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位于高中語文任務群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都t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被列為整本書閱讀的必選書目,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但在實踐中,由于其內(nèi)容深廣、人物龐雜,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分析開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并從確定閱讀目標、規(guī)劃閱讀課時、專題研讀等維度展開探究,以尋求一套更為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模式,真正提升高中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紅樓夢》
[作者簡介]黃明秀(1990),女,福建省晉江市紫峰中學二級教師,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志碼]A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作為18個學習任務群之首,倡導將其貫穿于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教學活動中。同時,從教學的維度對其做出了明確的要求?!都t樓夢》極具育人價值,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帶領學生感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窗口。因此,開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
一、新高考背景下《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一)適應新課標、新高考的必然選擇
一方面,新課標聚焦語文課程目標提出了18個學習任務群?!罢緯喿x與研討”作為18個學習任務群之一,排在首位?!都t樓夢》內(nèi)容深廣,涉及真摯愛情、社會風氣、人生百態(tài)、傳統(tǒng)建筑文化、醫(yī)藥文化、服飾文化、戲曲文化等,在語言、文學、審美和文化等維度都具備極強的育人價值。因此,從這一角度上來說,積極開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真正落實了新課標的要求。
另一方面,新課標視域下,高考政策也隨之得以調(diào)整。最新版高考大綱“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已經(jīng)從之前的“選考”內(nèi)容轉變?yōu)椤氨乜肌眱?nèi)容。同時,文學類的閱讀文本頻繁出現(xiàn)在各地的考試卷中,并且考查難度有所提升,尤其是在理解層面上設置了大量的考點。鑒于《紅樓夢》的教育和藝術價值,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類文本閱讀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因此,從這一角度上來說,積極開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文學類文本閱讀能力的關鍵,可促使其輕松應對語文新高考的要求[1]。
(二)《紅樓夢》整本書蘊含的育人價值
《紅樓夢》作為文學史上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最為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價值,被列為高一整本書閱讀書目。
首先,文學價值?!都t樓夢》堪稱中國文學集大成者。從其內(nèi)容上來說,不僅繼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還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并涉及到了民間世俗文化、園林建筑、衣物服飾、風土人情、戲曲音樂、烹飪醫(yī)療等內(nèi)容;從其題材上來說,《紅樓夢》屬于古典小說,不僅僅匯聚了古典文藝精粹,也對后世的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其寫作的角度上來說,《紅樓夢》的語言生動、簡練,并借助了反復鋪陳、詩讖式描寫等創(chuàng)作手法,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載體。
其次,思想價值?!都t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還具備極強的思想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體驗人生,拓展其人生邊界。在這一文學著作中,作者以大膽的精神向陳舊的封建社會發(fā)出了挑戰(zhàn),還表達了對女性的理解、對女性的尊重,其中蘊含著極強的人文關懷;除此之外,在《紅樓夢》這一著作中,還存在對人世的思考、對人性的洞察等,以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引領學生獲得哲思。
最后,教育價值。《紅樓夢》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尤其是針對高中生來說,正處于人格發(fā)展、“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中,積極開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可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陶冶自身的情操,并構建起美好的精神生活,使得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同時,鑒于《紅樓夢》的語言特點、藝術美感、所涉獵的內(nèi)容等,可促使學生在整本書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其語言、審美、思維、傳統(tǒng)文化等維度的發(fā)展,真正推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二、新高考背景下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聚焦核心素養(yǎng),確定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是方向,具備引領、導向性價值。教學目標科學、合理與否,直接影響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效果。鑒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要求,教師在設計《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案之前,應著重關注三個方面:首先,研讀新課標?!罢緯喿x與研討”是新課標的亮點,并從目標和內(nèi)容兩個維度展開了系統(tǒng)化的闡述,要求學生從人物、語言、場景等維度開展整本書閱讀,并從整體上對其進行把握和感知。因此,教師在設計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之前,必須對新課標進行深層次解讀,根據(jù)核心素養(yǎng)、課程目標的要求確定整本書閱讀目標。其次,對文體特征展開分析?!罢緯喿x與研討”聚焦長篇小說、學術著作。就《紅樓夢》來說,屬于章回體長篇小說,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緊扣小說這一文體特征,從小說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維度設計閱讀目標。再次,教師在設計《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時,還應兼顧其敘事風格、語言特色等。最后,加強學情分析。學生作為整本書閱讀的主體,教學目標必須與學生的學情和學習特點相契合。因此,教師在設計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時,應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基于其知識水平、接受水平、學習特點來科學設置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
