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常有4種表現
臨床資料表明,腸炎病人常有腹痛、腹瀉、發(fā)熱、體重下降等表現。
1.腹痛
患有腸炎的個體可能會體驗到腹部的脹痛、刺痛或鈍痛感。這是因為腸道出現炎癥反應后,腸道蠕動變快, 并且易發(fā)生痙攣,這時病人就會感覺到腹部疼痛。疼痛通常發(fā)生在下腹部,一些時候還可能累及到背部。對于不同的病人來說,疼痛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病情較輕的病人可能僅僅是隱隱作痛,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則會感覺到腹部疼痛劇烈。
2.腹瀉
病人每天排便的次數明顯增加,并且糞便呈現黏液狀或者水樣,一些病人還可能出現血便的情況。腹瀉的主要原因在于,炎癥反應的出現影響了腸道的吸收功能,致使腸道內菌群失衡,糞便被過度稀釋。很多腸炎病人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可能是腸道內的炎癥反應致使腸道功能發(fā)生紊亂所導致的,嚴重情況下,還可能致使病人脫水。
3.發(fā)熱
腸炎病人的體溫可能會輕微地上升,一般在38.5℃以下,這是因為腸道內出現的炎癥反應刺激了體溫調節(jié)中樞,導致體溫上升。
4.體重下降
得了腸炎以后,會嚴重影響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再加之病人的食欲變差,所以病人的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
日常應做好健康管理
得了腸炎以后,病人需要在飲食、用藥和清潔護理等方面加以注意。
1.飲食管理
腸炎是因為腸道感染病毒或者細菌而誘發(fā)的一種疾病,所以每天在烹飪食物時,一定要選擇新鮮的食材,不要使用已經發(fā)生霉變或者受潮的食材,以防細菌滋生加重腸道負擔。同時,規(guī)律飲食尤為關鍵,鑒于得了腸炎以后病人的腸道消化功能減弱,這時最好可以做到少食多餐,減輕腸道的負擔。日常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清炒白菜、小米粥、面條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有助于腸炎的緩解。每天可以適當地吃些粗糧,比如高粱米、玉米等,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纖維,不僅可以為身體補充所需的能量,還可以加快腸道蠕動,有助于病情的緩解。病人不可以吃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像芥末、花椒、辣椒等,避免對腸道造成刺激,致使病情加重。由于腸炎常伴隨嘔吐、腹瀉癥狀,易造成水分與電解質大量流失,引發(fā)脫水及營養(yǎng)不良,患者必須注重水分補充,必要時可飲用補液鹽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腸炎病人在吃水果時,最好可以先燙洗一下,以免刺激腸道。不可以吃腐敗變質的食物,吃飯前、排便后要洗手,避免飲食及個人衛(wèi)生問題導致二次感染,影響康復進程。
為了維持腸道的健康,降低腸炎的發(fā)生概率,平時我們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日常飲食。在保證每天攝入充足熱量的同時,避免飲食過量而增加腸道的負擔,并且要注意營養(yǎng)攝入的均衡性與全面性。日常飲食最好以清淡的食物為主,特別是對于一些比較喜歡吃肉類食物的人,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適當地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確保機體每天有充足的維生素供應。在炎熱的夏季,不要貪吃冷飲。對于一些比較喜歡吃海鮮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將海鮮徹底烹飪熟,不要生吃海鮮,因為生海鮮中很可能存在寄生蟲、細菌,生吃容易導致腸道感染,引發(fā)腸炎。還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盡量少在外面用餐,餐館的飲食一般都重油重鹽,對腸道健康的維持十分不利。尤其是一些流動的街邊攤、衛(wèi)生條件較差的飯館,食物的衛(wèi)生問題更加難以得到保證。另外,盡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可能會對腸道造成刺激,致使腸道出現炎癥反應??梢赃m當地多吃些含有豐富纖維的食物,像全谷物等,這類食物有利于腸道健康的維持。還可以適當地補充些益生菌,像吃些發(fā)酵食物、酸奶等,有助于保持腸道菌群的平衡,從而降低腸炎的發(fā)病率。
2.合理用藥
