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被譽為“藥王”,其發(fā)明的養(yǎng)生十三操簡單易行,蘊含著深厚的中醫(yī)養(yǎng)生智慧。對于青少年常見的便秘問題,通過孫思邈養(yǎng)生十三操結合經絡導引及腧穴按壓,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孫思邈養(yǎng)生十三操
孫思邈養(yǎng)生十三操包含:發(fā)常梳、目常運、齒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腰常擺、腹常揉、攝谷道、腳常搓、常散步、膝常扭。這些動作看似簡單,卻涵蓋了全身各大經絡和重要穴位,日常練習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針對特定健康問題起到調理作用。
青少年便秘形成原因
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問題,因為大腸傳導功能失常導致大便排出困難,主要以排便時間或排便間隔時間延長為臨床特征。便秘不是一種獨立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引發(fā)的癥狀或身體異常表現。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結、排便困難或排便不盡感。
青少年由于長期久坐學習、飲食偏好高糖高脂類食品、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等易導致腸道蠕動減弱,進而出現糞便干硬、排便費力等癥狀。便秘不僅引發(fā)腹脹腹痛,還可能影響情緒,使注意力下降。采用中醫(yī)養(yǎng)生操和經絡配合腧穴按壓能很大程度緩解青少年便秘,而且沒有藥物副作用,效果也不錯。
中醫(yī)養(yǎng)生操緩解青少年便秘
1.腹常揉
操作方法:搓手36下,使掌心發(fā)熱,然后雙手交叉,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輕輕揉按,范圍由小到大,共做36次。
經絡導引:腹部是脾胃經、肝經、腎經等經絡匯聚之處,通過順時針揉腹,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脾胃功能,有助于緩解便秘。
腧穴按壓:在揉腹過程中,可重點按壓天樞穴、中脘穴和關元穴,這些穴位具有調理腸胃、促進排便的作用。
2.攝谷道(即提肛)
操作方法:吸氣時規(guī)律收縮肛門,堅持幾秒鐘,接著慢慢呼氣放松。建議每次做20~30次,一天早晚兩次即可。
經絡導引:提肛運動可刺激督脈、任脈及膀胱經,增強盆腔肌肉力量,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改善便秘。
腧穴按壓:在提肛的同時,可配合按壓長強穴,該穴位具有調理腸道功能、促進排便的作用。
3.腳常搓
操作方法:用右手來擦左邊的腳,左手來擦右邊的腳,每次從腳跟搓至腳趾,然后從腳趾再搓回腳跟,總共36下;左手按壓右腳涌泉穴,右手按壓左腳涌泉穴,總共按壓100下。
經絡導引:腳底是腎經、脾經、肝經等經絡的起點,通過搓腳可刺激這些經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臟腑功能,有助于緩解便秘。
腧穴按壓:在搓腳過程中,可重點按壓涌泉穴,該穴位具有補腎強身、促進排便的作用。
4.常散步
操作方法:挺直胸膛,輕松地散步,盡量保持心無雜念。
經絡導引:散步可促進全身氣血流通,增強脾胃功能,有助于緩解便秘。
腧穴按壓:在散步過程中,可適當按壓足三里穴,該穴位具有調理脾胃、促進消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