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5)20-0036-04
【活動理念】
層次,并對自己的興趣進行歸納總結。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對于中學生而言,加強自我認識,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長、興趣和社會就業(yè)條件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yè)志向,進行職業(yè)的選擇和準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之一1
高一學生處于生涯探索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加之新高考改革和選科選考的客觀要求,學生逐漸意識到興趣探索的重要性,但缺少思路和方法。不少學生對興趣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感官層面,對于興趣的發(fā)展過程與方法不夠了解。本節(jié)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興趣的特點,理解興趣的發(fā)展過程,從而將興趣與生涯發(fā)展相聯系,為學生成長賦能。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興趣的特點,理解興趣的發(fā)展過程,探尋自我興趣。2.情感目標:體會興趣帶來的積極感受,將自我興趣融入國家的偉大復興中,激發(fā)家國情懷,增加生涯目標感。3.行為目標:學會探索自己不同層次的興趣,找尋興趣層級晉升的具體方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興趣的特點與
難點: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興趣層次分布與發(fā)展方法,激發(fā)家國情懷。
【活動方法】
講授、討論、演示等。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學案紙。
【活動對象】
高一學生
【活動時長】
45分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興趣島分組
活動規(guī)則:請同學們思考自己的興趣,并根據PPT上呈現的6個島嶼的詳細介紹,將自己的興趣和對應的目的島嶼代碼填寫在興趣島門票—我的興趣清單上。
A島:美麗浪漫的島嶼。充滿了美術館、音樂廳、街頭雕塑和街邊藝人,彌漫著濃厚的藝術文化氣息。居民保留了傳統(tǒng)的舞蹈、音樂與繪畫,許多文藝界的朋友都喜歡來這里找尋靈感。
C島:現代、井然有序的島嶼。島上建筑十分現代化,屬于追求進步的都市形態(tài),以完善的戶政管理、地政管理、金融管理見長。島民個性冷靜保守,處事有條不紊,善于組織規(guī)劃,細
心高效。
E島:顯赫富庶的島嶼。居民善于企業(yè)經營和貿易,能言善道。經濟高度發(fā)展,處處是高級飯店、俱樂部、高爾夫球場,來往者多是企業(yè)家、經理人、政治家、律師等。
I島:深思冥想的島嶼。島上有多處天文館、科技博覽館及圖書館。居民喜歡觀察、學習,崇尚和追求真知,常有機會和來自各地的哲學家、科學家、心理學家等交換心得。
R島:自然原始的島嶼。島上自然生態(tài)保持得很好,有各種野生動物。居民以手工見長,自己種植花果蔬菜,修繕房屋,打造器物,制作工具,喜歡戶外運動。
S島:友善親切的島嶼。居民個性溫和、友善,樂于助人,社區(qū)自成一個密切互動的服務網絡,人們重視互助合作,重視教育,關懷他人,充滿人文氣息。
師:恭喜大家獲得登島門票,接下來請你拿出門票,在相應島嶼就坐,一起探索興趣寶藏。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同學們對于興趣島的好奇心,促進課堂積極有序的氛圍生成,引入課程主題。
二、興趣層次探究
(一)興趣島嶼初選擇
師:請島長帶領島員思考以下問題,討論并分享:你選擇這個島嶼的原因是什么?你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有什么感受?
生1:E島的居民性格和平時喜歡做的事情和我們小組成員比較吻合。我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都覺得非常愉快,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生2:在S島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們友善合作的快樂,非常有人情味,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感覺非??鞓?。
師:大家都是因為喜歡或者被島嶼上的某個方面所吸引而選擇了某個島嶼。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大都伴隨著一種積極情緒,比如開心、高興、快樂。
師:請看看你的興趣清單上的興趣,有沒有你不喜歡、做起來不開心的?所有你感興趣的一定是你喜歡且感到快樂的,這就是興趣第一個核心特征:喜歡、快樂。對符合這一特征的興趣,我們稱為感官興趣,位于興趣金字塔的第一層級。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促進學生思考,點出感官興趣及其核心特征—一喜歡、快樂。
(二)島嶼任務大比拼
活動規(guī)則:請各島嶼按要求完成島嶼任務。A島,制作島嶼宣傳海報,包含島名和島歌;C島,制定三天會議組織方案,會議主題、內容自定;E島,開展一場競職演說,職位自選;1島,從任一學科中選擇一個理論進行闡述;R島,使用報紙、膠布、剪刀等工具制作一棟房子;S島,分享你和他人相處的愉快經歷。
針對下面三個問題,學生互動。
(1)六個島嶼中,除了自己的島嶼,我認為任務完成質量最高的島嶼是哪個?(2)本島嶼成員中,我認為哪位同學任務貢獻度為10分( 0~10 分打分)?(3)我為小組任務的達成做了多少貢獻( 0~10 分打分)?
