重點論和兩點論相結合的原則。重點論主要指通過明確研究重心,確立調研方向和目標,使調研更有重點、更具針對性;而兩點論則注重擴大研究對象的范圍,避免局限于某一點而影響全局。因此,領導干部在選題過程中應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把握調研中心和重點課題,有針對性地展開調研;同時在具體調研過程中,也要明確大局,抓住重點調研目標。
三是要吸收前人經驗與合理運用現(xiàn)代技術。歷史積淀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優(yōu)秀的學術成果,它們既是研究的寶貴財富,也是推動研究進展的重要力量。同時,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也為研究工作提供了巨大助力,如數(shù)據(jù)挖掘、網絡調查等新技術將極大地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為當下調查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從理論層面,他主張要深入學習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多種調查研究學科,要“綜合運用經濟學、社會學、信息論、系統(tǒng)論、控制論等多學科理論”[25],從而匯聚可靠信息。從實踐層面,他主張要“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調研方法”[I8]。調查研究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既要吸收前人調查研究所累積的合理經驗,又要在新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更新調查研究手段,以提高調查研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四是堅持與時俱進。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調查研究須緊扣中國社會發(fā)展時代主題。在當今科學技術和網絡通信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調查研究工作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探索和運用新的調研方法和技術手段,以提高調研的效率和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聯(lián)系群眾要在走家串戶、蹲點調研中建立面對面的聯(lián)系?!薄熬W站、網頁、博客、QQ、微博、微信等手段都應該用,只要能聯(lián)系群眾,就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盵35]為了跟進當代社會信息化網絡化的特征,我們應該既學習過去已經證實有效的研究方法,又要緊跟技術、方法的更新?lián)Q代,不斷引入新的技術與方法,使其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特殊要求。
五、結語
調查研究根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內涵深刻且豐富,構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的理論體系,其圍繞“為什么要調查研究一調查研究的重點是什么一怎樣調查研究”的內在邏輯展開,形成了邏輯嚴密、系統(tǒng)完整的內容體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成果,這一理論和實踐成果使我們黨對調查研究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調查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的認識工具和實踐方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新的時代課題和發(fā)展任務,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的邏輯結構和內容體系,有利于推動對這一重要論述的學習領會與貫徹落實。這不僅為新征程上全黨進一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J].求是,2023(6):4-6.
[2]陸宏.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考察[J].綏化學院學報,2020(3):5-7.
[3]張曉朦,田建軍.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習近平調查研究觀簡論[J].榆林學院學報,2019(1):117-121.
[4]張建軍,唐芳玲.新時代領導干部提高調查研究實效性探論——基于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J].理論導刊,2021(3):11-16.
[5]柴秀波.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思想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5):40-43.
[6] 余湘.習近平調查研究觀的歷史演進、主要內容與精神特質[J].理論導刊,2019(7):35-42.
[7]王瑞熙.論習近平的調查研究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J].實事求是,2015(6):9-11.
[8]徐忠花.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20.
[9]劉先春,李金玲.習近平新時代調查研究重要論述述論[J].甘肅社會科學,2020(4):81-87.
[10] 閆義夫.新時代調查研究工作的功能定位、基本原則及方法運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體會[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20(5):116-119.
[11]王宇鳳.論習近平的調查研究思想[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7(4):44-47.
[12] 吳懷友,陳陽波.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方法論[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2(24):98-101.
[13] 蔡瑞瓊.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關于習近平調查研究思想的探析[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1):19-23.
[14] 曾繁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思想[J].求知,2018(7):42-44.
[15] 黃海濤,任仕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以調查研究為科學依據(jù)[J].江漢學術,2019(5):53-61.
[16]申坤.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調查研究重要論述的價值意義[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20(3):20-23.
[17]徐偉兵.習近平調查研究工作的實踐與方法[J].觀察與思考,2018(11):37-41.
[18]習近平.談談調查研究[N].學習時報,2011-11-21(1).
[19]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211.
[20]習近平.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2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2]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23]習近平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lián)和無黨派人士,向統(tǒng)一戰(zhàn)線廣大成員,致以新春的祝福 汪洋韓正出席[N].人民日報,2019-01-29(1).
[24]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81-82.
[2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8.
[26]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7.
[27]唐皇鳳.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中國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478.
[28]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9.
[29]任仲文.新時代黨員干部要提高七種能力[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20:1.
[30]習近平.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6-13(2).
[31]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32]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23:54.
[33]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45.
[34]中辦印發(fā)《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
[35]習近平.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35.
(責任編輯: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