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Campus Plant Landscape
ZHANG Shu-jun',YANG Jing-wen,LIGuang-yuan3etal(1.Anhui Shanhu Ecological ConstructionCo.,Ltd.,Lu’an,Anhui 0;2.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Anhui23oo0;3.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Hubei40000)
AbstractThispapertakes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astheresearchsite,andtheseasonalchangeofplantlandscapeinspringandau tumnasthreseachject,toxplorethseasoalchange,springandutunplantlandscape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nalysishere sultofthestudyshowtat:themostsuitableviewingtieinspringisfromthebegiingofApriltoteendofApril,withteflweplants asthemainbody,white,inkandredcolorsystemismainly.Inautun,thebestimeforplantviewingisfromearlyNovembertotheend ofNovember,withabundantfoliageplants,mainlyinyelowandredcolorsPlantclosedspaceconcentratedinspringandsumr,plant leaves growluxuriantlyandforaspacethatgivesasnseofscuritypointingseiopenpenspace,concenratedinearlyspringadlate fall,plantleavlltvaltefatioofancs,itigndsuitedudihefallftavesSpripantladae is mainly composed of flowering plants,followed by foliage plants.
Key wordsSeasonal changes;Landscape features ;College campus;Plant configuration; Evolutionary analysis
植物景觀在校園越發(fā)受重視,校園植物對生態(tài)與人都具有促進作用。合理布置植物,一方面可以改善小氣候,營造出空間的韻律與節(jié)奏[1-4],另一方面,校園植物景觀以人為本,為人設計服務[5]。緩解師生壓力,美化環(huán)境,烘托校園文化精神[6-7]。植物季相主要通過時間、空間、色彩3方面使得植物展現出形態(tài)特征與周期變化,給人帶來審美沖擊及環(huán)境感知[8-9]。筆者以安徽農業(yè)大學為例,分析春、秋季植物季相變化,為其他校園中春、秋季植物景觀優(yōu)化與配置提供理論基礎和借鑒[10]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qū)概況安徽省合肥市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降雨適中,年均氣溫 15.7℃,平均濕度為 77% ,年降水量為 1000mm ,年日照時數為 合肥王壤以黃棕壤、水稻土作為主要土壤,其植物種植以常綠和落葉組成的針闊葉混交林為主。安徽農業(yè)大學綠地率為 64.9% ,樹冠覆蓋率達 42.6% 。校園內植物豐富,植物季相變化觀賞度高,高校內的植物綠地覆蓋率在全省各大高校中排前列[12]
1.2全面勘探法 實地調研校園內不同季相的植物,全方位覆蓋至學校各區(qū)域,實地調研勘探校園內植物景觀。
1.3文獻整理分類法在查閱相關文獻《安徽植物志》等資料的基礎上,對全面勘探法的植物進行鑒定整理,并按照其季相觀賞特點進行分類。
1.4制圖法借助制圖清晰明朗的特點,將植物一年內季相變化特點以色帶變化并結合圖片的形式條狀鋪開,較好地表現出季節(jié)間植物色彩的變化。制作甘特圖、和弦圖、?;鶊D,將數據可視化。
2 結果與分析
2.1 植物景觀特征
2.1.1春季。從圖1\~3可見,校內春季可觀賞植物包含61種,隸屬31科51屬。其中,花喬木17種,可用于觀花的灌木和藤本有15種,色葉植物春季觀賞植物達30種,草本植物5種。春季觀花植物以落葉喬灌木為主,占總體觀花植物的79.45% ,應用最多的觀花植物為薔薇科??捎^賞葉片以綠色系為主,復色系、紅色系為輔。
2.1.2秋季。校園內秋季觀賞樹種為18種,其中喬木、灌木分別占 78% 22% (圖4)。秋季觀賞植物中,觀葉植物占比高達 74% ,觀果植物占 16% ,觀花植物占 10% (圖5)。黃色系、紅色系、紫色系秋季觀賞植物分別占比 39%.50%.11% (圖6)。2.1.3校園植物配置模式。植物的搭配對環(huán)境起到豐富作用,形成近景、中景與遠景,有不同的植物層次,同時以建筑與植物對比(如古典園林中以木結構、白墻襯托植物之青翠)形成豐富層次。根據植物種植方式,把植物配置分為孤植、叢植、列植、對植以及散植等[13]
