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扎根幼兒教育,始終把孩子的微笑和教師的成長放在心頭,如今已有34年。從手把手帶孩子的年輕教師,到帶領九所園區(qū)的集團總園長,她不斷探索學前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路徑,創(chuàng)新構建老園帶動新園、中心輻射周邊的集團化治理體系,城鄉(xiāng)之間鋪展起一張溫暖有力的教育網絡。
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山西省太原市興華學前教育集團總園長安慧霞是唯一一位學前教育領域的代表?!傲弧眱和?jié)到來之際,本刊記者專訪安慧霞,聽她講述30余載深耕幼教的故事。
幼兒年紀雖小,幼教事業(yè)卻要有大情懷,幼教人身上也承載著大使命?!敖裉旌⒆拥臉幼樱褪俏磥碇袊臉幼?。我們培養(yǎng)孩子3年,也是為他們今后的30年做鋪墊?!睅е@樣的情懷與使命,1991年,19歲的安慧霞走進了太原市興華街幼兒園。
“記得我小時候在街上看到不認識的小孩,都會忍不住想抱一抱,似乎天生就對孩子有一種親切感?!卑不巯颊f。這種天然的親近感和強烈的責任感,她自己總結為“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執(zhí)著”,她在30多年育人之路上始終把愛作為教育的起點——當放學的鈴聲響起,她總會留意那些翹首等待卻無人接走的孩童,將他們先接回自己家,捧出飄香的熱飯熱菜;面對父母離異而啜泣的孩子,她張開溫暖的懷抱,默默熨帖孤獨不安的心靈;當幼小的身軀在廁所里因不適而憋得小臉通紅、手足無措時,她會毫不猶豫地蹲下身來,如同照料自己的孩子般,耐心而細致地幫孩子化解困窘與尷尬;等等。
安慧霞對孩子的關心不僅僅在生活中,更在潛移默化、因材施教的課堂上。一次繪畫課上,她注意到一個小男孩手握畫筆卻遲遲不動?!爱敃r他望著我,眼神里滿是‘我不會’?!卑不巯紱]有強求,而是輕輕握住孩子的手,引導他從最簡單的嘗試開始,畫一個點、畫一條豎線,并肯定這些點和線同樣是孩子珍貴的作品。在隨后的作品分享環(huán)節(jié),她還特意邀請男孩上臺展示他的“點線畫”,并引導他講述其中的故事。這種對微小進步的認可,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和信心。漸漸地,男孩愛上了繪畫,在小學、初中持續(xù)學習美術,并最終以美術特長生身份參加了高考。多年后,已擔任園長的安慧霞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電話那頭正是當年那位男孩的媽媽,她用激動的聲音報喜:“安老師,您知道他考到哪兒了嗎?中央美術學院!多虧您當年欣賞他、鼓勵他!”
這個電話讓安慧霞思考教育的力量:“老師的一句話、一種態(tài)度,對孩子太重要了?!币虼耍洺S眠@個案例向新教師傳遞教育理念:教師的每一個笑容、每一個手勢、每一句言語、每一個狀態(tài),這些看似微小的教育行為細節(jié),都將是孩子成長道路上莫大的助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道光。”安慧霞常這樣說,“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相信自己、找到自信,照亮他們成長的路。”
“要放飛孩子的夢想,首先要成就教師的志業(yè)?!卑不巯际冀K把教師成長放在教育體系的核心位置。在她看來,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yè)、一份事業(yè),更是一項志業(yè)。
她相信,教師心上有力量,人才會自覺成長。她堅持每學期組織一次25人以下的教師圓桌會,主張關注到每一位教師,從早到晚只談一個主題,那便是每一位老師都很重要。她激勵年輕老師敢于站出來告訴世界,自己是孩子成長旅程中的關鍵力量。
除了鼓勵,安慧霞還帶隊深入邊遠園所,幫助新教師備課、磨課、講評,傳授教學經驗和育人方法。在她的帶動下,興華集團的年輕教師迅速成長,還有教師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
“你們這里的老師走路都不一樣,精神飽滿!”經常有人這樣感嘆。安慧霞笑著回應:“那是因為他們心里有光?!痹谒磥?,教師的積極狀態(tài)源自內心的力量與使命感。當教師不再將工作視作“打工”,而是深刻認同人民教師的身份,將孩子置于心中至高位置,責任感、使命感與格局便會隨之升騰。這種內在驅動,才是專業(yè)成長最持久的力量。
以文化為魂、以教師為本、以兒童為中心,教師在成就志業(yè)的過程中便會托舉起孩子們通往未來的橋梁。她這樣介紹幼兒園的園徽:“你看這個‘興’字,是奔跑的孩子;紅色代表家國情懷,綠色象征生機和希望;翅膀是教師的雙臂,是理想的承托。”她說,這不僅僅是裝飾,還是文化的傳遞,“只有讓教師感到自己重要、有價值、有使命,才能真正做到陪孩子走遠。”
從一所園到九所園,從城市園到村辦園,從空心園到優(yōu)質園,從300個孩子到3000個孩子,如今,興華學前教育集團已覆蓋城市、鄉(xiāng)村、社區(qū),成為太原市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的典范。這一路跨越是如何做到的?
2005年,作為“名院長”的安慧霞赴杭州、蘇州參加“三名工程”培養(yǎng),這段經歷深刻影響了她的辦園思路?!霸诤贾菸骱^(qū)山水集團幼兒園等地的學習讓我深受觸動。”她回憶道,“南方城市已開始探索集團化管理模式。我就思考,太原是否也能走這條路,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yōu)質學前教育?!?/p>
彼時的太原,公辦幼兒園數量有限,民辦園收費偏高,優(yōu)質普惠資源稀缺,許多適齡兒童想進入一所放心、省心的幼兒園,比考大學還要難。沒有現成經驗可循,也缺乏成功案例參考,安慧霞率先“吃螃蟹”,一路摸索前行。2006年,她負責創(chuàng)建的大唐幼兒園正式開園,僅半年時間,6個班、200個學位全部滿額,優(yōu)質學前教育的需求之旺由此可見一斑。
此后10余年間,安慧霞持續(xù)拓展園所建設,陸續(xù)接管、改建多所幼兒園,其中不少位于城中村、城邊村等區(qū)域,推動教育資源向基層延伸。如今,新華學前教育集團實現九園聯動、城鄉(xiāng)貫通,為萬柏林區(qū)乃至更廣范圍的幼教普惠與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集團化不是搞擴張,而是讓優(yōu)勢資源流動起來,讓更多孩子受益。哪怕是最偏遠的村莊,也要有像樣的幼兒園,有溫暖的老師?!闭沁@份樸素而堅定的信念,讓她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了不凡,也在春風化雨中照亮了無數孩子的童年與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