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D0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16.025
【文章編號】2096-8264(2025)16-0082-04
一、引言
在當代的影視發(fā)展中,以都會題材為主針對現(xiàn)實生活給予細致生動的描繪,已成為反映社會現(xiàn)象與人際關系的重要窗口。而《歡樂頌4》作為備受關注的女性群像劇,成功塑造了葉蓁蓁、方芷衡、朱喆、余初暉、何憫鴻這五位性格與背景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建構起了一個豐富多元且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一如楊絳先生所說:“人和人都是互為鏡子,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盵在這些關系中真實地反映出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多樣模式和社會問題。研究該劇的人際互動,不僅有助于解析該劇所欲展現(xiàn)的文化內涵,還能為觀眾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提供有益的參考。
在鄭全全、俞國良所著《人際關系心理學》中明確指出,人際關系是個體社會生活的核心要素,對個體的心理發(fā)展與日常行為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為深入探究《歡樂頌4》中的人際關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2]書中借鑒社會心理學家舒茨(W.Schutz)于1958年提出了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將人際交往需求分為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宛如一把精準的手術刀,能幫助人們剖析劇中人物的復雜行為動機與關系演變。
二、《歡樂頌4》人物關系梳理
(一)“五美”各自的人際關系脈絡
劇中的五位主角,葉蓁蓁、方芷衡、朱喆、余初暉、何憫鴻各自擁有獨一無二且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脈絡。從人際關系三維理論的包容需要來看:
葉蓁蓁在職場中憑借其單純樂觀的性格,積極主動地融入職場群體,確實收獲了不少友誼。這正是對包容需求最直接的體現(xiàn)。然而,當職場謠言出現(xiàn)時,也使她一度陷入了困境,其內心對被群體接納的渴望與現(xiàn)實中被孤立的處境產(chǎn)生鮮明沖突,這進一步凸顯了包容需要在人際關系中的重要性。2在家庭環(huán)境中,葉蓁蓁富裕的家庭背景使她長期處于被過度保護或過度關注的狀態(tài),這無疑深刻影響了她在其他關系中的行為模式。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種家庭環(huán)境可能導致她在面對職場問題時,缺乏獨立應對的經(jīng)驗,因為在家庭中她習慣了依賴他人的保護和支持[3]。
方芷衡由于過往的創(chuàng)傷經(jīng)歷,使得她在職場中對他人過度心存戒備,尤其是在面對職場性騷擾時的艱難應對,充分凸顯了她在人際關系中所面臨的困境。依據(jù)《人際關系心理學》中關于情感需要的理論,她因過去的創(chuàng)傷,在情感上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的聯(lián)系,總是下意識的保持距離,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我保護機制。這種情感需要的長期缺失,不僅影響她在職場中的人際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她的個人生活,如在戀愛、交友等方面都可能表現(xiàn)出回避或不信任[2]。
朱喆在職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但也面臨著職場普升瓶頸的困境。同時,原生家庭中弟妹的需索無度,父母的重男輕女,都使她在家庭關系中疲憊不堪。從支配需要的角度分析,她在家庭中處于被弟妹支配的地位,這種長期的被支配狀態(tài),不僅讓她在家庭關系中感到壓抑和無奈,還可能對她在職場中的決策與人際關系處理產(chǎn)生間接影響。比如她可能會因為在家庭中習慣了遷就他人,而在職場中也過度遷就同事,以避免沖突,從而影響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4]。
余初暉在職場中敢作敢為,懂得積極維護自身權益,然而原生家庭中父親的家暴陰影,卻深刻影響了她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和對親密關系的信任。在成長過程中,她的情感需要未得到滿足,這使得她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得較為強勢,以此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5在職場中,她可能因過于直率的性格,在處理與上級和同事之間的關系時容易引發(fā)矛盾,陷入職場人際關系的困境。這與《人際關系心理學》中關于原生家庭對個體人際關系影響的理論高度契合,原生家庭的不良經(jīng)歷會塑造個體的性格和人際交往模式[2]。
何憫鴻在愛情中頻繁受挫,與戚牧的感情糾葛也充滿波折;在職場中,由于自身性格過于直率,經(jīng)?;钤谧晕业恼J知中而不自知,以至于與同事、朋友之間產(chǎn)生了不少矛盾。她在人際關系中過度尋求他人的認可和情感支持,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長和獨立,又缺乏職場競爭力,容易陷入工作任務無法按時完成、被領導批評的職場困境。這與《人際關系心理學》中強調的個體在人際關系中應保持獨立和自我成長的觀點相呼應。[2]
正因性格差異導致了劇中五人有著不同的人際關系發(fā)展,而這些性格特點又與她們各自的成長經(jīng)歷和人際關系需求密切相關。
(二)“五美”之間的友情解析
劇中“五美”從最初的偶然相識,到逐漸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一過程充滿了歡笑與淚水。她們在生活中相互陪伴、分享彼此的秘密,在面對困難時共同出謀劃策、相互支持,體現(xiàn)了人際關系中的人際互惠律。當其中一人遇到困難時,其他人便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這種相互幫助的行為不僅加深了她們之間的情誼,也符合《人際關系心理學》中關于人際互惠對人際關系促進作用的理論。[2]