(1)校園內進行孤植的植物主要為黃連木、苦楝、重陽木、烏柏等喬木。安徽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前方種植烏柏,引導人們的視線注意到圖書館主景。位于勤學樓區(qū)域的黃連木形態(tài)優(yōu)美,冠大蔭濃,尤其在季相變化過程中,變?yōu)榻瘘S色葉片非常吸睛,與周邊建筑在空間上非常協(xié)調。
(2)校園內大多數行道樹為列植,列植植物大致為無患子、懸鈴木、銀杏、鵝掌楸、香樟等喬木。安徽農業(yè)大學勤學樓區(qū)域列植植物最典型的為懸鈴木,列植形成懸鈴木大道,秋季極大增加了景觀色彩層次(圖7),營造出肅穆安靜的環(huán)境
(3)叢植最具有特色的是以安徽農業(yè)大學勤學樓為中心的叢植群落,勤學樓前門群落主要有對植廣玉蘭、珊瑚樹進行圍合,由五角楓、三角楓構成群落。在季相變化中,植物色彩為綠-黃綠 + 金黃 + 鮮紅,結合綠色的廣玉蘭,顏色層次豐富。位于安徽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北側區(qū)域的植物群落為石楠、櫻花、烏柏、紅葉李構成的喬灌草搭配,烏柏作為主景,在季相變化時, 周邊的植物群落可以很好地襯托出烏柏的色彩變化。
2.2春、秋時空維度季相變化
2.2.1空間維度。植物季相一方面體現在色彩、形態(tài)的周期變化上[14],另一方面體現在空間營造上,植物通過季相變化圍合出不同的空間,將植物季相變化營造的空間分為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以及閉合空間[15]
(1)閉合空間。閉合空間指人的視線被植物遮擋,受到制約。多以喬木、小喬木圍合,通常有引導視線的功能,有較高的安全感。春、夏季節(jié)校園中興路區(qū)域列植的懸鈴木在春初2月下旬未長出葉片時所形成開放、半開放空間,到春末4月中旬植物群落葉片生長,由開放、半開放空間轉變?yōu)殚]合空間,指向性與安全感有了極大提升(圖8)。
(2)半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是指喬木與灌木所組成的半圍合空間,對比閉合空間指向性更弱。校園勤學樓區(qū)域的三角楓、五角楓在秋初時期枝干交錯形成覆蓋空間,形成閉合、半開放空間。
(3)開放空間。開放空間是由低矮灌木、草本營造出不阻礙視線的植物空間。勤學樓區(qū)域列植的三角楓、五角楓,秋末葉片掉落,露出枝干,空間由秋初的閉合、半開放空間轉向半開放、開放空間,指向性對比半開放空間也相對減弱(圖9)。
2.2. 2 時間維度。
(1)觀葉植物。色葉植物指在不同季相產生的葉片色彩改變,尤其是秋季的彩葉樹種非常豐富[16]。有學者在進行秋季景觀調查研究中提出秋色葉達到 30% 的變色率,出現鮮明色彩即可作為秋色標志[17]。春季的觀葉植物大多為落葉喬木和常綠灌木,葉片顏色以綠色系占比最多,其次是紅色系與復色系;葉形中,卵形葉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除了單色葉以外,紫葉李、紅木等紅褐色、紫紅色葉植物,以及金葉女貞、金邊黃楊等黃色葉緣植物也是春色葉主要觀賞植被。秋季的觀葉植物更加豐富,主要的秋色葉樹種為黃色系與紅色系。大部分葉片主要的觀賞時間點集中于11月中旬到12月中下旬。如黃連木、烏柏、銀杏、苦楝和懸鈴木在11月中旬達到最佳觀賞期。但是該類秋季觀葉植物觀賞期限較短,烏柏、銀杏與苦楝在可觀賞時期至11月底葉片掉落,黃連木與懸鈴木至12月底結束觀賞期。另一類秋季觀葉植物季相變化時間相對較長,如重陽木10月中旬進入最佳觀賞期,12月下旬以葉片掉落結束觀賞期。雞爪槭、石榴、三角楓及鵝掌楸在11月初葉片變色率達到最佳觀賞程度,直至12月中旬觀賞期結束,有很好的景觀效果(圖10、圖11)。
(2)觀花植物。觀花植物主要指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序或顏色奇特的植物[8],花朵在植株上的著生情況被稱為花相,觀賞花卉植物不僅是看單獨的花卉個體,更多欣賞的是其展現出的綜合景觀[19]。春季觀花植物的觀賞期集中在2—5月,主要以觀葉轉為觀花植物。據分析,觀花植物的觀賞時間從2月底一直可以持續(xù)到5月中旬。4月觀花植物種類最多,占 43.75% 。3、5月的觀花植物各占 28.13% 。觀花植物花期為 6~60d ,不同植物種類花期不同。其中,花期相對較短,開花較早的植物如榆葉梅、紫玉蘭,其中榆葉梅花期短至""一些花期較長的植物如山茶花,花期可達 25d 花期在 10~25d 的植物相對較多,該類型觀花植物有14種,占總數高達 43.75% ,包括垂絲海棠、紫葉李、薔薇花等?;ㄆ谛∮?10d 的觀花植物占總數的 31.25% ,如榆葉梅、杏花等植物?;ㄆ谳^長的如月季、石楠主要在 26~35d ,該種類的觀花植物占總數的 18.75% ,35d以上的花期植物只有山茶和云南黃馨2種,占總數的 6.25% (圖12)。秋季以觀葉、觀果植物為主,其中觀花植物以桂花、木芙蓉為主,但是桂花觀賞期較短,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近半月花期,但是其色彩艷麗,芬芳馥郁,可以在秋季提供良好的景觀效果。
注:圖中暗區(qū)表示最佳觀賞期。
Note:The dark areas in the picture indicate the optimal viewing period.
