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激素聯(lián)合霉酚酸酯(MMF)和環(huán)磷酰胺(CTX)誘導治療狼瘡性腎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0年9月- 2024年8月醫(yī)院收治的狼瘡性腎炎患者67例為研究對象。在組間基線特征匹配的基礎上,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34)和對照組(n=33)。對照組給予CTX聯(lián)合潑尼松干預,觀察組給予MMF+CTX聯(lián)合潑尼松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各血清指標水平[胱抑素 C(CysC)、C 反應蛋白(CRP)、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1)]、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CysC、CRP、TGF-β1等血清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水平均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感染率、胃腸反應率、白細胞下降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而觀察組患者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患者有效率91.18%,高于對照組的72.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CTX+激素與MMF聯(lián)合應用治療狼瘡性腎炎,更利于狼瘡性腎炎轉歸,且不良影響小,療效更佳。
【關鍵詞】" 霉酚酸酯;環(huán)磷酰胺;狼瘡性腎炎;激素
中圖分類號" R593.24+2"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15--03
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會對機體相關器官及系統(tǒng)產(chǎn)生不良影響,且隨疾病進展,會誘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其中,狼瘡性腎炎發(fā)生率可高達60%,且嚴重程度較高,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會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從而危及生命,因此,有效的藥物干預對于疾病轉歸具有極大意義[1]?,F(xiàn)階段,對于狼瘡性腎炎,臨床多采用激素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CTX)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疾病癥狀,但部分患者對于治療藥物的敏感性較弱,且治療期間,部分會伴隨肝功能損傷、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從而影響治療的綜合性效果[2]。霉酚酸酯(MMF)是目前臨床上一種新型的免疫抑制藥物,臨床實踐顯示,MMF不僅治療效果較好,而且不良反應較低,并且將其與CTX聯(lián)合應用,多靶向治療可提高療效[3]。本研究通過臨床對比實驗,進一步觀察分析激素聯(lián)合MMF和CTX誘導治療狼瘡性腎炎的臨床療效,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9月- 2024年8月醫(yī)院收治的狼瘡性腎炎患者67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理確診為狼瘡性腎炎;②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腎疾?。虎诮陂_展免疫治療者;③藥物禁忌證。在組間基線特征匹配的基礎上,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34)和對照組(n=33)。觀察組中,男10例,女24例;年齡29~38歲,平均35.14±2.13歲;病程12~30個月,平均25.64±2.14個月。對照組中,男13例,女20例;年齡27~39歲,平均36.21±2.71歲;病程11~31個月,平均26.34±2.05個月。兩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潑尼松、CTX治療。以1mg/kg、1次/d的劑量及頻率對患者開展?jié)娔崴桑ㄉa(chǎn)企業(yè):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123,規(guī)格:5mg×100s)口服治療,治療2個月后,每兩周,按照5mg/d 進行減量,減至10mg/d后,維持此劑量治療。在此基礎上,將0.9%氯化鈉注射液(生產(chǎn)企業(yè):成都青山利康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019,規(guī)格:0.9g×100ml/瓶)250ml與1g/d CTX注射液(企業(yè)名稱: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2233,規(guī)格:0.1g)混合,以1次/月的頻率開展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6個月后,由1次/月改為1次/3月。干預時長為2年。
1.2.2" 觀察組" 在潑尼松、CTX治療治療的基礎上,給予MMF治療。潑尼松用法同上,CTX劑量減為0.6g/d,其余方法不變,在此基礎上,按照體質量(<50kg以1.5g/d為起始劑量,≥50kg以2g/d起始劑量)口服MMF片(生產(chǎn)廠家:Roche(瑞士羅氏),規(guī)格:500mg×50粒)誘導治療,連續(xù)治療6個月后,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減量治療。干預時長為2年。
1.3" 觀察指標
(1)相關血清指標水平:包括胱抑素 C(CysC)、C 反應蛋白(CRP)和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1)。分別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實施3ml靜脈血采集,采集后行10min離心處理,控制速率為3000r/min,分離血清。CysC、TGF-β1采用增強免疫比濁法、CRP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
(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感染、胃腸反應、白細胞下降、肝功能異常。
(3)臨床療效:包括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及無效。完全緩解:相關癥狀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低于0.3g,檢測尿沉渣、血清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正常;部分緩解:肝功能轉歸,24h尿蛋白定量于0.3~2.9g之間,血清白蛋白高于30g/L;無效:不良反應嚴重,血清肌酐治療后較治療前提高≥50μmol/L,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治療有效率=(部分緩解+完全緩解)例數(shù)/觀察例數(shù)×100%[4]。
1.4"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均符合或近似正態(tài)分布,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計算構成比或百分率,組間構成比或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相關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ysC、CRP、TGF-β1等血清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水平均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感染率、胃腸反應率、白細胞下降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而觀察組患者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有效率為91.18%,高于對照組的72.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 討論