師:一開始大家選擇的都是自己最感興趣的島嶼,為什么活動過程中有的同學表現得如魚得水,做出重要貢獻;有的同學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是什么因素導致了你和他表現得不同?
生3:我認為任務完成質量最高的島嶼是C島。我給組長打的分數是10分,因為三天會議的整個方案都是他寫的,他出力最大。給自己打2分,因為我只參與討論了2天的內容。得分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組長能力強,所以可以做得更多,出力更大。
生4:我認為任務完成質量最高的島嶼是S島。我給自己打1分,給身邊兩位同學打10分,因為他們說出了自己很多愉快的經歷。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我一下子想不到這么多。
師:能力的不同是影響我們任務達成貢獻度的重要因素。興趣的維持與發(fā)展離不開鍥而不舍地反復練習。就像有些組員可以表現出不一般的能力,一定是因為他已經有了很多練習與實踐,那么他的興趣此時可能已經超越了興趣的第一層級,向自覺
興趣邁進。
設計意圖:同學們在任務達成過程中體會到,同樣是做感興趣的活動,自己與他人是存在差距的。興趣是有層級的,堅持不懈地努力積累而形成的能力是自覺興趣的核心特質。
(三)生涯故事悟志趣
師:冬奧會上,小將蘇翊鳴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請你閱讀蘇翊鳴的生涯故事,思考:蘇翊鳴的興趣有哪些?他的興趣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演員的名氣可能會比運動員大,他為什么沒有選擇做演員呢?
“蘇翊鳴的人生故事”內容:
蘇翊鳴4歲時受父母的熏陶,愛上滑雪。8歲的時候,他說:“如果走專業(yè)路線,天天練習滑雪,那我就會再也不想聽到滑雪這兩個字了,會很膩。”10歲出演徐克導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那段時間他一度愛上了演戲,還入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演員獎。那時的他想要考中戲,成為一名演員。如果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他可能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演員。但是,2015年中國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那天,他第一次考慮起自己的“運動員”身份,希望有一天“身披國家隊戰(zhàn)袍,在家門口為國爭光”。于是,當同齡人還沒想過未來要做什么的時候,蘇翊鳴毅然暫停演藝事業(yè),將全部課余精力投入到滑雪中。他可以每天就一個動作練上6個小時,有凍瘡也要堅持上山。他生活在長白山,因為天氣冷,板子變脆,加上訓練量大,他甚至一個星期滑壞了四塊雪板。就是這樣,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18歲的他在北京冬奧會獲得一金一銀,真的做到在家門口為國爭光,為中國冰雪運動取得歷史性突破。
師:蘇翊鳴的興趣有哪些?他的興趣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演員名氣可能會比運動員大,他為什么沒有選擇做演員呢?
生5:滑雪、演戲都是蘇翊鳴的興趣。
生6:他四歲的時候受父母影響,對滑雪的喜歡出于感官興趣。當他開始反復不斷地練習,即使一周滑斷4塊雪板仍然堅持訓練的時候,就是自覺興趣了。
生7:因為他想身披國家隊戰(zhàn)袍,在家門口為國爭光,為中國冰雪運動取得突破,在中國冰雪夢中實現自我價值。
師:興趣的最高層級即志趣,大家覺得什么是志趣?