Fig.11 Distribution of the optimal viewing period for autumn season plants on campus
(3)觀果植物。秋季是主要的觀果季節(jié),常被稱為碩果累累的季節(jié)。校園內秋季的主要觀果植物有南天竹、火棘、苦楝等,以南天竹為例,觀果觀賞期較短,果實10月中旬開始變色,11月底掉落,主要觀賞期在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
3結論與討論
3.1結論安徽農業(yè)大學春、秋季植物景觀資源豐富,色彩鮮艷。春季觀花植物為校園內植物景觀營造的主體植物,觀花植物花色主要包括粉色系、白色系、紅色系、紫色系、黃色系五大類,以白色系和粉色系作為主要的觀花顏色。秋季以觀葉、觀果植物作為主要的植物資源。秋季主要以黃色系、紅色系作為的植物景觀色彩。校園內植物主要采用規(guī)則對植、列植,自然配置以叢植、群植,以喬灌草3個層次進行配置,形成植物群落,豐富空間層次。
從時間角度看,校園觀花植物花期可以從3月一直持續(xù)到5月,但最佳觀賞期集中在4月,春季觀葉植物以綠色、紅色為主。秋季觀葉觀果植物可觀賞時間為10—12月,秋季植物景觀最佳觀賞期集中在11月,觀賞期長的秋葉植物較少,綠色系植物在秋季主要起到輔助和過渡作用。從空間角度來說,在春夏季節(jié),植物枝葉繁茂,葉片包圍形成一個閉合、半開放的空間,指向性更強,同時也能遮擋陽光,削弱陽光直射,減少夏季高溫。在秋冬季節(jié),由于葉片掉落,露出枝條,形成半開放空間。與此同時,植物的指向性也隨葉片掉落而降低,冬季的陽光可以透過枝條到達地面。
3.2討論
3.2.1季相變化下的植物應用。校園植物景觀呈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因此在校園植物景觀配置過程中,要考慮到植物在季節(jié)變化中營造出的開放、半開放與閉合空間之間的變化,同時考慮到不同季節(jié)出現的葉片、花卉色彩的變化,從而提高植物配置的豐富性。
3.2.2優(yōu)化校園綠化總體布局。校園內植物景觀主要分布在林學樓、圖書館等區(qū)域,但不同區(qū)域需要根據植物本身的屬性與地區(qū)屬性進行進一步配置,以更好地優(yōu)化校園綠化布局。
參考文獻
[1]李璟琦,孫星,王文釗,等.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校園植物資源調查與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23,51(22):115-118,137.
[2]楊夢宇.大學校園植物景觀研究:以重慶大學B區(qū)為例[D].重慶:重慶大學,2015.
[3]李晨,涂清芳,賈丹,等.校園植物資源調查及分析:以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21,49(14):113-118.
[4]張曉鵬.合肥環(huán)城公園植物景觀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6.
[5]張宜芹.江西財經大學校園植物景觀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8.
[6]FOELLMER J, KISTEMANN T,ANTHONJ C. Academic greenspace andwell-being:Can campus landscape be therapeutic? Evidence from a Ger-man University[J].Wellbeing,space and society,2021,2:1-19.
[7]何林潔.高校校園植物景觀研究: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為例[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9.
[8]何佳雨.武漢東湖植物季相景觀的恢復性效應評價及其優(yōu)化設計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22.
[9]崔曉燕,段淵古,陸瑛.杭州市區(qū)秋季植物季相與景觀特色探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6,31(6):289-294.
[10]蘇艷.基于ENVI-met模擬估算安徽農業(yè)大學校園綠地微氣候效應[D].合肥:安徽農業(yè)大學,2022.
[11]合肥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合肥市志:第1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12]劉慧,朱建,王嘉楠,等.合肥環(huán)城公園植物群落結構動態(tài)變化[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7,26(8):1284-1291.
[13]邱能捷,吳家煒.公園綠地園林植物配置探析:以茂名市城區(qū)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21,49(9):119-121,132.
[14]周渝.植物形態(tài)季相變化對園林景觀的影響[J].分子植物育種,2019,17(1) :342-346.
[15]申雅雯.城市公園綠地植物景觀空間特征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yè)大學,2023.
[16]沙新美.園林植物季相變化對園林空間景觀營造的影響[J].分子植物育種,2018,16(9):3078-3084.
[17]金仁和.基于SD-SBE法的長沙市大學校園綠地景觀美學評價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20.
[18]陳宇,陳書琳.南京觀光農業(yè)園觀花植物調查及景觀營造分析[J].浙江農業(yè)學報,2018,30(12):2049-2055.
[19]祁立南,李韻平,包志毅.杭州春季植物觀賞價值與景觀特色探析:以浙江農林大學校園植物為例[J].中國園林,2014,30(8):72-76.Pseudomonasaeruginosavaccineseliciting Th17cellsand functional anti-body responses confer enhanced protection against experimental acutepneumonia in mice[J].Infect Immun,2022,90(10)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