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中,教師應聚焦新課標的內(nèi)涵,結合《紅樓夢》的文體特征、學生的實際學情,將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確定為:①通過整本書閱讀,基于思維導圖厘清小說中人物關系;通過文本細讀分析人物形象;通過整理內(nèi)容梗概厘清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故事脈絡;熟悉小說的環(huán)境,學會環(huán)境描寫方法。②《紅樓夢》語言藝術高超,具備獨特的美感。因此,在整本書閱讀中,應關注描寫語言,并通過劇本表演的方式,體會其語言特色,理解語言在描寫和刻畫人物中的作用;同時,基于整本書閱讀積累詩詞,并對其進行鑒賞,感悟語言蘊含的美和情感。③《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思想內(nèi)容博大精深,反映了社會的百態(tài)。因此,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應指導學生深刻理解該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在感受寶、黛、釵愛情的同時,認識到社會的腐朽黑暗,并形成追求獨立自由的意識。另外,教師還應基于《紅樓夢》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引領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感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
(二)安排課時,科學安排閱讀規(guī)劃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最佳課時為18課時,并且提出了“集中安排”的建議[4]。因此,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必須聚焦新課標的要求,堅持靈活的原則,對其進行合理安排。鑒于《紅樓夢》的特點,教師可根據(jù)新課標中的課時建議,將其安排在寒假階段。同時,為了引領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從課上導讀、課外自主閱讀兩個維度進行不同的規(guī)劃。
第一,課上導讀規(guī)劃。鑒于《紅樓夢》整本書的內(nèi)容和特點,以及學生在《紅樓夢》閱讀中面臨的困惑,教師可以就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指導做如下安排:首先,由于《紅樓夢》的前五回是整本書的鑰匙,具備綱領性作用,并且時空跨越比較大,事件也十分跳躍。教師可在寒假之前安排2節(jié)課,指導學生閱讀前五回,并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關系畫出來,為學生更好地開展整本書自主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寒假開學之后,鑒于學生自主閱讀的結果,教師可利用2個課時,選擇經(jīng)典片段,指導學生編排劇本,并在角色演繹的過程中,體會《紅樓夢》的語言魅力,并對人物形成深刻地了解。再次,聚焦《紅樓夢》中具備美感且內(nèi)涵豐富的意象,集中利用2個課時針對其展開分析和品味,使得學生在意象探究中逐漸提升自身的審美鑒賞素養(yǎng)。最后,聚焦《紅樓夢》的內(nèi)涵,針對其中的重要人物和情節(jié)設置一系列的問題,為學生搭建問題支架,使得學生在師生交流與探究的過程中,完成《紅樓夢》思想主旨的探究學習,進而對這本書形成深刻理解。
第二,自主閱讀規(guī)劃。為了保障學生的自主閱讀效果,教師可結合《紅樓夢》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出明確的自主閱讀任務表,安排具體的閱讀時間、閱讀任務(如表1所示)。另外,在自主閱讀階段中,由于部分學生的自制力薄弱,教師可充分利用網(wǎng)絡做好監(jiān)督工作,依托線上軟件,組織學生在固定的時間段進行閱讀;還可以通過設置每日學案的方式,督促學生自主閱讀。
(三)專題研讀,提升整本書閱讀效果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優(yōu)秀代表作,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涉及愛情、社會風氣、人生百態(tài)等內(nèi)容,同時在該文學巨著中還融入了我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醫(yī)藥文化、服飾文化、戲曲文化等。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常常停留在表層階段,難以形成深刻認知和感悟。鑒于此,教師在學生完成自主閱讀之后,還應結合實際情況,立足于不同的點開展專題研讀,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專題研讀中完成深度閱讀,并由此獲得綜合性發(fā)展[5]。
以對《紅樓夢》思想內(nèi)涵探究為例,基于學生自主閱讀的成效,為了引領他們深入探究作品思想內(nèi)涵,教師可以設置專題研讀的方案,充分利用問題導向的研讀教學模式。在具體的專題研讀教學指導中,教師指向教學目標,立足于《紅樓夢》的文本內(nèi)容,結合當前班級內(nèi)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四大家族和寶、黛、釵的愛情”主線,為學生設計了三個問題:①造成寶、黛、釵愛情悲劇的根源在哪里?②賈府為何會一步步走向衰敗?③在開篇第一回中有這樣一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縱觀這三個問題,問題①以寶、黛、釵愛情悲劇作為出發(fā)點,旨在引領學生通過愛情主線分析,進入到社會現(xiàn)實的探究中,并理解其中所傳遞的主旨。問題②以賈府作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在對賈府由盛到衰的過程中,對封建社會的人情世故、殘酷現(xiàn)實進行感悟,使得學生在探究主旨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問題③則以開篇中曹雪芹這一首詩作為出發(fā)點,使得學生在詩詞分析中從整體上把握《紅樓夢》的深刻思想內(nèi)涵。接著,在這三個問題的驅動下,引領學生結合自己在自主閱讀中的感悟展開交流,最終在思維碰撞中形成觀點。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沖破思維牢籠的束縛,教師還應加強指導工作,引領學生找準思考切入點,并拓展思考的角度。具體來說,針對第①個問題,鑒于學生思考角度狹窄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其從人物、社會等角度進行思考。針對第②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從賈府平時的風氣、生活中鋪張浪費、賈府被查抄時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綜合分析。針對第③個問題,則可引領學生對每一句詩詞進行分析,重點圍繞“荒唐言”“辛酸淚”“作者癡”深入把握《紅樓夢》的思想主旨,領悟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真正提升《紅樓夢》整本書的閱讀效果。
綜上所述,鑒于《紅樓夢》著作的特點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積極開展整本書閱讀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新高考的必然選擇。鑒于此,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從思想觀念上給予足夠的重視,還應結合新課標中“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要求,科學設計閱讀目標、做好閱讀規(guī)劃、加強精讀指導,切實提升《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效果?!都t樓夢》整體閱讀教學提升任重道遠,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教師還應結合實踐進行調(diào)整、完善和優(yōu)化,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凌士彬.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價值包容與目標超越[J].教學與管理,2023(31).
[2]劉廣娟.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23(09).
[3]王洪艷.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3.
[4]黃力群.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以《紅樓夢》為例[J].學周刊,2023(34).
[5]馬兆鋒,卞正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以《紅樓夢》為例[J].學周刊,2023(33).