得了腸炎以后,病人一定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按時用藥。通常情況下,醫(yī)生會為病人開具一些抗炎類、抗生素類、止瀉類藥物。需注意的是,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染有效,而腸炎并非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所以,在發(fā)覺自己可能得了腸炎以后,病人絕對不可以自行購買抗生素類藥物來加以治療,濫用抗生素可能會致使腸道菌群失調,非但達不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反而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同時,在使用藥物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一旦有任何的不適感,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后,病癥會有所緩解,如果病人發(fā)現癥狀并未得到明顯改善,甚至病情有所加重,要及時就診,以便醫(yī)生及時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對治療方案做出調整,防止因為治療方案調整不及時而導致病程延長。另外,病人在治療期間,要按照醫(yī)囑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便于醫(yī)生及時了解病人的病情發(fā)展,從而恰當地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對于健康人群,當身體出現不適,切勿自行服用抗生素、止瀉藥或止痛藥(如布洛芬可能刺激胃腸黏膜)。這些藥物可能掩蓋病情、干擾腸道正常菌群,甚至引發(fā)藥物性腸炎。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即便身體沒有任何的不適,也建議定期到醫(yī)院進行體檢,因為一些疾病在早期階段往往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
3.注意休息
受疾病影響,腸炎病人通常身體較為虛弱、容易感到疲勞,因此需要注重生活習慣的調整與情緒的管理以促進康復。在作息方面,應保證每天7~9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避免熬夜,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修復;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急性期可適當休息,癥狀緩解后可進行如散步、瑜伽等輕量運動,每次20~30分鐘,以不感到疲勞為度。對于那些有飲酒和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的患者,為了促進疾病的康復,早日擺脫腸炎的困擾,患者必須積極采取措施戒除煙酒。這是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會對腸道產生刺激,進而可能干擾疾病的正?;謴瓦^程。此外,情緒的大幅度波動也會影響腸炎的康復,所以腸炎病人一定要學會釋放壓力,調整好情緒,盡可能地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切勿過度關注自身的病癥反應, 以免陷入焦慮、抑郁的情緒中。在出現不良情緒時,可以通過聽音樂、看搞笑視頻、與親朋好友交流等方式緩解不良情緒, 進而促進病情的緩解。
4.肛門清潔與護理
多數腸炎病人會出現腹瀉的情況,排便次數增加會對肛門產生一定的刺激,所以病人在每次排便后最好用柔軟的紙巾擦拭,不要過度用力。每天晚上可以用溫熱的清水清洗肛門,保證肛門部位的干燥與清潔。另外,腸炎病人平時要注意加強運動,像散步、太極拳、瑜伽等,加強運動,不單單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同時還可以強腰壯腎,有助于病癥的緩解。但是到戶外運動時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腹部的保暖,避免腹部受涼導致病情加重。平時也可以使用熱水袋對腹部進行熱敷,這樣可以緩解腹瀉的情況,減少排便的次數,并且還有助于腹部疼痛的緩解。為了維護腸道健康并確保其正常功能,建議健康人群每天至少堅持半小時的運動。如果家中養(yǎng)有寵物,要注意做好寵物的衛(wèi)生工作,不要一邊喂寵物一邊吃東西。另外,大多數人都知道保證食物的干凈衛(wèi)生能夠降低腸炎的發(fā)生概率。實際上,衛(wèi)生間的清潔同樣對預防腸炎至關重要。家庭衛(wèi)生間是細菌滋生的溫床,為了避免病原體的擴散,必須定期對衛(wèi)生間進行消毒。建議每日至少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包括馬桶、洗手盆等設施,并定期使用消毒劑對這些表面進行消毒處理。
總之,預防胃腸炎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在享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時,我們同樣需要留意保護胃腸的健康。如果不幸感染胃腸炎,務必及時就醫(yī)并嚴格遵循醫(yī)囑治療,通過科學用藥、合理飲食及充分休息,方能加速康復、重獲腸胃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