生8:志趣就是我們的志向、理想吧。
師:是的,志趣就是與我們的志向、未來事業(yè)、價值實現關聯的興趣2。蘇翊鳴每天訓練超過7小時,“不停地轉、不停地翻”,但他從沒覺得煩。對他來說,訓練就是玩兒。我們在從事與自己興趣相關的活動時,往往會體會到愉悅、興奮與充實感,甚至會忘記時間和空間,思維無比流暢,能夠不知疲憊地沉浸其中,這些感受在心理學中稱為心流體驗。心流體驗、價值激勵就是志趣的核心特征。
師:審視你的興趣清單,思考你的感官興趣、自覺興趣和志趣分別是什么,對你的興趣清單上的興趣進行歸類,完善興趣金字塔。
生9:我的感官興趣是陶藝、天文、唱歌、旅行、繪畫、生物學。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在大學學習相關的專業(yè),最后我的志趣是成為畫家、畫師、醫(yī)生或生物學家。
生10:我的志趣是在醫(yī)學方面,希望未來通過自己的研究救助他人。
設計意圖:通過蘇翊鳴的例子讓學生們鮮活地體會興趣的層級,認識到志趣與心流體驗、價值實現、未來職業(yè)相關聯。
三、興趣發(fā)展之路
(一)神筆繪制興趣樹
活動規(guī)則:參考蘇翊鳴的興趣樹,在課堂任務清單右側畫一棵樹。在興趣金字塔中選擇一個感官興趣,填充在樹根的位置。想象一下,20年后它將發(fā)展為什么樣的志趣,把它寫在樹冠上。思考,從感官興趣發(fā)展為志趣,你需要做些什么?將你的興趣發(fā)展方法寫在樹干上。
針對下面兩個主題,學生互動。
(1)展示我的興趣樹,并簡單描述它。
(2)分析我的感官興趣一自覺興趣一志趣是如何成長發(fā)展的。
師:從中你發(fā)現了哪些從感官興趣到志趣的發(fā)
展路徑?
生11:第一,努力學習,做好現階段的事情。第二,在自己想要做的那個方面著重練習。第三,廣泛涉獵,提升自己的能力。
生12:努力學習,面對困難的時候不能氣餒要持續(xù)下去。
師:沒錯,堅持不懈地努力去提升這部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個讓感官興趣向志趣邁進的方法。帶著你的獨特方法,踏上你的興趣晉級之路吧。
設計意圖:帶領學生們?yōu)樽约旱呐d趣劃分層級,找到自我興趣發(fā)展的方法。
(二)志趣幻游助成長
活動規(guī)則:請大家閉上眼睛,放松下來。想象一下,現在時間來到二十年后,即2045年。此時的你正站在興趣樹的樹冠上,為自己志趣相關的事情忙碌奔波。感受你在做自己志趣相關的事情時的狀態(tài)。
針對下面三個問題,學生互動。
(1)那時的我是怎樣的?
(2)那時的我對他人和社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3)我如何看待那時的自己?
生13:那時的我很自在。我在享受自己的工作,成為社會的一分子,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覺得自己還不賴,很厲害。
生14:那時的我?guī)洑?,活潑開朗。我在做一份設計類的工作,以此為社會效力,在其中找到了快樂。
師:小組接龍,分享你在做你志趣相關的事情時的感受。
生:幸福、快樂、開心、輕松、愉悅……
師:看到大家眉飛色舞的表情,能夠感受到你們發(fā)自內心的幸福感。大家知道什么時候人是最幸福的嗎?
生:做自己想做的、喜歡的事最幸福。
師:黃希庭教授的心理團隊在“什么最幸?!钡难芯恐邪l(fā)現,家國情懷最幸福。這也是蘇翊鳴在猶豫做演員還是運動員時選擇成為運動員的主要原因,他希望能夠有機會身披國家隊戰(zhàn)袍,在家門□為國爭光,能夠在實現國家價值的同時實現自我
價值。
師:請所有同學舉起你的興趣樹,環(huán)顧四周。我們每個人的興趣都是一棵小樹,匯聚在一起就是整片森林,影響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們每個人做自己志趣所在的事情時產生的幸福感,都將作用于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都在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夠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一生向自己的志趣邁進。
設計意圖:帶領學生們進行志趣幻游,感受志趣帶來的意義感,體會自我與社會、民族復興的關聯,為成長賦能。
【活動反思】
隨著新高考的不斷推進,選科選考賦予學生更多選擇權的同時,也對學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輔導中發(fā)現,不少學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談到自己的興趣時,往往比較模糊,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什么,未來能夠做什么。因此,理解興趣的特點與層級,明確興趣到志趣的發(fā)展路徑,掌握興趣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方法,對于豐富自我認知,助力生涯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以霍蘭德職業(yè)興趣傾向為基礎,通過“興趣島”這一趣味主題,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創(chuàng)設了輕松、開放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分組討論和任務達成過程中,情境化的教學設計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幫助他們認識興趣的特點,感受到興趣的層次。結合熱點事件,通過蘇翊鳴的生涯故事,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個體感官興趣一自覺興趣一志趣的發(fā)展路徑。興趣樹的繪制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認知深度。在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冥想感受志趣帶來的意義感,將自我興趣與社會價值關聯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家國情懷。整個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參與度較高,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獲得螺旋式的思維的提升,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