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蔣雪瑩(1993一),女,南京市曉莊小學文溶校區(qū)。
隨著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教學評一體化”的教育理念受到廣泛關注。“教學評一體化”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授課模式的缺陷,幫助教師優(yōu)化教學流程,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要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準確把握教、學、評的不同功能,在明確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評之后,將各教學元素串聯起來,使評價嵌入教學環(huán)節(jié),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圍繞單元主題意義這一教學核心設計評價活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活動,運用多種評價策略激勵學生調整學習方法、繼續(xù)努力學習,逐步實現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目標[]。
一、推動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重要價值
(一)形成良好教學生態(tài)
為了推動“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設計更加生活化和情境化的教學活動,加強教師教、學生學和教學評價的聯系,構建更加嚴謹的教學框架,讓評價充分發(fā)揮引領、激勵作用。也就是說,在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有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教師會給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且貼近日常生活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個性化學習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逐步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實現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二)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
為了推動“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圍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學生則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進行探究學習,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及時向教師反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并根據實際學習情況完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往往會引入學生熟悉的教學素材,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難度會有所降低,他們也更容易發(fā)現學習的樂趣。由此可見,在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與評圍繞著學生的學,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反饋意見優(yōu)化教學活動,確保學生有效學習,同時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意義,獲得學習成就感,逐漸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
(三)逐步發(fā)展學生能力
為了推動“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提問、追問等方式,了解學生學了什么,明確學生掌握了什么、能做什么,分析學生是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評估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然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給他們提供學習支架,或者調整教學節(jié)奏以確保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能力。
二、基于主題探究的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策略
(一)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主題情境,鼓勵參與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確保學生處于學習主體地位。為此,教師應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學習。教師可以在明確單元主題后,圍繞單元主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據此展開小組討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診斷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并鼓勵學生合作解決問題。教師如果發(fā)現某學生一直沒有參與討論,應該及時采取有趣的方式鼓勵這名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還能夠推動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并起到活躍班級氛圍的作用。另外,教師也可以適當點評學生的回答,利用言語激勵學生繼續(xù)進行思考、探究,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2]。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6“Atthesnackbar”的教學為例。在教學前,教師確定單元主題為“點餐”,教學內容包括食物類單詞、詞組和一些點餐短句。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資料,帶領學生觀察Helen和Mike在snackbar點餐的場景,并鼓勵學生在認真觀看視頻后描述自己看到的畫面。學生可以說“Mikesaidhewouldlikeahamburgerandaglassofmilk.”“Helensaidshewouldlike somenoodles.”。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會初步認識單元主題,熟悉重點單詞和詞組。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并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總結這個單元的關鍵語法知識。在閱讀課文和討論過后,學生很快意識到“Whatwouldyou like?”“I'dlike...”“Anything else?”“Here you are.”“Thankyou.”等句子在課文中反復出現。有些學生還和教師、同學分享了自己遇到的學習難題一—無法記住什么食物類單詞是可數名詞,什么食物類單詞是不可數名詞。獲得這一學習反饋后,教師鼓勵全班學生開動腦筋,尋找能夠區(qū)分一個食物類單詞是可數名詞還是不可數名詞的方法。有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辨別方法:“我認為可以靠分析我們能不能數清楚這個食物的數量,來猜測這個食物類單詞是可數名詞還是不可數名詞。比如hamburger、sandwich是可數名詞,而數不清楚數量的rice,自然是不可數名詞?!绷硪幻麑W生補充道:“我們的確可以靠這樣的方法分辨一些食物類單詞,不過還有些食物類單詞是沒辦法這樣區(qū)分的。比如我們也數不清楚面條的數量,但是一般會用noodles。我認為更重要的還是多用這些單詞,記住固定的搭配。”在傾聽學生的觀點后,教師順勢鼓勵學生回到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點餐場景,嘗試模仿Helen和Mike,使用新學的單詞、詞組和句子對話,在實踐中記住教學內容,同時鍛煉語言能力、學習能力。
由此可見,教師可以在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用和單元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討論與實踐掌握教學內容,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與此同時,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及時反饋自己遇到的學習問題,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
