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09-0088-03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核心素質教育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在英語學科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需全新的教學模式。而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成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其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還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很好地適應了新時代的英語教學。
一、“單元整體教學\"理論基礎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論基礎
單元整體教學作為一種系統(tǒng)性教學范式,其理論根基源于整體教育理論與語言教學的系統(tǒng)論觀點,強調教學目標、內容、策略及評價機制的結構化統(tǒng)整,注重知識建構的層級性與語言技能訓練的統(tǒng)整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通過不同的語言活動實現(xiàn)語言技能的綜合發(fā)展。從語言習得理論視角,其設計契合輸人假說與輸出假說的互動機制,通過構建“主題一內容一活動”一體化的教學框架,促進學習者語言圖式的構建與知識轉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仁愛新版教材的單元架構為實施該模式提供了天然載體。教師可基于逆向設計理論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并滲透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實踐層面需構建“認知一能力一情感\(zhòng)"三維教學模型,通過思維可視化工具激活前認知,依托項目式學習實現(xiàn)語言加工閉環(huán),同時融人文化對比以提升國際理解能力。[3]
(二)單元整體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教材內容的結構化重組與教學主體的能動性建構,以仁愛新版英語教材為例,其單元設計嚴格遵循主題導向原則,每個教學單元均圍繞特定主題展開多維度的語言技能整合。依據(jù)新課標要求,教材編寫者通過系統(tǒng)化編排將聽力理解、口語表達、文本解讀及書面創(chuàng)作四項語言技能模塊有機統(tǒng)整于單元框架內,形成具有內在邏輯關聯(lián)的語言學習圖譜,能促進學習者在主題語境中實現(xiàn)語言知識的深度內化與遷移創(chuàng)新應用。從教學實施層面,強調學習者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角色由傳統(tǒng)的信息傳遞者轉型為學習活動的設計者與引導者,通過創(chuàng)設多維度的語言實踐活動,有效激發(fā)學習者的認知內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判性思維、元認知策略及社會情感技能,最終達成語言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協(xié)同發(fā)展。
二、仁愛版初中英語新教材的特點與問題分析
(一)仁愛版教材的特點
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作為目前廣泛使用的教材之一,嚴格遵循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呈現(xiàn)主題導向的模塊化架構與任務型語言教學路徑。最大的特點是貼近新課標要求,不僅內容豐富、主題鮮明、注重語言運用能力、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而且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教學自標,旨在通過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理解語言知識與生活實踐的關系。教材內容不僅包括常規(guī)的聽、說、讀、寫技能訓練,還融入了文化、情感教育等元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此外,仁愛新教材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內容逐步遞進,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高頻詞匯復現(xiàn)與文化浸潤式設計,符合外語習得認知規(guī)律。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中心主題,通過不同的語言活動幫助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英語,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二)仁愛版教材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基礎教育階段的課堂觀察與教材使用反饋來看,仁愛版教材在實際教學中面臨雙重矛盾。其一,教材內容編排的系統(tǒng)性不足,其二,教學容量與課時配置的失衡。具體而言,教材單元設計存在知識點分散化傾向,部分主題模塊間的邏輯關聯(lián)性較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連貫的語言認知框架。這種編排特點易使教學停留于孤立詞匯與語法的表層記憶,而非通過語境關聯(lián)促進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螺旋式提升。同時,教材內容覆蓋面與課堂教學效率的矛盾較為突出?,F(xiàn)行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需在有限課時內完成包括語言知識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多元教學目標,而教材中密集分布的語言點往往超出常規(guī)教學節(jié)奏的可承載范圍,為保證教學進度,不得不壓縮語言實踐環(huán)節(jié),這種取舍直接削弱了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深度,形成“重輸入輕輸出\"的教學困境,
基于以上問題,筆者在仁愛英語新教材的使用中再次強調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在實踐中落實教材中倡導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強調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理念。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圍繞主題式教學,依托任務型學習模式和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踐行文化融合與多元價值觀教育?,F(xiàn)以具體實例闡述通過整合教材如何實現(xiàn)大單元整體教學
三、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策略
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更要著重培養(yǎng)語言能力。單元整體教學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其核心在于通過整合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活動和評價體系,增強學生能力。
(一)基于單元主題的整體教學設計
新教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展開,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注重語言知識點的傳授,還要綜合考慮如何將學生的語言技能、思維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素質有機結合。要求教師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活動、評價方式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考慮,確保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能夠相互支撐,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例如,在Unit8\"OurBluePlanet\"這一主題的單元設計中,教師第一節(jié)課可以在Activity1A和B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圖片和視頻呈現(xiàn)國內外水景觀的多樣性,引出水資源的重要性,通過聽說等不同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對話題的興趣,通過Activity1C環(huán)節(jié)編造對話,實現(xiàn)語言知識的遷移創(chuàng)新。第二節(jié)課基于第一節(jié)課關于水景觀的初步認識,通過圖片談論水資源來自何處,引出本單元的 Big Question:Why is water important?通過Activity2的一聽和Activity3的二聽逐層深人學習并歸納出三個問題:Where does water come from?Why is important to us? Why do we need to savewater?最后在Activity4環(huán)節(jié)復現(xiàn)三個問題,進行適當遷移創(chuàng)新,為后續(xù)\"Developingthe Topic”中的第七節(jié)課“ReadingforWriting\"環(huán)節(jié)做必要鋪墊。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順序上,教師可以進行調整,將第七節(jié)課提前至第三節(jié)課,原因是教材中ThinkingSkills,Reading Strategies,Theme Reading 的設計和大單元主題均無關系,如果按照教材順序開展教學,忽略學生認知的整體性,略顯突兀和割裂?;诖?,現(xiàn)將教材的課時做如下調整。
Opening Page Lesson 1-2 Listeningamp;Speaking Grammar-Numbers Pronunciation Lesson3 Function Grammar-Imperativesentences Lesson4-5 OralCommunication ReadingforWriting Lesson6-7 ThinkingSkills ReadingStrategies ThemeReading Lesson8 Project Review Self-assessment
這一設計在保證總課時不變的情況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引領下,依托豐富的活動,逐步落實自標語言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學生掌握了相關的語言知識,養(yǎng)成英語思維,提高了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活動導向的課堂教學
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強調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教師應設計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在參與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三)跨學科整合與實踐延伸
單元整體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英語課堂,它還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整合。如可以結合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知識內容,幫助學生通過跨學科的學習,理解英語的實際應用場景。教師在設計單元時,可以將相關學科的知識有機結合,既增加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又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養(yǎng)。
(四)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
評價是“教學評一體化\"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全面考查學生。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容易忽視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實際能力,因此,教師應設計多樣化的評價形式,既包括知識性評價,還包括能力性和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例如,通過課堂觀察、學生自評、小組互評、項目作業(yè)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多維度評價。教師可以在每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進行評價,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
四、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具體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通過實踐證明,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最大優(yōu)勢之一就是能夠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所學知識,通過整合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詞匯和語法結構,還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能夠在互動和實踐中提高學習動機,課堂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三)增強教師的教學設計與評價能力
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評價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師不僅需要設計全面的教學活動,還要在評價過程中融人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反饋,并根據(jù)評價結果改進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評價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從而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結語
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和綜合素質,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單元整體教學也促進了教師教學設計與評價能力的提升。盡管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戰(zhàn),但通過持續(xù)的實踐與探索,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廣闊。未來,教師應進一步加強對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理解與應用,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和評價體系,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提供更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曾麗丹.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5(9):128-130.
[2]張義萍,朱學蘭.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5(8):37-39.
[3]張紅.基于大單元模式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5(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