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時,合理探究問題的內涵與實質,可以給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加豐富的數學解題思路,以及解題的技巧方法;還可以深入挖掘數學問題的結論,給問題的變式與拓展開拓更加寬廣的空間.這也是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與學習中,師生所追求的良好習慣與優(yōu)良品質.
1問題呈現
問題(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調研考試數學試卷第14題)已知函數 x2)(x-x3) 0 (agt;0) ,設曲線 y=f(x) 在點 (xi f(xi)) 處切線的斜率為 ki(i=1,2,3) ,若 x1,x2 x3 均不相等,且 k2=-2 ,則 k1+4k3 的最小值為
分析:該題以含參的三次函數為問題場景,利用三次函數所對應的曲線與 x 軸的三個交點處切線的斜率,結合其中一個負斜率值,進而確定另外兩個斜率所對應的雙變元代數式的最值.問題巧妙將函數、函數與導數、直線與斜率、多變元代數式的最值以及不等式等相關知識加以合理融合與交匯.
該題依托函數與導數的應用、導數的幾何意義、代數式的變形與轉化、基本不等式等相關知識,對于代數式的變形與轉化中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與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yǎng)要求比較高,具有較好的試題選拔性與區(qū)分度,
2問題破解
方法1:直接法.
解析:依題知
(x-x1)(x-x3)+(x-x2)(x-x3)] ,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有 k1=f′(x1)=a(x1-x2)(x1-x3) ,
,由于 agt;0 則知 (x2-
,當且僅當
即 x2-x1=2(x3-x2) 時等號成立.因此, k1+4k3 的最小值為18,故填答案18.
方法2:轉化法
解析:依題知 (x-x1)(x-x3)+(x-x2)(x-x3)] ,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有 k1=f′(x1)=a(x1-x2)(x1-x3) .
a(x3-x1)(x3-x2) (20
,結合 k2=-2 ,可得
0
結合三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以及 k2=-2 ,可知k1gt;0,k3gt;0 ,利用基本不等式,則有 k1+4k3= ·
,當且僅當
,即 k1= 2k3=6 ,亦即 x2-x1=2(x3-x2) 時等號成立.因此, k1+4k3 的最小值為18,故填答案18.
方法3:換元法,
解析:依題知 (x-x1)(x-x3)+(x-x2)(x-x3)] ,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有 k1=f′(x1)=a(x1-x2)(x1-x3) (24號
f′(x3)=a(x3-x1)(x3-x2)
不妨設 x123 ,設 x2-x1=mgt;0,x x2 1x3=nlt;0 ,則
:
a?2m?(-2n)+10=8+10=18 ,當且僅當 m= -2n ,即 x2-x1=2(x3-x2) 時等號成立.因此,k1+4k3 的最小值為18,故填答案18.
點評:借助三次函數的求導及其導數的幾何意義,構建對應直線的斜率表達式,為問題的求解奠定基礎.在三個斜率表達式中,常規(guī)方法就是用直接法切入,巧妙利用代數式的變換與應用,并結合基本不等式來放縮處理;挖掘表達式之間的關系,合理利用三個斜率關系式的轉化來處理雙變元代數式的最值求解;利用表達式中相關參數的整體化思維進行換元處理,也給問題的求解開拓一個全新的視角.不同思維視角切入與技巧方法的應用,為代數式的分析與挖掘,以及進一步的邏輯推理與數學運算提供條件.
3規(guī)律總結
對于以上問題,同時結合轉化法的解題思維與方法求解,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結論:三次函數 0)與 x 軸的三個交點為
.
均不相等,設曲線 y=f(x) 在點 Pi 處切線的斜率為 ki(i=1,2,3) ,則有
證明:(1)依題有 ·(x-x3) ,則
x1)(x-x3)+(x-x2)(x-x3)] ,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有
a(x3-x1)(x3-x2) 1 1 1 1k +2 k a(x1-x)(x-x) +
結合以上三次函數中與 x 軸的三個交點處切線的斜率結論,可得解決原問題的方法4和方法5.
方法4:性質法.
依三次函數的性質可知 ,結合k2=-2 ,可得
借助三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結合 k2=-2 ,可知 k1gt;0,k3gt;0
,當且僅當
即 k1=2k3=6 時等號成立.
由上可得, k1+4k3 的最小值為18,故填答案18.
方法5:權方和不等式法,
依三次函數的性質可知 ,結合k2=-2 ,可得
借助三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以及 k2=-2 ,可知 k1gt;0,k3gt;0
利用權方和不等式,則有
,所以 k1+4k3?18 ,當且僅
即 k1=2k3=6 時等號成立.(204
由上可得, k1+4k3 的最小值為18,故填答案18.
點評:直接利用三次函數中與 x 軸的三個交點處切線的斜率的結論與性質,其實質就是以上方法2的解題思維,進而構建雙變元所滿足的關系式,借助基本不等式或權方和不等式等進行合理放縮與巧妙應用,進而給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加寬廣的空間,也為問題的進一步深入與變式拓展奠定基礎
4變式拓展
變式已知函數 ·(x-x3)(agt;0) ,設曲線 y=f(x) 在點 (xi,f(xi)) 處切線的斜率為 ki(i=1,2,3) ,若 x1,x2,x3 均不相等,且
,則 k1+n2k3 的最小值為
解析:依三次函數的性質可知 0,結合 k2=-n(n∈N*) ,可得
借助三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結合 k2=-n(n∈ N? ),可知 k1gt;0,k3gt;0
利用基本不等式,則有 k1+n2k3=n(k1+n2k3) ·
,當且僅當
,即 k1=nk3=n(n+1) 時等號成立.
由上可得, k1+n2k3 的最小值為 ,故填答案 n(n+1)2 ·
5教學啟示
在數學解題時,對問題的分析,只是解題的起步階段.學生應基于數學問題的深入分析與挖掘,依托數學“四基\"知識,借助“一題多解”來開拓解題思維,發(fā)散數學思維,進而合理深挖問題的內涵與實質;利用結論挖掘內容本質,實現“多題歸一”,合理歸類與綜合,從而合理借助“一題多變\"深入拓展應用,形成“解一題,通一片\"的良好解題效果
只有深入探討與研究,不停留在解題的表面,才可以實現數學解題的最優(yōu)化,這也是有效落實學生的數學“四基”,提升數學“四能”,提高數學優(yōu)良品質以及培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等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