2.繪制思維導圖,高效掌握知識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教師可以在教學后帶領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有效吸收基礎知識,加深對單元主題的理解,發(fā)展學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而非直接給學生提供完整的框架。在自己動手去整理、分析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實踐能力會得到有效鍛煉。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在完成思維導圖后收獲滿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3]。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4“Drawinginthepark”的教學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后,教師詢問學生:“大家有沒有記住這個單元的重點單詞、詞組、句子?你們可以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這些重點知識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紛紛開始整理這個單元的重點單詞、詞組、句子,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有學生選擇根據這個單元的重點知識繪制思維導圖,在寫著“單詞”的小方框下面寫上draw、picture、park、flower、boat、river等單詞,在寫著“詞組\"的小方框下面寫上goodidea、tryagain等詞組,在寫著“句子”的小方框下面寫上Itisdifficult,butIcantry.和Whatcanyousee?等句子。也有學生選擇根據教材中的不同故事繪制思維導圖,在寫著“Mike和Tim的故事”的小方框下面寫上aboat、aflower、atree等單詞和詞組,在寫著“Sam和Bobby的故事”的小方框下面寫上bigbox、onthelake、tiger等單詞和詞組。在欣賞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后,教師及時點評這些思維導圖的亮點和不足之處,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xù)采用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1.活用問題、學具
小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能力有限。為了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知識和技能,教師應活用教學問題和卡片、貼紙等道具,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說出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獨特理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和表現獲得有效的教學反饋,明確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方向。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3“Ouranimalfriends”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后,利用多媒體設備分享《金鳳花姑娘和三只熊》這個故事,然后提出思考問題:“Who'sinthestory?Wheredoes the story take place? What happens in the end?”。接下來,教師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補充材料,并嘗試和同桌分享自己得出的答案。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點評彼此的學習成果,完善自己的答案。由此,學生可以借助互評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提高自主探究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
2.提供豐富學習資源
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打造趣味英語教學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6“Inthekitchen”的教學為例。在教學前,教師確定單元主題為“飲食”,教學內容包括bread、potato、tomato等單詞、詞組,現在進行時的構成和用法,以及用therebe句型描述冰箱里的東西。在組織教學活動后,教師發(fā)現學生對單元主題十分感興趣,于是根據學生的反饋補充拓展教學資源。在下一節(jié)課上,教師播放了一些英語做飯視頻,指導學生學習peel、chop等拓展學習內容。拓展學習內容有一定難度,教師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這些單詞、詞組的用法,并嘗試使用新學知識對話。
(三)活用教學評價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面向小學生的教學評價,應該重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4]。教師可以借助詼諧幽默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表現,并在欣賞學生的學習成果后及時稱贊學生,讓他們受到激勵,繼續(xù)進行探索學習。教師既可以單獨用語言鼓勵學生,又可以結合動作表達情感。比如教師可以在學生準確說出答案后,豎起大拇指表示“你真棒”;也可以在學生回答錯誤后,走到他的身邊輕輕拍他的肩膀,然后跟他說:“沒關系,再接再厲。”
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表現給出針對性評價。比如教師對一名學生說:“你在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表現出色,發(fā)音標準,邏輯清晰。勤加練習,日后你肯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對于另一名學生,教師給出了不一樣的評價:“你的概括能力比較突出,在討論過程中精準地總結了重難點教學內容,老師期待未來你在討論活動中的表現?!?/p>
2.培養(yǎng)學生反思習慣
教師可以通過包含多維度內容的評價意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步驟和方法存在的問題,從而更有動力重新規(guī)劃學習步驟和方法,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反思習慣[5]。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下冊Unit3“Ahealthydiet”的教學為例。在教學前,教師確定單元主題為“健康飲食”,教學內容包括healthy、diet、a little、afew、atatime等單詞和詞組。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讓學生意識到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人的深遠影響,逐步開始健康飲食。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包含多個評價主體的評價活動,讓學生了解不同視角的評價意見。首先,學生需要分析自己的學習表現,包括自己學習單詞、詞組、句子和語法的情況,自己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以及自己在實踐體驗活動中的學習成果。其次,教師跟學生分享家長對于他們參與實踐體驗活動的看法,讓學生了解家長眼中自己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最后,教師結合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表現、實踐體驗成果等,給出綜合評價意見,并提供相應的改進建議,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同時確保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可以采取多種策略設計基于主題探究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并結合學生的反饋意見改進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其高效開展探究學習,在學習中逐步提高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形成文化意識,提高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趙娟.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校園英語,2022(46):139-141.
[2]張英.基于主題探究的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J].學園,2022,15(31):37-39.
[3]徐文娟.小學英語“教一學—評”一體化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2022(73):16-18,22.
[4]王藝真.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21):93-94.
[5」崔志秀.基于主題探究的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嘗試[J].教育界,2022(1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