狼瘡性腎炎是一種以血尿、腎功能不全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免疫復合性疾病,患者多伴隨免疫及腎臟功能異常,是影響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5]。狼瘡性腎炎若未得到及時有效干預,多會于10年內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從而影響患者健康,最終導致死亡。目前,基于其臨床表現(xiàn),多以盡早診斷及有效治療為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及改善預后的關鍵。
作為可抑制抗體合成、腎小球病變及淋巴細胞增殖的免疫性藥物的CTX,在治療狼瘡性腎炎中較為常見,存在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由于給藥后,其無法直接應用于效應細胞,而是通過干細胞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狼瘡性腎炎的治療過程中,起效慢、時間長,影響療效及預后[6]。作為酯類衍生物的MMF,在狼瘡性腎炎的治療過程中,作用機制主要為干預T淋巴細胞及B淋巴細胞,在嘌呤代謝中,通過對黃嘌呤單核苷酸脫氧酶的抑制效果,對黏附分子、細胞增殖、免疫復合物聚集均產(chǎn)生抑制作用,從而抑制疾病進展,促進疾病轉歸,且治療期間對肝腎細胞的影響較小,但對于原發(fā)性肝腎功能異常者,應基于其自身降低用藥劑量,降低不良反應[7]。潑尼松是臨床常見的糖皮質激素,其具有局部抗炎效果,治療期間,不僅能抑制花生四烯酸及白三烯的有效合成,還可對腫瘤壞死因子及白介素產(chǎn)生制約作用,進而降低炎癥介質水平,對機體補體系統(tǒng),產(chǎn)生負向調節(jié)作用[8]。
作為集準確性、快速性、簡便性一體的內源性標志物CysC,其是一種低分子堿性蛋白,疾病治療過程中,當藥物造成腎小球損傷時,此指標水平會顯著上升,具有極強的敏感性及可靠性,因此,可作為狼瘡性腎炎治療期間,判斷藥物對腎功能損傷產(chǎn)生的影響程度的依據(jù),進而更加安全的進行針對性治療,促進疾病轉歸;CRP是臨床用于炎癥程度檢測的常見促炎應激指標,主要合成于肝臟,在狼瘡性腎炎發(fā)展過程中,其參與免疫紊亂過程,對疾病治療及恢復產(chǎn)生影響,正常機體中,指標水平較低,當機體發(fā)生炎癥損傷或細菌感染時,其水平提高,以此判定機體炎癥反應程度;血清因子TGF-β1在狼瘡性腎炎疾病中,會發(fā)揮致纖維化作用,影響腎間質、腎小球,進而促進疾病進展,引發(fā)腎衰竭,影響疾病轉歸[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CysC、CRP、TGF-β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將CTX與MMF聯(lián)合應用,二者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增加對干細胞及效應細胞的雙重刺激,同時,還可緩解對肝腎功能的損傷,降低機體炎癥反應,提升機體免疫能力。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感染率、胃腸反應率、白細胞下降率均無較大差異,但觀察組患者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CTX由于是通過作用在干細胞上產(chǎn)生效果,無法對效應細胞產(chǎn)生直接作用,因此起效慢,治療時間長,應用劑量相對較大,增加肝腎功能損傷、感染、胃腸反應、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而將其與MMF聯(lián)合應用,可降低其應用劑量,強化對效應細胞的直接作用,從而提升治療效果,在提升療效的基礎上,減輕對肝腎功能的損傷,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1]。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有效率(91.18%)顯著高于對照組(72.77%),這是因為CTX對抗體合成及T、B淋巴細胞增殖產(chǎn)生的抑制作用,加之MMF的抗纖維化及抗炎機制,可對自身抗體產(chǎn)生負向調節(jié)效果,進而有效抑制腎小球病變,減輕藥物對血管的損傷,以此降低機體炎癥反應,在提升治療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緩解肝臟損傷,促進疾病轉歸[12]。
綜上所述,MMF與CTX和激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狼瘡性腎炎,更利于疾病轉歸,臨床效果好,且不良影響小,療效更佳。
4" 參考文獻
[1] 周瑛.厄貝沙坦聯(lián)合霉酚酸酯治療狼瘡性腎炎的療效及對尿液生物學標記物的影響[J].生命科學儀器,2024,22(1):59-61.
[2] 秦軍建,邢艷芳,江艷球.小劑量霉酚酸酯與環(huán)磷酰胺誘導治療嚴重狼瘡腎炎療效比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9,20(11):975-978.
[3] 郭杰,潘會營.霉酚酸酯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沖擊治療狼瘡性腎炎患者的臨床研究[J].北方藥學,2019,16(4):82-83.
[4] 劉琪,羅香雅,陳瑞林.霉酚酸酯聯(lián)合環(huán)磷酰胺與環(huán)磷酰胺單藥誘導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效果對比[J].廣東醫(yī)學,2017,38(14):2212-2216.
[5] 元曉敏.霉酚酸酯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與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急進性腎炎治療效果觀察及預防患者感染的相關研究[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9,48(6):339-340.
[6] 張培敏,樊蓉,李想.潑尼松聯(lián)合霉酚酸酯對比環(huán)磷酰胺治療狼瘡性腎炎的系統(tǒng)評價[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5,18(2):130-135.
[7] 于建軍,師旭輝.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對狼瘡性腎炎患者SLEDAI評分及血清C3、C4水平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0,28(11):49-50.
[8] 李蓉蓉,龍紅.觀察小劑量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霉酚酸酯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J].人人健康,2020,(10):269-270.
[9] 邱聲艷.狼瘡性腎炎患者應用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霉酚酸酯治療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yī)學,2022,28(6):46-49.
[10] 趙欣欣,時軍,馬亞麗.激素聯(lián)合霉酚酸酯和他克莫司治療狼瘡性腎炎療效及對患者血清IL-6、IL-13、IL-18水平的影響[J].右江醫(yī)學,2021,49(9):696-701.
[11] 劉春生.霉酚酸酯與環(huán)磷酰胺分別聯(lián)合潑尼松治療狼瘡性腎炎的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8):98-99.
[12] 鐘柳芹.糖皮質激素分別聯(lián)合霉酚酸酯與環(huán)磷酰胺誘導治療狼瘡性腎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2):47-48.
[2025-03-27收稿]
作者單位:532200"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市人民醫(yī)院腎內風濕免疫科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