然而,由于性格差異和生活背景的不同,也使她們之間產(chǎn)生了諸多矛盾和誤解。例如,何憫鴻在一些事情上的過分自我而產(chǎn)生的固執(zhí)己見,常常引發(fā)與其他四人的沖突。但經(jīng)過不斷的溝通和磨合,她們的友情也在一次次的考驗中變得更加堅不可摧。從人際關系三維理論來看,她們在包容需要上不斷調整彼此的相處模式,逐漸適應對方的個性和習慣,從而維持了良好的朋友關系。在這一過程中,有效的溝通起到了關鍵作用,正如《關鍵對話:如何高效能溝通》中所闡述的,溝通是解決人際關系矛盾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溝通能夠化解矛盾、增進理解,使友誼更加穩(wěn)固[6]。
三、劇中人際關系所反映的現(xiàn)實問題
(一)職場人際關系的復雜性
1.職場的競爭與合作
葉蓁蓁遭遇職場造謠這一情節(jié),生動且真實地反映了現(xiàn)實職場中競爭的殘酷性。在現(xiàn)實職場中,同事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和晉升機會,有時會采取不正當?shù)氖侄?,惡意破壞他人的聲譽和工作環(huán)境。從《人際關系心理學》中關于職場人際關系的理論分析,職場中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個人的職業(yè)目標、性格特點以及所在組織的文化氛圍等。[2]
在競爭過程中,有些人可能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違背公平競爭的原則,采取不正當?shù)氖侄?,這不僅破壞了職場的和諧氛圍,也損害了他人的利益;而在職場合作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團隊成員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共同目標,也是需要團隊認真思考與解決的問題。在《辦公室里的生存技巧:不吃虧的學問》一書中即提到了,一個小小的辦公室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唯有學會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才能使自己在職場中揮灑自如[]。
2.職場性騷擾與性別歧視
方芷衡所經(jīng)歷的職場性騷擾,是現(xiàn)實社會中女性在職場中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職場性騷擾本身就是對女性權益的嚴重侵害,她們不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還要艱難應對職場人際關系的急劇惡化,甚至影響著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
同時,劇中也展現(xiàn)了女性在職場中因性別而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如晉升機會受限、薪資待遇差異等,這些都是性別歧視的具體表現(xiàn)。從人際關系心理學的角度上看,職場性騷擾和性別歧視嚴重破壞了正常的職場人際關系,使得女性在工作中明顯處于劣勢地位,無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這與人際關系中平等、尊重的原則背道而馳。[8]
(二)家庭關系的羈絆與影響
1.原生家庭的羈絆
朱喆被弟妹過度依賴,長期承受經(jīng)濟和情感上的沉重壓力,父母的重男輕女,一味要求她幫扶毫無上進心的弟弟,這一情節(jié)深刻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面臨的原生家庭問題。原生家庭的不合理要求和過度索取,常常使個人在經(jīng)濟和心理上陷入困境,嚴重影響其正常的生活和發(fā)展[5。從人際關系三維理論分析,朱喆在原生家庭中,包容需要被過度消耗,她不斷滿足弟妹的需求,卻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2.親密關系中的相處模式
何憫鴻與戚牧的感情發(fā)展,揭示了親密關系中信任、理解和溝通的重要性。他們之間由于缺乏有效溝通和相互理解,導致矛盾不斷累積,最終導致感情破裂。
而葉蓁蓁與戴維的相處模式,則展示了在親密關系中,雙方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同時,又能尊重對方、彼此共同成長。從人際關系心理學的人際相悅律來看,在親密關系中,雙方是需要相互欣賞、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健康、穩(wěn)定的關系。[2]
何憫鴻與戚牧之間,顯然缺乏這種相互欣賞與理解,同時處在對于男女相處上的錯誤認知,最終導致關系破裂;而葉蓁蓁與戴維則做到了相互尊重和支持,使他們的感情得以良好發(fā)展。所謂成熟的愛,是既能突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又能保有自己。人之所以陷入困境,常常不會去檢視自己是否有愛人的能力。9在這部劇中,可以從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見證到故事主角們是如何培養(yǎng)在愛情上的價值觀,才不會讓觀眾們走冤枉路。
(三)朋友關系中的感恩與邊界感
1.何憫鴻的“不懂感恩”現(xiàn)象
何憫鴻在與其他四人相處時,常常多次表現(xiàn)出對他人給予的幫助感到理所當然,缺乏感恩之心,這導致她與朋友們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從人際互惠律角度看,何憫鴻沒有對朋友的幫助給予相應的回報,違背了人際關系中的互惠原則,使得原本親密的朋友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裂痕?!陡卸鞯牧α俊芬粫鴱娬{了感恩在人際關系中的關鍵作用,羅伯特·埃蒙斯說:“我們通常認為,幸福的人會心懷感激。但新的研究表明,感激實際上能帶來幸福。”[10]
在劇中,何憫鴻常認為別人對她不好,或是不肯包容她,這都是平時缺乏感恩心使然,倘若何憫鴻在待人處事之前能多思考學著從別人的角度出發(fā),并對于別人給予的幫助,能懂得感恩,那么她的生活應該會更順利,也會更有助于她的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2.朋友間的邊界與分寸
“五美”在相處過程中,有時會因為過于親密而忽視彼此的邊界,從而引發(fā)矛盾。從人際關系心理學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和個人邊界,尊重朋友的邊界是維持良好友誼的基礎,一旦邊界被打破,就容易引發(fā)沖突和矛盾,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就如《分寸的本質》中所說:“一個高情商、修養(yǎng)好的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分寸,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并非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恰如其分的界限感!任何關系再親密,也要懂得分寸,懂得回避,進退得宜,適可而止!不論愛情、親情還是友情,只有守住自己的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才能親疏有度、久處不厭。”[11]
四、現(xiàn)實意義與啟示
(一)對個人人際交往的借鑒
從劇中人物的人際關系處理方式中,可以學到許多實用的人際交往技巧。在面對職場競爭時,應保持冷靜和理智,通過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來應對挑戰(zhàn),而不是陷入不正當?shù)母偁幨侄沃?,這樣才能在職場中贏得尊重和發(fā)展機會。
在處理家庭關系時,要學會與家人進行有效的溝通,明確彼此的責任和邊界,避免過度的依賴或索取,積極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維護朋友關系時,要懂得感恩和尊重,同時保持適當?shù)木嚯x,給彼此一定的空間,讓友誼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結合《人際關系心理學》中的各種理論,人們更容易與和自己有共同興趣、價值觀的人建立聯(lián)系。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可以主動尋找與自己相似的人;人際互補律則提醒大家,在與他人交往時,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實現(xiàn)共同成長[2]。
(二)對社會現(xiàn)象的反思與探討
《歡樂頌4》所反映的職場性騷擾、性別歧視、原生家庭問題等社會現(xiàn)象,引發(fā)了人們對社會觀念和制度的反思。尤其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與人際交往的影響頗大,如何學會自我調節(jié)和心理疏導,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和人際關系?唯有通過家庭教育和社會支持,才能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家庭關系和人格。從人際關系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這些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尊重、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讓每個人都能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五、結語
《歡樂頌4》以其精彩的劇情和鮮活的人物形象,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人際關系畫卷。通過借助《人際關系心理學》的理論深入分析劇中的人物關系,不僅清晰地看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職場、家庭和朋友關系的縮影,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還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人際關系背后的心理機制。
這部劇不僅為觀眾提供了很好的娛樂享受,更是一面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鏡子,它促使人們反思自己的人際關系,學習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社會問題的廣泛關注和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楊絳.我們仨[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3.
[2]鄭全全,俞國良.人際關系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孫雁芳.初入職場女性的工作適應[J].大觀周刊,2012,(11):283-284.
[4]梁新宇.墨非定律[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9.
[5]孫宵娜.原生家庭對我們職場的發(fā)展影響到底有多大?[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663891,2020-06-16.
[6]科里·帕特森.關鍵對話:如何高效能溝通[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7.
[7]靳會永.辦公室里的生存技巧:不吃虧的學問[M].臺中:華冠文化,2011.
[8]艾里?!じヂ迥?愛的藝術: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圣經(jīng)[M].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21.
[9]羅伯特·埃蒙斯.感恩的力量[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
[10]孫玉忠.分寸的本質[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24.
作者簡介:
鄭雅文,女,漢族,安徽含山人,臺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吳鳳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研究方向:黃庭堅散文、小說選讀、古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